图书介绍

实践与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践与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
  • 赵清城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1681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践与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经验10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的发展进程10

一、拨乱反正与党内监督的恢复(1976.10-1982.9)11

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与党内监督的发展(1982.9-1987.10)15

三、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与党内监督(1987.10-1992.9)20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党内监督(1992.9-1997.9)23

五、面向21世纪,党内监督进一步加强(1997年9月以来)25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的理论发展30

一、邓小平对党内监督理论的重大贡献30

二、江泽民对党内监督理论的新贡献40

一、围绕中心,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46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46

二、突出重点,抓好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48

三、注重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和监督50

四、监督关口前移,加强事前事中监督51

五、拓宽监督渠道,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52

第二章 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54

第一节 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必须加强党内监督54

一、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55

二、新形势下腐败问题依然严峻59

三、疏于监督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64

一、监督意识淡薄、监督氛围难形成68

第二节 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68

二、民主生活会不健全,党内批评难开展69

三、自上而下监督比较顺利,自下而上监督比较困难70

四、对权力缺乏监督制约,没有形成有效监督机制70

五、建章立制比较重视,监督执行相对滞后71

六、专门监督机构权威不够,难以适应繁重监督任务72

第三节 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73

一、党内监督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74

二、党内监督是坚持党的宗旨,密切党与群众联系的重要保证75

三、党内监督是保障民主集中制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77

四、党内监督是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78

一、党内监督意识的含义及特点81

第三章 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监督意识81

第一节 思想教育是增强监督意识的思想基础81

二、强化党内监督意识的重要意义83

三、思想教育是增强监督意识的基础84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教育的重视和加强86

一、邓小平、江泽民对思想教育的重视87

二、在思想教育中增强党内监督意识94

第三节 努力增强党内监督意识102

一、加强教育,强化全体党员的监督意识102

二、加强教育,强化领导干部接受监督意识104

三、强化舆论,造成良好的监督氛围108

第四章 强化权力制约机制,重点监督各级领导干部110

一、权力具有二重性,权力必须受监督111

第一节 党内监督的核心是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111

二、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115

三、党内监督的核心是对权力的有效制约117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权力监督和制约的重要举措120

一、从领导干部抓起,开展反腐败斗争120

二、逐步健全党内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123

三、开好“双重”民主生活会,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124

四、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127

五、深入开展“三讲”教育,解决党性党风存在的突出问题128

一、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130

第三节 进一步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130

二、强化权力内部的监督制约134

三、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实效138

第五章 加强选人用人监督,防止和克服用人腐败142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选人用人监督的强化和发展142

一、确立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明确选人用人监督标准143

二、加强干部选任制度建设,使选人用人监督有章可循144

三、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在贯彻《条例》中进行监督147

四、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加强选人用人的群众监督148

五、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在改革中实行干部监督150

一、选人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154

第二节 加强选人用人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任务154

二、选人用人腐败的危害158

三、缺乏有效监督是选人用人腐败的重要原因160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选人用人的监督162

一、坚持群众路线,扩大选拔任用干部的民主监督163

二、严格执行《条例》,加大检查监督力度165

三、发挥专门监督机关职能,加强对选人用人的监督169

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在改革中强化用人监督172

第六章 强化决策监督,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178

第一节 决策关系党同群众密切联系,必须加强决策监督179

一、决策关系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179

二、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必须强化党内监督183

三、决策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186

第二节 建立健全决策和执行程度,在决策过程中实现监督191

一、坚持群众路线,健全决策程序191

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接受党内民主监督194

三、贯彻执行政策,在实践中接受监督196

第三节 健全决策制度,实行决策全程监督198

一、监督检查决策制度的落实198

二、自我监督与专门机构监督相结合202

三、实行决策全程监督203

第七章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制度监督205

第一节 制度监督是实施党内监督的重要保证205

一、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重大贡献205

二、制度监督是实施党内监督的有效形式211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重大发展216

一、制定党组织和党员行为规范,使党内监督有章可循217

二、加大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各项监督制度相继出台221

三、加强专门监督机构条规建设,提高专门监督规范化程度224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230

一、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230

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235

三、制度建设与思想教育、检查监督相结合239

第八章 发展党内民主,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244

第一节 党员监督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力量244

一、党员实施监督是党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45

二、党员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础246

三、党员监督是广泛及时的民主监督246

四、党员监督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措施249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员监督的新发展251

一、党内批评有了保障,初步形成良好氛围251

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支持党员参加党内讨论255

三、党内选举逐步规范,注重体现选举人意志258

四、创造民主评议新形式,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化261

五、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264

六、制定党内专门法规,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266

一、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268

第三节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员监督268

二、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组织党员开始监督活动271

三、划清若干政策界限,保障党员监督权利276

第九章 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的组织监督281

第一节 党组织的监督是从严治党的重要形式281

一、党组织的监督是保证党的思想和组织统一的重要条件282

二、党组织的监督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283

三、党组织的监督是有权威有效力的监督284

第二节 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285

一、如期召开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及时处理党内重大问题286

二、履行党章赋予的权力,发挥最高监督监督作用288

三、强化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291

第三节 党的地方组织的监督297

一、党的地方组织监督的基本形式297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地方组织监督299

第四节 党委工作部门的监督305

一、党委组织部门的监督305

二、党委宣传部门的监督308

三、党委统一战线部门的监督310

四、党委办公厅(室)部门的监督312

第十章 健全基层党内监督机制,发挥基层组织监督作用315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础315

一、重视基层党组织监督是党的优良传统315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层组织党内监督的加强317

第二节 加强机关的党内监督320

一、机关党内监督的重要性321

二、机关党内监督的目的、重点和基本内容322

三、机关党内监督的基本途径326

第三节 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内监督329

一、企业领导体制及党组织监督作用的探索过程329

二、企业党内监督的实践和经验332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内监督336

第四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内监督341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党内监督职责341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内监督的基本途径343

一、“三资”企业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46

第五节 加强“三资”企业的党内监督346

二、“三资”企业党内监督的现状分析348

三、建立健全“三资”企业党内监督机制350

第十一章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发挥专门监督机构作用352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恢复与发展352

一、纪律检查机关的恢复与重建352

二、纪律检查机关基本任务的确立357

三、纪律检查机关领导体制的改革360

第二节 纪律检查机关在党内监督中作用的加强363

一、加强纪检条规建设,强化纪检机关监督权力363

二、重申和建立党内监督五项制度,赋予纪检机关必要的监督权力366

三、探索纪检机关监督方式,总结了监督处置方法367

第三节 进一步强化纪检机关的专门监督375

一、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执行纪律376

二、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提高纪检机关规格378

第十二章 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发挥整体监督效能382

第一节 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382

一、民主监督是马克思主义监督论的一个重要思想383

二、邓小平对民主监督思想的新发展385

三、党中央对民主监督的重视390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391

一、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新发展391

二、加强和完善人大的民主监督394

一、工会、青年团、妇联的监督397

第三节 群团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397

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监督399

三、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的监督401

第四节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402

一、民主党派监督的新发展402

二、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的监督409

第五节 舆论媒体的民主监督414

一、舆论监督的新发展414

二、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420

主要参考书目427

后记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