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性心理学 创造的理论和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造性心理学 创造的理论和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565136.jpg)
- (日)恩田彰等著;陆祖昆编译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2635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造性心理学 创造的理论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创造性的特点1
第一章 创造性开发存在的问题1
一、创造性的基本理论2
二、创造过程的结构5
三、创造性的测定7
四、创造性的发达9
五、创造性的开发和教育的方法10
六、促进和妨碍开发创造性的因素13
第二章 创造工学与创造性开发学17
一、什么是创造工学17
二、创造工学的开端17
三、创造工学的基点18
五、创造工学的基本课题19
四、创造性开发学与创造工学的比较19
第三章 创造性的培育26
一、开发创造性的条件26
二、信息的开放法与创造性的培育30
三、信息的闭合法与创造性的培育32
第四章 开发创造性的技术36
一、冲破传统观念36
二、切断与结合37
三、开闭信息39
四、创造性开发法39
第五章 梦与创造42
一、从梦到创造42
二、创造过程的梦43
三、用梦来联想的方法46
一、大脑的两半球与联想力48
第六章 联想力的基础与培养它的方法48
二、对立统一的创造原理49
第七章 中年时期的创造性54
一、中年的含义54
二、中年的特征56
三、中年与老化58
四、中年的创造性59
五、中年的生活观——未来的中年期61
第八章 创造性的人类学考察63
一、自我实现与创造性63
二、开发创造性的条件——日本人的创造性特点67
第二部 创造性教育的探索72
第一章 经验与创造72
一、什么是创造72
三、求知欲与创造75
四、指导学生运用经验培育创造性76
第二章 培育创造性的具体办法78
一、培育创造性的办法78
二、促进创造性开发的条件81
第三章 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性83
一、好学生与有创造性的学生83
二、创造性高的学生的特征84
三、创造的教师的特征——教师的创造性84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86
五、促进教师创造性开发的学校负责人的条件88
第四章 妨碍创造力、思考力的死记硬背教育90
一、死记硬背教育造成的问题90
二、词语与印象的结合93
三、培养创造的思考力的条件95
第五章 创造性教育中的专注力99
一、专注力与创造活动99
二、专注力与创造过程100
三、提高专注力的条件102
第六章 专心致志与人类生活103
一、如何专心致志103
二、谚语与创造性104
第三部 创造的方法106
第一章 集体思考法的基本方法和特征106
一、努力接近新事物的本质106
二、发挥集体的力量107
三、严格区分联想与评价108
四、从习惯性思考中解脱出来109
五、从流畅性、灵活性逐渐转向具体性111
六、集体思考法的变化形式112
第二章 创造工程理论与弗洛伊德心理学114
一、创造工程理论的特征114
二、心理的结构116
三、妨害创造活动的心理障碍118
第三章 KJ法121
一、它的思想121
二、它的方法论123
三、它的方法体系126
四、它的运用范围128
第四章 NM法的基本观点和特征131
一、“发现”的瞬间131
二、HBC模型132
三、直观134
四、真实的信息资料136
五、比喻137
六、NM法的特征138
第五章 ZK法的基本观点和特征141
一、ZK法的基本点141
二、ZK法的思考过程141
三、ZK法展开和程序方面的做法143
四、ZK法思考过程的分析147
五、ZK法的特征148
第四部 创造性的面面观149
第一章 哲学与创造性149
第二章 技术的创造性156
一、日本人的技术创造性157
三、创造性在技术上的发挥158
二、日本人并非没有发明的才能158
四、技术的创造性159
第三章 信息科学与创造性161
一、创造性的分析162
二、计算机与创造性165
第四章 企业如何开发创造性169
一、企业采用有创造性的人才吗169
二、企业为了开发创造性应做些什么171
三、企业应采用什么样的创造方法172
四、企业开发创造性的前景173
第五章 未来社会与创造性176
一、设计未来社会的两条途径176
二、模式,对未来社会的构想182
第六章 什么是创造——83个定义185
译者后记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