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以上海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以上海为例
  • 郭永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8304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大城市-阶层-社会结构-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以上海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研究的背景、意义与方法2

第一节 大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研究的背景2

一、大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的程度越来越大2

二、大城市“产业空洞”导致相应的社会阶层越来越难以就业3

三、大城市居住郊区化带来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4

四、大城市社会阶层实现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的渴望越来越强烈5

五、大城市和谐社会构建的呼声越来越高6

第二节 大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研究的意义8

一、理论意义8

二、现实意义11

第三节 大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研究过程、方法与创新15

一、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过程15

二、研究方法15

三、本研究创新点17

第二章 空间错位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20

第一节 国内外空间错位研究进展20

一、国外研究综述20

二、我国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研究进展29

第二节 城市社会阶层研究进展32

一、社会阶层形成过程与机理研究32

二、时空维度的阶层流动33

三、就业与职业结构变迁的背景、机理与状态34

四、城市住房阶层化与空间分异35

五、收入分化与阶层分化的空间表征35

第三节 城市社会阶层空间错位内涵37

一、空间错位涵义37

二、空间错位类型划分39

三、空间错位量度42

第三章 上海社会阶层的特征52

第一节 社会阶层的基本涵义52

一、社会阶层的涵义52

二、我国近期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演化的历程53

第二节 上海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与方法55

一、社会阶层划分依据55

二、社会阶层划分标准58

三、上海社会阶层的职业对应65

第三节 上海社会阶层的类型与结构特征66

一、上海市的社会阶层结构66

二、社会阶层类型特征68

三、上海阶层结构变动73

第四节 上海社会阶层的居住形态与空间分异75

一、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的古典模式75

二、社会阶层空间分布的空间形态与特征79

三、社会阶层空间分异的机理91

四、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分异效应94

五、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的趋势95

第五节 上海社会阶层就业形态与空间分布97

一、城市就业空间变迁与职业分化的内在联系97

二、上海市就业岗位空间变迁与形态特征98

三、上海社会阶层就业岗位空间分布100

四、上海社会阶层就业空间选择的机理106

第六节 上海社会阶层就业与居住的匹配关系107

一、宏观层次的空间匹配107

二、中微观层次的空间匹配109

三、居住与就业密度对比113

第四章 上海社会阶层就业与居住空间变动117

第一节 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变动的宏微观分析117

一、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变动的宏观分析117

二、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变动的中微观分析121

第二节 就业岗位空间变动的宏微观分析125

一、社会阶层就业岗位空间变动的宏观分析125

二、就业岗位空间变动的中微观分析133

三、就业岗位空间变动机理141

四、不同社会阶层就业地选择的趋向143

第三节 居住人口与就业岗位空间变动关联146

一、空间变动关联的研究进展146

二、就业与居住人口密度变化关联148

三、就业与居住空间变动的引力关联150

第五章 上海社会阶层空间过程的时空表征162

第一节 通勤在空间错位研究中的必要性162

一、通勤在空间错位研究中的意义162

二、国外社会阶层通勤研究的进展163

三、国内社会阶层通勤研究的进展167

四、通勤空间尺度的界定167

五、通勤与其他要素的关联168

第二节 上海城市空间扩展与通勤流量变化169

一、上海城市地域空间扩展与城市交通需求169

二、上海公共交通现状与未来建设目标173

第三节 上海社会阶层通勤方式比较176

一、上海与其他大都市通勤方式比较176

二、上海社会阶层通勤时间花费比较178

三、上海不同社会阶层通勤工具选择比较179

四、上海社会阶层通勤时段分布180

第四节 上海社会阶层通勤的时空表征182

一、社会阶层通勤的时间量度183

二、社会阶层通勤的空间量度193

三、上海社会阶层通勤的向度203

第五节 上海社会阶层通勤的时间成本与货币成本214

一、各社会阶层通勤的时间成本214

二、各社会阶层通勤的货币成本215

三、各社会阶层时间成本与货币成本关联217

第六章 上海社会阶层空间错位机制222

第一节 空间错位的影响力222

一、空间错位影响力构成222

二、来自政府的影响力223

三、来自市场机制的影响力233

四、来自个人决策的影响力238

第二节 影响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的其他因素248

一、人口家庭因素248

二、生活意识变化249

三、文化传统影响250

四、交通技术发展250

第三节 完全市场化因素下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的动力模型251

一、内生决定的就业区位模型252

二、外生决定的就业区位模型253

三、几点例外256

第七章 未来社会阶层空间分化趋向与可能引出的相关问题258

第一节 未来上海社会阶层空间分化的趋向258

一、择居趋向258

二、择业趋向262

三、通勤趋向264

四、空间错位趋向266

第二节 未来上海社会阶层空间错位可能引发的问题266

一、居住方面的问题266

二、就业方面的问题268

三、通勤方面的问题269

四、城市规划目标方面的问题270

第三节 空间错位的解决策略271

一、制度政策调控271

二、产业布局调控272

三、土地供给调控273

四、交通技术调控273

五、其他手段调控273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275

第一节 本研究主要结论275

一、关于本研究的视角275

二、关于社会阶层特征276

三、关于空间错位的涵义与程度276

四、关于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的影响力278

五、关于社会阶层空间变动的一般规律278

六、关于居住人口与就业岗位空间变动的关联279

七、关于社会阶层通勤的时空表征280

八、关于社会阶层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化趋向280

九、关于社会阶层空间错位可能引发的问题281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282

一、基础理论研究展望282

二、应用研究领域展望284

第三节 尚需讨论的问题286

一、研究视角与对象286

二、本研究的不足288

全部参考文献290

后记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