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继电保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继电保护
  • 李宏任编著;吴植榛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9724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继电保护(学科: 基本知识) 继电保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继电保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言及一般基本知识1

1.1 绪言1

1.2 保护继电器在应用上的术语2

1.3.1 按继电器作用功能的分类3

1.3 保护继电器的分类3

1.3.3 按继电器动作原理或结构的分类4

1.3.2 按继电器输入信息的分类4

1.4.1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应有的认识5

1.4 继电保护系统及其设计5

1.3.4 按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分类5

1.4.2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准则7

1.4.3 保护继电器的反应8

1.4.4 继电器系统的保护区间9

1.6 常用的保护继电器功能代号11

1.5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11

1.7 欧美所用符号的比较12

2.2.1 相量的定义13

2.2 相量(phasOrs)13

第2章 继电器应用上的基本工具(1)相量、相序及极性13

2.1 绪言13

2.2.3 相量图与电路图的关系14

2.2.2 相量的旋转方向(phasor rotation)14

2.3 相序(phase rotation or phasese quence)15

2.2.4 相量与谐波的关系15

2.4.1 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线性互感器的极性16

2.4 极性16

2.4.2 保护继电器的极性17

2.5.3 范例说明(3)相量与电路的关系18

2.5.2 范例说明(2)系统与继电器不同相序的应用18

2.5 范例说明18

2.5.1 范例说明(1)系统与继电器不同相序的应用18

2.5.4 范例说明(4)三相变压器组△Y联结19

2.5.5 范例说明(5)三相变压器组△Y联结20

2.5.6 范例说明(6)三相变压器组△Y联结21

3.1 浅介对称分量法(symmetrica components)22

第3章 继电器应用上的基本工具(2)对称分量法22

3.2 使用对称分量法时应注意事项24

3.3.1 相序阻抗(sequence impedances)25

3.3 相序阻抗与相序网络25

3.3.2 相序网络(sequence networks)26

3.3.4 同步电机的相序阻抗27

3.3.3 相序电压电源(sequence voltage sources)27

3.3.5 变压器的相序阻抗28

3.3.6 线路的相序阻抗30

3.4.1 基准值31

3.4 标幺值(per unit value)31

3.5 常用公式(参阅本章附录)32

3.4.2 标幺值及百分率的几项特点32

3.7 单电源系统故障电流电压计算33

3.7.2 单相接地故障(phase-A-to-ground faults)34

3.7.1 三相短路故障(3-phase faults)34

3.7.3 两相短路故障(2-phase faults)35

3.7.4 两相接地故障(2-phase-to-ground faults)36

3.10.1 特项讨论(1)对称分量法中算子a(operator a)的特性38

3.9 继电保护(继电器应用)所需故障资料38

3.8 多电源系统故障电流电压计算38

3.10.3 特项讨论(3)标幺值及百分率两方法的比较39

3.10.2 特项讨论(2)本章式(3.7)至式(3.12)两套公式都是以A相为基准39

3.10.6 特项讨论(6)基准不同ZPU值会不同但Zn值不会改变40

3.10.5 特项讨论(5)线路的充电电容40

3.10.4 特项讨论(4)选用100MVA为基准的优点40

3.11.1 范例说明(1)对换称分量法是非题41

3.11 范例说明41

3.11.2 范例说明(2)变压器组零相序网络的观念42

3.11.4 范例说明(4)单电源系统A相接地故障的计算44

3.11.3 范例说明(3)三绕组变压器阻抗的计算方法44

3.11.5 范例说明(5)单相接地故障电阻的影响45

3.11.6 范例说明(6)单电源系统故障电流电压计算46

3.11.7 范例说明(7)多电源系统电流分布系数47

3.11.8 范例说明(8)多电源系统故障电流电压计算49

3.11.10 范例说明(10)零相序网络的建立及各支路电流计算53

3.11.9 范例说明(9)零相序电流分布系数的影响53

第3章附录A 常用公式61

3.11.11 范例说明(11)零相序网络的建立61

第3章附录B 故障电流电压相角关系63

4.2.1 电压互感器的等效电路65

4.2 电压互感器65

第4章 保护继电器用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65

4.1 绪言65

4.3.1 CCVT的原理66

4.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比压器)66

4.2.2 电压互感器的概略计算66

4.3.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应用上的问题67

4.4 电流互感器68

4.4.2 电流互感器的等效电路69

4.4.1 电流互感器饱和对继电器应用的影响69

4.4.4 电流互感器性能的概略计算(使用励磁曲线计算)70

4.4.3 电流互感器性能的概略计算(使用公式计算)70

4.4.5 电流互感器性能的概略计算(使用ANSI规范计算)71

4.5.1 特项讨论(1)再论CCVT在继电器应用上的问题72

4.5 特项讨论72

4.5.2 特项讨论(2)讲座本章第(4.7)式73

4.5.4 特项讨论(4)使用电流互感器常见的问题74

4.5.3 特项讨论(3)ANSI电流互感器C57.13新旧规范在应用上的比较74

4.5.5 特项讨论(5)电流互感器的饱和问题75

4.5.6 特项讨论(6)电流互感器饱和问题的对策80

4.5.8 特项讨论(8)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流互感器国际标准82

4.5.7 特项讨论(7)磁光效应电压互感器及光电效应电压互感器82

4.5.9 特项讨论(9)如何考虑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负载83

4.5.10 特项讨论(10)电流互感器国际规范的比较84

4.6 范例说明85

4.6.2 范例说明(2)相间及接地保护继电器对电流互感器特性的影响86

4.6.1 范例说明(1)相间保护继电器对电流互感器特性的影响86

4.6.4 范例说明(4)电压互感器负载容量计算87

4.6.3 范例说明(3)5A与1A电流互感器的应用87

4.6.5 范例说明(5)电流互感器直流饱和计算89

第4章附录90

5.2.1 磁电吸引式组件(magnetic attraction unit)92

5.2 保护继电器的基本组件(机电组件)92

第5章 保护继电器的基本组件92

5.1 绪言92

5.2.2 磁电感应式组件94

5.2.3 直流电流组件96

5.3.2 零序电压相序网络98

5.3.1 零序电流相序网络98

5.3.3 复合相序电流网络99

5.3.4 非磁电性元件的复合相序电流网络100

5.3.5 相序电压网络101

5.5.1 系统电流电压模拟量输入回路(analog input circuit)102

5.5 数字型微处理机继电器的数据处理102

5.4 保护继电器的基本组件(数字型微处理机继电器构架)102

5.5.2 数据处理(data handling)103

5.5.3 数据资料的混叠现象及其对策(aliasing)105

5.6.1 方均根值的计算109

5.6 数字型微处理机继电器的计算程序109

5.6.2 基波值的计算与谐波的处理(1)110

5.6.3 基波值的计算与谐波的处理(2)111

5.6.6 相量的相位比较(angle comparison of phasors)112

5.6.5 相序电流电压的计算112

5.6.4 直流偏位的补偿(DC offset compensation)112

5.7.2 特项讨论(2)选相元件的设计113

5.7.1 特项讨论(1)正负相序电流(或电压)网络接线的校核113

5.6.7 故障监测(fault detection)113

5.7 特项讨论113

5.7.3 特项讨论(3)再论数据取样率(Sampling rate采样率)114

5.7.5 特项讨论(5)单片与多片微处理机在继电器设计上的比较115

5.7.4 特项讨论(4)再论基波值的计算115

5.7.6 特项讨论(6)数字型与晶体管式及磁电工继电器的比较116

5.7.9 高速继电器输出元件的比较117

5.7.8 特项讨论(8)数字型微处理机测距继电器速度瓶颈的突破117

5.7.7 特项讨论(7)微处理机数字型与微处理机数位型继电器比较117

5.8.1 范例说明(1)模拟式反混叠滤波器118

5.8 范例说明118

6.2 过电流保护及其有关继电器120

6.1 绪言120

第6章 保护系统及其继电器120

6.2.1 过电流延时继电器的特性曲线121

6.2.3 接地故障延时过电流继电器的设定与协调(匹配)125

6.2.2 相间故障延时过电流继电器的设定与协调(匹配)125

6.3.1 方向性过电流继电器的应用126

6.3 方向性过电流保护及其有关继电器126

6.2.4 瞬时过电流保护及其有关继电器126

6.4.1 测距保护继电器简介127

6.4 测距保护及有关继电器127

6.3.2 方向性过电流继电器的设定127

6.4.2 KD型系列测距继电器三相故障测距原理129

6.4.3 KD型系列测距继电器两相故障测距原理130

6.4.4 测距继电器的设定132

6.4.5 单相接地测距继电器133

6.5 差动保护及有关继电器134

6.6 跳脱回落及辅助继电器135

6.7.1 特项讨论(1)过电流继电器方向性元件接点正常闭合的情况136

6.7 特项讨论136

6.8.2 范例说明(2)CO-9与CO-6继电器原协调(匹配)137

6.8.1 范例说明(1)CO-9与DPU2000R继电器的协调(匹配)137

6.7.3 特项讨论(3)高槛AR型辅助继电器的应用137

6.8 范例说明137

6.8.3 范例说明(3)差动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符号138

6.8.4 范例说明(4)跳脱回路的设计139

7.2.1 不接地系统的故障电压140

7.2 不接地系统140

第7章 电力系统接地及其保护方式140

7.1 绪言140

7.2.2 不接地系统的瞬间过电压141

7.2.3 不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监测143

7.3 高电抗接地系统(high reactance grounding)144

7.5.1 低电抗接地系统(low reactance grounding)145

7.5 低阻抗接地系统(low impedance)145

7.4 谐振接地系统(resonant grounding)145

7.6 高电阻接地系统(high resistance grounding)146

7.5.2 低电阻接地系统(low resistance grounding)146

7.7 直接接地系统(solid grounding)147

7.9.2 范例说明(2)低电阻接地方式计算148

7.9.1 范例说明(1)曲折接地变压器故障电流分布148

7.8 特项讨论148

7.8.1 特项讨论(1)讨论图7.2(b)的相量值148

7.8.2 特项讨论(2)中性点电压为V0而非3V0148

7.9 范例说明148

7.9.3 范例说明(3)高电阻接地方式设备的计算(1)150

7.9.4 范例说明(4)高电阻接地方式设备的计算(2)151

8.2 发电机与系统的连接方式153

8.1 绪言153

第8章 发电机保护153

8.3.2 大中型发电机的差动保护154

8.3.1 中小型发电机机组的差动保护154

8.3 发电机绕组相间短路故障的保护154

8.3.5 几种常用的发电机差动继电器156

8.3.4 分相式绕组发电机的差动保护156

8.3.3 △绕组发电机的差动保护156

8.4.1 高阻抗接地保护方式(95%绕组保护方式)158

8.4 发电机绕组接地故障的保护158

8.4.2 高阻抗接地保护方式(100%绕组保护方式之一)160

8.5.1 不对称故障的后备保护161

8.5 发电机组的后备保护(后卫保护)161

8.4.3 高阻抗接地保护方式(100%绕组保护方式之二)161

8.5.2 对称故障的后备保护(1)162

8.5.3 对称故障的后备保护(2)163

8.6.1 发电机失磁状况的发生164

8.6 电机的失磁及其保护164

8.6.2 发电机的容量曲线与其阻抗的关系165

8.6.3 发电机的失磁保护166

8.7.1 有碳刷的机组167

8.7 发电机励磁系统接地保护167

8.8.1 发电机的过电压保护168

8.8 发电机组较常见的异常运转及其对策168

8.7.2 无碳刷的机组168

8.8.4 发电机的超速保护169

8.8.3 发电机电动机运转的保护169

8.8.2 发电机的过负载保护169

8.8.5 发电机低频运转的保护170

8.9.1 特项讨论(1)评论某些错误的观念或叙述171

8.9 特项讨论171

8.8.6 发电机的失步运转171

8.9.2 特项讨论(2)发电机次同步共振及其保护173

8.9.3 特项讨论(3)发电机不平衡电流运转补充说明175

8.9.4 特项讨论(4)不经意操作引起的发电机灾害176

8.10.1 范例说明(1)发电机差动保护计算(1)177

8.10 范例说明177

8.10.2 范例说明(2)发电机差动保护计算(2)178

8.10.4 范例说明(4)工业电厂大型机组典型的保护方式179

8.10.3 范例说明(3)工业电厂中小型机组典型的保护方式179

8.10.5 范例说明(5)单元制机组典型的保护方式180

8.10.8 范例说明(8)发电机失磁保护继电器设定计算(1)181

8.10.7 范例说明(7)发电机不对称故障后备保护继电器计算181

8.10.9 范例说明(9)发电机失磁保护继电器设定计算(2)182

第8章附录 发电机次同步共振的问题183

8.10.10 范例说明(10)Class 1E(1E级)核电厂继电器标准183

9.2.2 修订后的变压器过流保护设定准则C57.109-1985(标置准则C57.109-1985)188

9.2.1 传统式的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及其问题188

第9章 变压器保护188

9.1 绪言188

9.2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188

9.3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193

9.4.1 励磁起始涌流(initial inrush)194

9.4 励磁涌流现象194

9.4.3 共振励磁涌流(sympathetic inrush)195

9.4.2 电压恢复涌流(recovery inrush)195

9.5.1 使用对励磁涌流灵敏度较低的差动继电器196

9.5 常用的变压器差动继电器196

9.5.2 使用具有谐波抑制设计的差动继电器198

9.6 变压器差动继电器保护系统的一般准则203

9.5.3 使用电压监控方式203

9.6.3 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法204

9.6.2 电流互感器分接头值的选择204

9.6.1 继电器型式的选择204

9.6.8 电流匹配偏差率205

9.6.7 电流变比值与继电器分接头的配合205

9.6.4 差动继电器系统接线的核对205

9.6.5 继电器所用分接头的比值205

9.6.6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地点205

9.6.10 使用辅助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原则206

9.6.9 电流互感器特性的校核206

9.7.1 相位校核207

9.7 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核范例207

9.7.2 电流互感器电流比及继电器分接头的选择209

9.8 △侧有零相电流电源的差动保护212

9.7.3 电流互感器特性校核212

9.9 单元制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差动保护213

9.10.1 容量较小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214

9.10 工业地区变压器的保护214

9.10.4 如变压器二次侧接地及有地区电源时215

9.10.3 如变压器二次侧电阻接地215

9.10.2 如变压器二次侧接有地区电源215

9.11 突发压力保护(突压保护)216

9.12.3 特项讨论(3)再论HU-4型继电器的安全度217

9.12.1 特项讨论(1)差动继电器抑制回路的数量(1)217

9.12 特项讨论217

9.12.4 特项讨论(4)继电器高次谐波校验方法的说明218

9.12.6 特项讨论(6)使用7.5%二次谐波的HU差动继电器220

9.12.5 特项讨论(5)RADSB型继电器使用5次谐波抑制方式220

9.12.7 特项讨论(7)突发压力式继电器的应用222

9.13.1 范例说明(1)共感励磁涌流的可能223

9.13 范例说明223

9.13.4 范例说明(4)变压器的差动接线224

9.13.3 范例说明(3)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的相位(2)224

9.13.2 范例说明(2)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的相位(1)224

9.13.5 范例说明(5)TPU差动继电器分接头使用值计算225

9.13.8 范例说明(8)△-Y变压器故障电流分布226

9.13.7 范例说明(7)HU继电器分接头与持续电流的关系226

9.13.6 范例说明(6)TPU型差动继电器与其他继电器在应用上的比较226

第9章附录A 变压器励磁电流计算227

第9章附录B 相角调整器的保护(Protection of Phase Angle Regulators)228

10.2.1 母线保护设计的要点235

10.2 母线保护的设计235

第10章 母线保护235

10.1 绪言235

10.3.1 母线外部故障238

10.3 使用线性耦合器的母线差动保护238

10.2.2 母线保护设计所需资料238

10.3.3 使用线性耦合器母线差动保护的优缺点239

10.5 使用普通过电流继电器的母线差动保护240

10.4 使用多抑制元件可变化率差动保护240

10.5.1 改良式过电流继电器母线差动保护241

10.6.1 高阻抗母线差动继电器的应用242

10.6 高阻抗继电器母线差动保护242

10.6.2 属于继电器设定范围的条件243

10.7 双排母线单断路器附连结断路器的母线保护244

10.6.3 属于高电压问题的条件244

10.8 母线差动区内接有变压器的保护245

10.9.2 特项讨论(2)使用混合变比值的高阻抗差动保护246

10.9.1 特项讨论(1)避雷器在母线差动保护范围内246

10.9 特项讨论246

10.10.2 范例说明(2)高阻抗继电器实例计算247

10.10.1 范例说明(1)LC-1继电器实例计算247

10.10 范例说明247

11.1.1 线路保护的技术250

11.1 绪言250

第11章 一般线路保护250

11.2.1 延时性过电流继电器的应用251

11.2 非方向性过电流保护251

11.2.2 瞬时过电流继电器的应用254

11.2.3 CO-11与电力熔断器256

11.3 方向性过电流保护257

11.3.2 接地故障过电流继电器的方向性元件258

11.3.1 相间短路过电流继电器的方向性元件258

11.3.3 方向性负相序接地过电流继电器的应用259

11.4 过电流继电器的选择260

11.5.1 测距继电器的设定261

11.5 测距继电器的应用261

11.4.1 各型过电流继电器功能261

11.4.2 各型过电流继电器的选择261

11.5.3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位置的影响262

11.5.2 支线电源故障电流的考虑262

11.5.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与测继测电器263

11.5.5 KD系列继电器在应用上的特殊问题264

11.6.1 晶体式固态型测距继电器267

11.6 固态型测距继电器(solid state distance relays)267

11.6.3 数字式微处理机测距继电器269

11.6.2 集成电路式固态型测距继电器269

11.7.2 测量值的选择(参考图11.31)271

11.7.1 单相接地继电器与多相短路继电器的比较(包括过电流及测距)271

11.7 单相接地测距继电器271

11.7.4 SDG型接地测距继电器272

11.7.3 KDXG型电抗式接地继电器272

11.8 单相跳脱保护系统274

11.8.1 单相跳脱对系统稳定度的改善275

11.8.4 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的判定277

11.8.3 单相跳脱保护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项目277

11.8.2 单相跳脱保护系统须考虑的功能277

11.8.6 非全相运转时线路感应电压的处理279

11.8.5 相间继电器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反应及对策279

11.9.1 特项讨论(1)延时过电流继电器设定与协调范例补充说明280

11.9 特项讨论280

11.8.7 非全相运转时对健全相故障的处理280

11.8.8 非全相运转时对重合系统失灵的处理280

11.8.9 需要特殊性的断路器失灵继电器(请参阅第15.8-3节)280

11.10 范例说明281

11.9.3 特项讨论(3)冷载试送涌流(cold load pick-up)281

11.9.2 特项讨论(2)故障电流衰减与发电机阻抗的关系281

11.10.3 范例说明(3)接地故障方向性过电流继电器的应用282

11.10.2 范例说明(2)相间短路方向性过电流继电器的应用(2)282

11.10.4 范例说明(4)过电流继电器协调计算(1)283

11.10.5 范例说明(5)过电流继电器协调计算(2)285

11.10.7 范例说明(7)方向性过电流继电器特性286

11.10.6 范例说明(6)方向性过电流继电器特性的分析286

11.10.9 范例说明(9)测距继电路与过电流继电器的协调(1)287

11.10.8 范例说明(8)测距继电器设定计算287

11.10.13 范例说明(13)几种独特的功能288

11.10.12 范例说明(12)测距继电器与过电流继电器的混合使用(2)288

11.10.10 范例说明(10)测距继电器与过电流继电器的协调(2)288

11.10.11 范例说明(11)测距继电器与过电流继电器的混合使用(1)288

12.1 绪言292

12.3 方向比较闭锁式载波继电保护系统293

12.2.4 按信道种类及系统逻辑的分类293

12.2 载波继电保护系统的分类293

12.2.1 按载波言信道性质的分类293

12.2.2 按故障检测及判断原理的分类293

12.2.3 按继电器设定方式的分类293

12.4 方向比较超范围允许式载波继电保护系统295

12.5 方向比较解锁式载波继电保护系统296

12.8.1 载波跳脱逻辑(pilot trip logic)298

12.8 方向比较范围式载波继电保护系统要点298

12.6 方向比较欠范围允许式载波继电保护系统298

12.7 直接载波传信跳脱方式298

12.8.2 载波发信机的控制逻辑(pilot keying logic)299

12.8.3 内部故障优先跳脱逻辑(internal fault trip preference logic)301

12.8.5 故障电流反向及瞬时闭锁(power reversal TBM)302

12.8.4 延续载波信号逻辑(signal continuation)302

12.8.6 弱电源端子的保护303

12.8.7 三端子线路的保护304

12.10.1 特项讨论(1)超范围的定义305

12.10 特项讨论305

12.9 相位比较式载波继电器系统305

12.10.3 特项讨论(3)载波测距方式的比较306

12.10.2 特项讨论(2)闭锁式及允许式载波继电保护系统的比较306

12.10.4 特项讨论(4)闭锁式载波系统的协调时限问题(coordination)307

12.11.2 范例说明(2)特殊系统情况的考虑(2)308

12.11.1 范例说明(1)特殊系统情况的考虑(1)308

12.11 范例说明308

12.11.3 范例说明(3)特殊系统情况的考虑(3)309

12.11.4 范例说明(4)特殊系统情况的考虑(4)310

12.11.5 范例说明(5)闭锁式载波继电器系统的组件311

13.2 传统式的金属副线继电器系统312

13.1 绪言312

第13章 短线路保护一副线继电器系统312

13.3 金属副线式继电器系统的基本原理313

13.4.4 电站接地网电位升高的问题314

13.4.3 金属副线电缆纵向感应电压的问题314

13.4 金属副线式继电器在应用上的问题314

13.4.1 金属副线的串联电阻问题314

13.4.2 金属副线的并联电容问题314

13.5.2 改善方案(2)315

13.5.1 改善方案(1)315

13.4.5 其他问题315

13.5 近代化的光纤副线继电器系统315

13.6 金属副线的保护316

13.5.3 改善方案(3)316

13.7.2 特项讨论(2)HCB与HCB-1型金属副线继电器317

13.7.1 特项讨论(1)短线路的定义317

13.7 特项讨论317

13.7.3 特项讨论(3)LCB-II型光纤副线继电器318

13.7.5 特项讨论(5)光缆继电器与资讯传递系统(FOCUS)在继电器系统的应用319

13.7.4 特项讨论(4)FCB型光纤副线介面继电器319

13.8.1 范例说明(1)HCB灵敏度的计算321

13.8 范例说明321

13.7.6 其他光纤继电器系统321

13.8.2 范例说明(2)HCB-1灵敏度的计算322

14.2.2 线路并联电抗器的应用324

14.2.1 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324

第14章 超高压及长线路保护324

14.1 绪言324

14.2 特超高压线路继电器应用问题324

14.2.6 操作时的瞬态325

14.2.5 载波机组的容量325

14.2.3 超高压线路不换位的问题325

14.2.4 负载电流的影响325

14.3.3 操作串联电容器引起的谐波326

14.3.2 串联补偿线路故障电压的反极现象326

14.3 串联补偿线路326

14.3.1 串联补偿线路故障电流的反极现象326

14.3.4 串联电容器引起发电机组次同步共振的问题328

14.5 超高压长线路的保护系统329

14.4.2 母线电压互感器、线路电压互感器的选择329

14.4 串联补偿线路测距继电器的应用329

14.4.1 串联补偿线路测距继电器的设定329

14.6.1 单比相位载波继电器系统330

14.6 相位比较式载波继电器系统330

14.5.1 超高压非补偿线路的保护系统330

14.5.2 超高压串联补偿线路的保护系统330

14.6.2 双比相位载波继电器系统331

14.7 MSPC分相电流比较载波继电器系统332

14.7.1 MSPC继电器的电流元件333

14.7.2 MSPC继电器的偏位发信法335

14.7.4 MSPC继电器对故障的反应336

14.7.3 MSPC的跳脱逻辑336

14.9 电荷比较继电器系统(本节内容取材自RFL公司论文)338

14.8 进行波方向性继电器338

14.10 分相操作单相跳脱及选相跳脱339

15.2 远邻后卫保护与本区后卫保护342

15.1 绪言342

第15章 后卫与断路器失灵保护342

15.3 本区后卫保护与断路器失灵保护343

15.4 断路器失灵保护344

15.5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应用345

15.6 传统式的断路器失灵保护方式346

15.7 改良式断路器失灵保护方式347

15.6.2 故障监测元件特性的影响347

15.6.1 安全裕度347

15.8.1 特项讨论(1)断路器不对称开闭问题(breaker pole-disagreement)348

15.8 特项讨论348

15.8.3 特项讨论(3)单相跳脱系统断路器失灵的考虑349

15.8.2 特项讨论(2)特高灵敏度断路器失灵继电器的应用349

15.9.2 范例说明(2)断路器失灵范例分析(2)350

15.9.1 范例说明(1)断路器失灵范例分析(1)350

15.9 范例说明350

15.9.3 范例说明(3)一相断线未接地事故351

16.2.1 电力线载波信道352

16.2 载波信道352

第16章 载波与信道352

16.2.2 音频信道353

第16章附录 光纤信道的特性及其应用354

16.2.5 光纤信道354

16.2.3 微波信道354

16.2.4 金属副线信道354

17.2 静态稳定(steaty-state stability)361

17.1 绪言361

第17章 系统稳定及失步保护361

17.3 瞬态稳定(transient stability)362

17.4.2 系统各点的电流值363

17.4.1 系统各点的电压值363

17.4 系统振荡期间继电器所感受的电气量363

17.5 振荡阻抗与测距继电器的关系364

17.4.3 系统的振荡阻抗364

17.6.3 发电机失磁保护兼作失步监测的可能性365

17.6.2 遮蔽线组的方法365

17.6 监测系统振荡的方法365

17.6.1 同心圆的方法365

17.8.2 KST失步继电器跳脱系统367

17.8.1 KS-3失步继电器闭锁系统367

17.8 几种常用的失步保护系统367

17.8.3 单遮蔽绕组失步继电器系统368

17.8.4 双遮蔽绕组失步继电器系统369

17.9.1 特项讨论1快速气阀操作系统对瞬态稳定度的改善(取材自西屋公司发电机保护研习班资料)370

17.9 特项讨论370

17.8.5 棱镜绕组失步继电器跳脱系统370

17.10.2 范例说明(2)瞬态稳定极限计算372

17.10.1 范例说明(1)实例计算瞬态稳定极限372

17.10 范例说明372

17.10.4 范例说明(4)实例计算系统振荡时测距继电器的反应373

17.10.3 范例说明(3)计算系统振荡时过电流继电器的反应373

17.10.5 范例说明(5)计算失步继电器的标置值374

18.2.3 去游离时间375

18.2.2 选择性自动重合375

第18章 自动重合与同步375

18.1 绪言375

18.2 选用自动重合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375

18.2.1 自动重合次数的选择375

18.2.6 瞬时跳脱控制376

18.2.5 线路与母线有电压无电压的检验376

18.2.4 同步检验376

18.2.9 重合控制回路及其他377

18.2.8 暂停控制(inhibit control)377

18.2.7 中间闭锁377

18.4 同步检验继电器378

18.3 使用快速重合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378

18.5.1 机电式重合一次继电器379

18.5 自动重合继电器379

18.5.2 晶体式重合一次继电器380

18.6.1 特项讨论(1)评论某些错误的观念或叙述381

18.6 特项讨论381

18.5.3 重合多次继电路381

18.6.2 特项讨论(2)非传统式同步检定方法382

18.6.3 特项讨论(3)自动重合应用实例要点383

18.7.1 范例说明(1)重合所需最短的电弧支游离时间384

18.7 范例说明384

18.6.4 特项讨论(4)关于自由跳脱(trip free)控制回路的说明384

18.7.2 范例说明(2)自动重合规范实例385

19.3 感应电动机的过负载保护388

19.2 感应电动机的过热容量曲线388

第19章 电动机保护388

19.1 绪言388

19.4 感应电动机的锁轴保护390

19.6 感应电动机接地故障的保护391

19.5 感应电动机相间短路故障的保护391

19.7 感应电动机低电压、非全相及逆相运转的保护392

19.8.1 范例说明(1)电动机电源一次侧熔断器烧断的情况394

19.8 范例说明394

19.8.3 范例说明(3)电动机电源二次侧熔断器烧断的情况395

19.8.2 范例说明(2)图解法计算范例(1)的故障电流395

19.8.4 范例说明(4)图解法计算范例(3)的故障电流396

19.8.7 范例说明(7)计算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常数397

19.8.6 范例说明(6)CM与COQ型继电器在应用上的比较397

19.8.5 范例说明(5)电源中点接地的考虑397

20.2 静电感应电压399

20.1 绪言399

第20章 瞬态电涌399

20.4 瞬态电压的分类400

20.3 电磁感应电压400

20.6 起源于低压系统的瞬态现象401

20.5 起源于高压系统的瞬态现象401

20.7 抑制瞬态电压的对策402

21.2 继电器设计技术的演进及其影响404

21.1 绪言404

第21章 继电器应用技术的演进及走向404

21.2.3 未来继电器的顺应性405

21.2.2 应用上的亲和度及维护周期405

21.2.1 设计系统化及多功能化405

21.3.1 电力系统资讯通道的需求406

21.3 电力系统资讯通道及其设计的新观念406

21.3.2 光缆继电器与资讯传递系统(FOCUS)407

21.3.3 FOCUS在电力系统的应用408

21.3.4 FOCUS系统的应用实例409

21.4.1 模拟型动模410

21.4 个人电脑与继电器检测410

21.4.3 PC用EMTP软件411

21.4.2 电磁瞬态程序动模411

21.5 个人电脑与继电器应用412

第21章附录 西层公司及ABB公司继电器百年来重要演进里程名词对照表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