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浆造纸化学工艺学 上 制浆与造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制浆造纸化学工艺学 上 制浆与造纸](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1543372.jpg)
- 凯西(J.P.Casey),于滋潭等译 著
- 出版社: 轻工业出版社
- ISBN:15042·632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74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7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浆造纸化学工艺学 上 制浆与造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24
第一章 纤维素与半纤维素26
纤维素的种类26
α-纤维素27
综纤维素28
克劳斯-贝文纤维素29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29
分子构造30
链长及分子量31
水解纤维素32
氧化纤维素33
纤维素的热降解34
纤维素溶液的粘度35
铜价36
碱溶解度37
纤维素的动电势37
离子交换38
碱的吸附39
纤维素的物理构造39
结晶的与无定形的纤维素40
单位胞41
纤维素晶子42
单位小纤维43
纤维素的形态构造44
真正的胞间层45
混合胞间层45
初生壁46
次生壁46
纤维素纤维的微显微孔状构造47
比表面48
气体及液体的吸收作用49
纤维素的吸附与膨胀49
纤维素对水的吸收作用50
胶体水50
毛细管水51
吸收水51
在水分吸收作用中的滞后现象52
水对纤维性质的影响53
纤维素在盐、酸及碱中的膨胀55
纤维素的化学反应56
黄酸纤维素57
纤维素酯57
纤维素醚58
与醛的反应59
半纤维素59
第二章 木质素62
木质素的离析62
木质素的物理性质64
木质素的化学成分64
阔叶树木质与针叶树木质素的差别67
木质素存在的部位67
木质素与碳水化合物的键合68
木质素的反应70
木质素的其他性质71
第三章 制浆用木材73
木材的树种74
木堆的物理特征75
木材的解剖79
木材的物理性质82
木材的密度82
木材的水份83
心材与边材84
春材与秋材85
木材中的次要化合物85
树脂及树蜡86
丹宁87
色素88
果胶89
无机物89
碱溶解度89
木材的来历90
木材生长的条件91
树的部位92
畸形木材92
第四章 制浆94
概说94
制浆方法的类型94
目前制浆的趋势95
化学的(蒸煮的)方法96
在蒸煮中变动的因素98
备木98
木材的清净99
削片100
亚硫酸盐法的制浆103
二氧化硫的制备105
蒸煮酸的制备107
高塔法(杰生法)制造酸性亚硫酸盐药液107
石灰乳法制造酸性亚硫酸盐药液108
酸性亚硫酸盐药液浓度的增强109
亚硫酸盐蒸煮酸的组成111
亚硫酸盐蒸煮酸的渗透作用115
在亚硫酸盐法制浆中的变数119
在亚硫酸盐法中温度的影响119
在亚硫酸盐法中压力的影响124
在亚硫酸盐法中总二氧化硫的影响125
在亚硫酸盐法中游离二氧化硫的影响126
在亚硫酸盐法中化合二氧化硫的影响127
亚硫酸钠盐、镁盐和铵盐药液的使用130
在亚硫酸盐法中液比的影响133
在亚硫酸盐法中蒸煮时间的影响134
亚硫酸盐药液和木质素间的反应135
在亚硫酸盐法中蒸煮的反应135
亚硫酸盐蒸煮对半纤维素的影响140
亚硫酸盐蒸煮对纤维素的影响142
在亚硫酸盐制浆中其他各种反应143
亚硫酸盐纸浆的特性144
在亚硫酸盐法中化学药品的回收149
从回收气体中进行松节油的回收150
从放锅气体中回收二氧化硫和热量150
亚硫酸盐纸浆的洗涤151
亚硫酸盐废液的处理152
燃烧浓亚硫酸废液以获取热量153
可溶性盐基废液的回收155
浓缩的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的利用156
木质磺酸的沉淀158
从亚硫酸盐纸浆废液中得到的化学衍生物159
木质磺酸的其他用途161
碱法制浆162
碱法制浆中采用的术语164
碱法制浆中的变数167
碱法制浆中碱对木材的比例的影响169
碱法制浆中药液浓度的影响171
碱法制浆的蒸煮时间和温度的影响173
碱法制浆中硫化度的影响175
碱法蒸煮中的反应182
碱法蒸煮纸浆的特征185
由碱法蒸煮废液中回收碱190
纸浆的洗涤192
黑液的蒸发194
回收炉的工作195
绿液的澄清197
绿液的苛化197
从碱法蒸煮废液中回收木质素201
碱回收中采用的名词201
塔尔油的回收202
硫酸盐松节油的回收204
其他物质的回收205
机械制浆205
磨木机的型式207
机械制浆中的变动因素209
磨石的表面210
磨石的速度212
磨碎压力212
输入功率214
动能消耗215
产量216
磨碎温度216
磨碎浓度217
滤水度和强度218
木材的变动因素220
磨木浆的特性223
从预处理的木材制成的机械木浆224
全木质纤维的制造227
从未处理的木材制造全木质纤维228
用间断法从蒸汽或水处理的木材制造全木质纤维229
用连续法(阿斯波兰德法)从蒸汽处理的木材制造全木质纤维231
用爆裂法(马索尼特法)制造全木质纤维232
半化学制浆法234
用于半化学制浆法中的化学药品235
半化学制浆法中的间断蒸煮236
半化学制浆法的变数237
半化学制浆法的连续蒸煮239
在半化学制浆法中化学药品的回收240
半化学纸浆的性质241
亚硫酸钠制浆法243
木材的其他制浆方法243
硝酸制浆法244
有机溶剂制浆法245
其他制浆药剂246
旧纸的脱墨247
用于脱墨纸张的种类247
用于脱墨的化学药品248
用于脱墨的机械处理250
脱墨纸浆的洗涤252
使用破布的种类253
脱墨纸浆的性质253
破布制浆253
在破布工厂中的蒸解条件255
用于破布蒸煮的化学药品255
棉短绒的蒸煮256
破布纸浆的洗涤257
破布纸浆的性质257
谷草制浆258
谷草的性质259
用石灰法制的粗谷草浆262
用于谷草的制浆方法262
用机械法制的粗谷草浆264
用氢氧化钠制谷草浆264
用亚硫酸钠制谷草浆266
用氯制谷草浆268
用其他药剂制谷草浆269
谷草浆的性质269
西班牙草制浆270
大麻制浆271
亚麻制浆272
黄麻制浆272
蔗渣及玉蜀黍杆制浆273
竹子制浆275
第五章 漂白277
纸浆的漂白率279
次氯酸盐漂白率的测定280
氯价281
温度对次氯酸盐漂白的影响281
高锰酸钾价282
氯水体系的组成及性状283
次氯酸盐漂白液的制备286
漂液的分析287
用次氯酸盐单段漂白288
酸值(pH)对次氯酸盐漂白的影响289
漂白剂液比对次氯酸盐漂白的影响292
浓度(密度)对次氯酸盐漂白的影响293
次氯酸盐对木质素的影响294
次氯酸盐对着色物质的影响295
次氯酸盐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296
次氯酸盐漂白对纸浆(形成纸页)强度的影响297
次氯酸盐对白度的影响299
直接氯化法中氯的使用301
氯化法的纸浆的纯化301
氯与木质素的作用302
氯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304
氯化时的变化因素305
用氯的化合物进行多段漂白306
间断漂白与连续漂白307
多段漂白的段数308
多段漂白中的氯化309
多段漂白中水及碱的洗涤310
在多段漂白中纸浆的后处理313
多段漂白中的次氯酸盐段313
用氯化物进行碱法蒸煮纸浆的多段漂白314
用氯化物进行亚硫酸盐纸浆的多段漂白318
用氯化物漂白半化学浆321
用次氯酸盐漂白磨木浆322
用过氧化物漂白磨木浆及其它纸浆323
过氧化物的性质323
过氧化物漂白的步骤323
过氧化物漂白中的反应324
过氧化物漂白的变化因素324
用过氧化物漂白其它纸浆328
过氧化物漂白后磨木浆的性质328
用二氧化氯及亚氯酸钠漂白329
二氧化氯的利用330
亚氯酸钠的利用332
用还原剂漂白磨木浆334
纸浆的碱纯化335
α-纸浆的用途336
碱对纸浆成分的影响338
精制过程的种类338
热碱精制的变数339
冷碱精制的变数340
亚硫酸盐纸浆的精制343
碱法蒸煮纸浆的精制344
其它各种纸浆的精制346
第六章 纤维的制备347
打浆机的用途348
打浆的变素348
每分钟切断时数和刀片的面积349
打浆压力349
碎浆机350
精磨机的用途350
锥形精磨机351
盘形精磨机352
精磨设备对连续精磨的关系352
打浆对纤维的影响353
对纸张性质的影响353
打浆的理论353
纸浆纤维的吸水膨胀355
纤维第一层外壁的影响358
纸浆的水化358
帚化作用360
纤维切断363
游离度365
在纤维比表面上打浆的效应368
打浆对吸收容量的效应369
打浆的主要效能371
在特殊的扭结机中纸浆的处理372
影响打浆的因素373
各种纸浆的打浆373
在打浆中半纤维素物质的效应376
木质素对打浆的影响378
温度对打浆的影响379
加入物质对打浆的影响381
纸浆试验383
打浆机内纸浆的试验383
纤维长度分析384
用化学药剂进行胶化作用390
植物羊皮纸390
钢纸391
第七章 纤维结合的性质392
纤维结合的重要性392
结合的型式394
表面张力的影响394
纤维结合的理论394
部分溶解理论396
纤维表面的本质397
影响纤维结合的因素399
打浆的影响400
帚化的影响401
半纤维素的影响403
纤维素的影响407
纤维长度的影响410
木质素的影响415
春材与夏材的纤维419
各种不同纸浆的比较420
氧化铝、施胶、填料等的影响421
多层纸板各层间的结合422
废纸纸板424
米尔卡片和伯古卡片424
折叠纸盒纸板424
马尼刺混合纸板424
铺面夹心纸板424
容器纸板424
内层425
双面异色纸425
硬箱纸板425
其它种类的纸板425
亲水粘合剂的使用426
粘合剂的作用426
粘合剂的用量426
蛋白质的使用427
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的使用427
植物胶的使用428
硅酸钠的使用429
湿强度树脂的使用429
淀粉的使用430
未煮或略经煮过的淀粉的使用430
煮过的淀粉的使用431
预胶凝淀粉的使用432
煮过淀粉的可分散性432
在打浆机施胶中所用淀粉的种类434
淀粉的使用量435
淀粉在纸中的分布435
淀粉的存留436
使用粘合剂的各种纸438
第八章 纸的组织439
纤维在水中的分散440
筛选440
纤维的絮聚441
浆料状况对絮聚的影响442
静电荷对絮聚的影响443
树胶和淀粉对絮聚的影响443
浓度对絮聚的影响444
絮聚与纸料中非纤维成份留着的关系445
振动对絮聚的影响445
造纸机铜网上纸的组成446
上网前浆料流动情况对纤维排列的影响447
堰板对纤维定向排列的影响447
浆速对组织的影响448
振动对组织的影响449
圆网机上纸的组成450
网纹和水印的影响451
浆料中的空气和泡沫的影响452
纤维的性质对脱水的影响454
造纸机铜网上的脱水454
温度及粘度对脱水的影响455
脱水因数和比脱水阻力455
案辊处的脱水457
吸水箱处的脱水458
白水回收459
白水的成份460
用倾斜网筛作白水回收设备461
用沉淀池作白水回收设备461
凝沉式白水回收设备462
回转筛及真空过滤机白水回收设备462
漂浮式白水回收设备463
阿德卡白水回收设备464
史文一彼德生白水回收设备465
预复回转过滤机466
湿压466
压榨的型式466
影响压榨的因素468
压榨对纸张性质的影响469
纸的干燥471
所用蒸汽的性质472
进到烘缸的湿纸的水份473
供给烘缸的热量474
供给纸的热量474
供给通风用的空气的热量476
干燥的效率477
干燥的几个阶段477
干燥对纸的性质的影响478
造纸机速度的影响482
压光及超级压光483
纸机压光483
超级压光487
压纹和压花489
第九章 纸的填充491
填料在生产上的应用491
填料的种类491
填料用量493
施加填料的方法493
填料的效应495
对不透明度的影响496
对亮度的影响500
对强度的影响501
对平滑度和其他性质的影响501
对树脂的影响502
填料的留着503
留着率的计算503
影响留着率的条件503
各种留着学说505
机械说505
胶体说506
明矾用量及其加入次序的影响508
填料的性质对留着率的影响509
填料在纸中的分布510
其他物质对留着率的影响510
第十章 内部施胶512
施胶概述512
施胶的定义512
施胶的方法513
施胶和其他造纸事项的关系513
使用各种施胶剂的种类513
施胶纸的商品分类514
影响施胶的性质515
表面张力的影响516
纸张的厚度517
气孔度的影响517
渗透的速度(公式)518
对水的施胶519
对有机物液体的施胶520
对胶体液的施胶520
对较大悬浮颗粒的施胶522
测定施胶度的方法522
可勃施胶度测定法523
卡森曲卷测定法523
墨水漂浮测定法524
干指示剂测定法525
传导法525
湿纸裂断526
小区域测定法526
渗入测定法527
接触角度测定法527
吸收性能的测定法529
用松香作内部施胶530
用碱来浮游松香530
松香胶的分析531
中性松香胶532
游离松香胶533
松香胶的稀释和乳化534
保护性的松香胶535
贝威法535
普罗法536
施胶剂的使用量537
用明矾沉淀松香胶538
施胶的氧化铝的理论541
铝离子施胶的作用542
用铝酸钠来沉淀松香胶543
用明矾和硫酸来沉淀松香胶543
松香颗粒的性状545
对各种纸浆施胶难易的比较547
各种纸浆的情况对施胶的影响549
pH对施胶的影响550
水对施胶的影响552
温度对施胶的影响553
保护性胶体对施胶的影响554
填料对施胶的影响555
纸张的形成对施胶效果的影响555
干燥对施胶的影响556
压光对施胶的影响557
用其他物质作内部施胶558
用蜡乳液和松香--蜡乳液施胶558
用其他种蜡施胶561
用美尔胶施胶562
用乳化沥青来施胶564
用硅酸盐施胶564
树脂障碍565
产生树脂障碍的浆类566
蒸煮、漂白和洗涤对树脂的影响567
老化的影响567
造纸机的条件对树脂障碍的影响568
所加入物料对树脂障碍的影响568
第十一章 表面施胶570
表面施胶对纸张性质的影响570
使用表面施胶剂的种类570
表面施胶对抗水性的影响571
表面施胶对油渗透的影响572
表面施胶对书写质量的影响573
表面施胶对耐磨性能的影响575
表面施胶对物理性能的影响577
表面施胶的方法578
用施胶辊进行表面施胶578
用施胶槽作表面施胶579
在造纸机外面进行表面施胶580
压光机上施胶580
影响表面施胶的因素581
纸张水份含量的影响581
内部施胶的影响582
纸张紧度和光滑度的影响583
干燥和压光的影响584
施胶剂温度和粘度的影响584
用淀粉作表面施胶585
表面施胶用淀粉的一般性格588
在施胶辊或施胶槽中用淀粉施胶588
用淀粉在压光机上施胶590
用动物胶作表面施胶591
用其他物料作表面施胶594
羧甲基纤维素的使用594
甲基纤维素的使用596
使用综合乙烯醇597
使用蜡乳液598
使用藻酸盐598
用硬脂酸--氯化铬复盐施胶600
用其他的东西作表面涂布601
用水溶性物料涂布602
淀粉的使用602
蛋白质的使用603
硅酸钠的使用603
综合乙烯醇和水溶性纤维衍生物的使用604
第十二章 湿强度605
湿强度性格的叙述605
湿强度的测定607
早期的湿强度处理过程609
植物羊皮纸609
蛋白质及植物胶的应用609
人造丝粘液及其他水溶性衍生物的应用610
甲醛的应用610
合成树脂在湿强度处理中的应用611
脲 甲醛树脂在表面处理时的应用61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在打浆机中的应用614
脲--甲醛树脂在打浆机中的应用617
纸浆用脲--甲醛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处理后的比较619
具有湿强度作用的其他物质620
湿强度键的耐久性621
损纸的利用623
纸张中湿强度树脂的鉴定624
第十三章 染色627
染料的性质628
水溶性染料628
染料的本质628
碱性染料630
酸性染料630
直接性染料631
矿物颜料632
不溶于水的染料632
颜料632
合成颜料633
硫化染料635
碳黑635
染料的鉴别635
单一染料或混合染料的测定635
滤纸试验法635
染料属性的类别测定636
毛细管试验法636
浸染试验法636
硫酸试验法636
染料的鉴别638
颜料的鉴定638
色纸样品的颜色鉴别639
染料的要求640
耐光641
水湿不褪色642
耐酸和耐碱642
酸性、碱性、和直接性染料的染色644
对氯的不褪色性644
染料在纸张中的存留645
染料在纤维中的渗透作用646
使用碱性染料染色646
使用酸性染料染色649
使用直接性染料染色651
使用颜料染色653
颜料的存留654
加入程序的影响654
特种染色法655
石油精染色法656
使用硫化染料染色656
还原染料657
影响染色的因素658
打浆的影响658
不同纸浆的染色659
施胶的影响660
填料的影响661
残余化学物的影响662
pH的影响663
染色中的纸张两面颜色不一致性663
斑纹纤维的制备666
斑纹纸的染色666
斑纹纸的制备667
压光机染色法667
加工染色法668
纸张的浸渍染色法668
生色精的着色法669
调色670
染色的方法670
染料的选择671
主要的颜色671
最终使用的重要性674
化验室染色675
工厂的比色676
染料强度的测定677
第十四章 微生物学679
微生物分类680
藻类681
细菌681
细菌的显微镜检查682
细菌的芽胞染色683
格兰氏染色法683
荚膜染色剂的应用684
真菌685
霉菌类真菌685
酵母形真菌686
微生物在纸浆系统中所产生的影响687
腐浆的生成687
细菌腐浆688
真菌腐浆688
其他影响689
腐蚀689
生长时间690
微生物的生长690
化学环境691
阳光691
气压692
湿度692
温度692
工厂系统中感染的来源693
水作为感染的来源693
浆厂环境对于生长的影响694
纸浆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694
纤维原料作为感染的来源694
非纤维材料感染来源694
接触表面对生长的影响696
处理供水及原料的方法697
季节性变化698
纸浆系统的控制699
工厂检查699
培养法700
清洁702
微生物对消毒剂和高温度的抵抗704
热的使用706
消毒剂的使用706
施用氯708
施用氯胺710
施用氯化酚类710
汞化合物的使用711
施用其他毒剂713
毒性物的评价713
纸及纸板的微生物条件719
在非纤维物质中的微生物721
淀粉721
蛋白质723
控制方法723
纸厂废水的生物氧消耗量725
生物氧消耗量的测定726
不同纸厂废液的比较728
处理制浆造纸工厂废液的方法729
第十五章 水731
水的性质732
水的温度733
悬浮物和浑浊度734
颜色734
味和臭735
油份735
溶解的无机物735
硬度737
碱度与酸碱值738
水的处理738
沉积739
空气处理739
絮聚740
过滤743
软化743
冷石灰(石灰-苏打)软化法744
热石灰-苏打法745
沸石法745
齐臭-卡布法745
酸-吸收法746
消毒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