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股市异象研究:基于行为金融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股市异象研究:基于行为金融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154644.jpg)
- 孔东民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4660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股票-资本市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股市异象研究:基于行为金融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行为金融学概述7
第一节 行为金融的价值选择理论:前景理论7
一、传统期望效用理论面临的挑战7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判断与几个心理学实验9
三、前景理论对效用偏好的新看法12
第二节 前景理论的基本内容14
一、价值函数14
二、决策权重函数16
三、参考点的变化18
第三节 基于心理学现象的行为金融研究20
一、可得性偏误20
二、代表性偏误21
三、过度自信22
四、调整和锚定22
五、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23
六、后见之明24
七、模糊趋避24
八、无关效果25
九、奇幻思维25
十、准奇幻思维26
第四节 基于有限套利的行为金融研究27
一、基本风险的套利限制31
二、非理性交易者风险的套利限制31
三、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套利限制32
四、交易成本的套利限制33
五、财务限制的套利限制33
六、套利者意见非同步性的套利限制34
Part Ⅰ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行为研究36
第二章 中国股市的噪声成分及跨国比较36
第一节 基于NCT指标的股市噪声成分研究39
一、研究方法39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41
三、检验结果及分析42
四、稳健性检验:来自Bootstrap的结果46
五、小结48
第二节 中国股市噪声的影响因素:来自Panel Data的检验48
一、研究方法:残差服从AR(1)过程的Panel Data回归模式48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50
三、变量定义和说明50
四、股价噪声成分的基本检验53
五、股价噪声成分的影响因素56
六、小结62
附录:交易成本的估计62
第三章 基于噪声交易模型的投资者策略研究64
第一节 理论模型及可检验假说65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检验方法说明68
第三节 检验结果及分析69
一、基于市场指数的检验69
二、基于交易量的检验71
三、基于公司规模的检验73
四、基于行业的检验75
五、基于上市时间的检验75
六、基于基金是否持股的检验77
第四节 结论81
第四章 投资者过度自信与资产定价效率82
第一节 研究假说84
一、过度自信与市场投资者84
二、R2与信息环境因素87
三、R2与异常收益87
四、R2与时间序列可预测性及横截面风险88
五、R2与股价的效率性检验88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89
第三节 变量定义与研究方法说明90
一、R2的计算90
二、相关变量的定义91
三、零成本投资组合的异常收益计算94
四、价格序列有效性的方差比检验96
第四节 基于R2组合的描述性统计与信息环境97
一、描述性统计97
二、R2与信息环境101
第五节 基于R2组合的资产定价效率检验104
一、R2与异常收益104
二、R2与方差比检验111
第六节 结论114
Part Ⅱ 中国股市的有限套利研究115
第五章 股票市场的有限套利模型及数值检验115
第一节 相关文献评述117
第二节 基本假设119
第三节 套利的收益及市场波动121
一、不存在初始冲击的情况121
二、市场有初始冲击的情况124
第四节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126
一、数值设定的说明126
二、模拟结果及分析127
第五节 结论135
第六章 有限套利与公告后价格漂移137
第一节 文献回顾139
第二节 数据来源以及研究设计140
一、数据来源140
二、研究设计及变量说明141
第三节 基本检验结果及分析144
一、基本检验结果144
二、检验结果的分析149
第四节 结论152
第七章 谁驱动了中国股市的公告后价格漂移154
第一节 有关文献的回顾及评论156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58
一、数据来源158
二、变量定义159
三、描述性统计结果162
第三节 机构(个体)投资者与PEAD的不对称特征165
第四节 不同投资者在PEAD中扮演的角色172
一、公告前,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盈余信息吗?172
二、公告后,投资者会利用PEAD效应吗?177
第五节 根据我国股市的PEAD特征投资,可以获得超额回报吗?183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说明186
第七节 结论187
Part Ⅲ中国股市的异常收益188
第八章 基于相对强势策略的异常收益检验188
第一节 检验的理论基础190
一、投资策略的构建190
二、收益的分解193
第二节 反转收益及其分解196
一、样本的选取和说明196
二、实证结果198
三、收益的分解200
第三节 我国股市的后持有期阶段检验203
第四节 结论207
第九章 异常收益的来源:横截面还是时间序列209
第一节 异常收益的分解模型212
一、投资策略的构建212
二、异常收益的恒等式模型分解214
三、异常收益的因子定价模型分解215
四、一个基准的随机游走模型217
第二节 样本的选取和说明218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220
一、我国股市的异常收益220
二、异常收益恒等式分解222
三、异常收益因子模型分解225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市场状态与Bootstrap抽样228
一、市场状态与异常收益228
二、Bootstrap抽样结果231
第五节 结论233
参考文献235
后记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