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工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文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4198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属工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1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1
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
一、强度1
二、刚度2
三、塑性2
四、硬度3
五、冲击韧性5
六、疲劳强度6
1-2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6
一、物理性能6
二、化学性能6
三、工艺性能6
复习思考题7
第二章 铁碳合金相图8
2-1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8
一、晶体与晶格8
二、晶面与晶向10
三、多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12
四、金属的结晶与铸锭13
2-2 合金的结构及二元合金相图16
一、合金中的相16
二、二元合金相图18
2-3 铁碳合金相图23
一、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23
二、铁碳合金相图分析24
三、铁碳合金分类29
四、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0
五、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31
复习思考题32
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33
3-1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33
一、钢在加热时的转变33
二、钢在冷却时的转变36
3-2 钢的普通热处理43
一、钢的退火43
二、钢的正火44
三、钢的淬火与回火45
3-3 钢的表面热处理51
一、表面淬火51
二、化学热处理52
复习思考题56
第四章 钢铁材料57
4-1 钢的质量、分类及钢材的品种57
一、钢中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57
二、钢中的气体与夹杂物的影响58
三、钢的质量等级58
四、钢的分类58
五、钢材的品种59
4-2 碳钢59
一、碳素结构钢59
二、优质碳素结构钢61
三、碳素工具钢64
4-3 合金钢65
一、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65
二、常用合金钢68
4-4 铸铁77
一、灰铸铁79
二、高强度灰铸铁84
三、特殊性能铸铁87
4-5 铸钢91
一、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91
二、铸造合金钢91
复习思考题92
第五章 其它工程材料简介93
5-1 有色金属93
一、铝及铝合金93
二、铜及铜合金95
三、滑动轴承合金98
5-2 粉末冶金材料99
一、粉末冶金工艺简介100
二、粉水冶金的应用100
三、硬质合金100
5-3 工程塑料101
一、概述101
二、工程塑料的选用102
三、工程塑料制品的选材102
四、工程塑料的加工方法103
复习思考题103
第二篇 毛坯生产104
第六章 铸造104
6-1 砂型铸造基本工艺104
一、造型材料104
二、造型方法选用106
6-2 特种铸造115
一、熔模铸造116
二、金属型铸造117
三、压力铸造119
四、离心铸造120
五、低压铸造121
六、陶瓷型铸造122
七、连续铸造123
八、铸造方法的选择123
6-3 合金的铸造性能124
一、合金的流动性124
二、合金的收缩126
三、铸件的铸造内应力,变形与裂纹130
6-4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133
一、铸铁件的生产133
二、铸钢件的生产136
三、铝及铜合金铸件的生产137
6-5 砂型铸造工艺设计139
一、设计依据139
二、设计内容和程序140
三、铸造工艺图的绘制140
四、综合分析举例145
6-6 铸件结构设计147
一、铸件结构工艺性的概念147
二、铸件结构与砂型铸造工艺关系147
三、铸件结构与铸造方法的关系150
四、铸件结构与合金铸造性能的关系153
复习思考题157
第七章 金属塑性成形161
7-1 金属的塑性变形163
一、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163
二、塑性变形后金属的组织和性能165
三、冷变形和热变形166
四、金属的可锻性166
7-2 锻造工艺168
一、自由锻168
二、模锻174
三、胎模锻180
四、其他模锻设备上模锻182
7-3 板料冲压188
一、冲压加工特点188
二、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189
三、冲模196
7-4 锻造及冲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97
一、自由锻件结构工艺性197
二、模锻件结构工艺性197
三、冲压件结构工艺性199
7-5 塑性成形新工艺简介203
一、精密模锻203
二、精密冲裁203
三、零件的轧制204
四、超塑性成形205
五、挤压207
复习思考题207
第八章 焊接212
8-1 概述212
一、焊接的实质212
二、焊接方法分类212
三、焊接的特点212
四、焊接的应用213
8-2 电弧焊214
一、焊接电弧214
二、手弧焊的焊接过程215
三、电弧焊的冶金特点215
四、焊条216
五、埋弧自动焊220
六、气体保护焊223
8-3 其它常用焊接方法225
一、电渣焊225
二、等离子弧焊与切割226
三、真空电子束焊227
四、激光焊228
五、电阻焊229
六、摩擦焊231
七、钎焊232
8-4 焊接质量分析233
一、焊接接头的金属组织和性能233
二、焊接接头的主要缺陷235
三、焊接应力与变形237
8-5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240
一、金属材料的焊接性240
二、碳钢的焊接242
三、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243
四、铸铁的补焊244
五、铝、铜及其合金的焊接245
8-6 焊接结构设计246
一、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246
二、焊接方法的选择247
三、焊缝的布置247
四、焊接接头的设计251
五、焊接结构工艺设计举例252
复习思考题253
第九章 毛坯的选择256
9-1 毛坯的种类及其特点256
一、铸件256
二、塑性成形件257
三、焊接件258
四、型材258
9-2 材料与毛坯选择的一般原则258
一、零件的使用性能258
二、零件的外形尺寸特点259
三、零件的生产批量259
四、材料的价格259
9-3 典型零件毛坯的选择259
一、齿轮类零件材料及毛坯的选择259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及毛坯的选择259
三、箱体类零件的材料及毛坯的选择259
复习思考题260
第三篇 金属切削加工261
第十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261
10-1 金属切削加工概述261
一、金属切削加工的实质和分类261
二、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概念261
10-2 切削运动及刀具265
一、切削运动265
二、切削加工中工件上的表面及切削要素265
三、刀具267
10-3 金属的切削过程272
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切屑的种类272
二、积屑瘤274
三、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和冷硬现象275
四、切削力和切削功率275
五、切削热和切削温度278
六、刀具的磨损及耐用度280
七、生产率和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及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282
复习思考题286
第十一章 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287
11-1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编号287
一、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287
二、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简介287
11-2 金属切削机床的运动和传动290
一、金属切削机床的运动290
二、金属切削机床的传动290
11-3 高效机床及自动线294
一、自动机床和半自动机床294
二、组合机床294
三、组合机床自动线295
11-4 数控机床简介296
一、普通数控机床296
二、自动换刀数控机床299
三、“适应性”数控机床299
四、机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299
复习思考题299
第十二章 各种表面的加工方法301
12-1 外圆表面的加工301
一、外圆表面的技术要求301
二、轴类零件的安装301
三、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特点302
四、外圆表面加工方法的选用309
12-2 内圆表面的加工310
一、孔的技术要求310
二、内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特点311
三、内圆表面加工方法的选用320
12-3 平面的加工321
一、平面的技术要求321
二、平面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特点322
三、平面加工方法的选用326
12-4 圆锥面及成形面的加工327
一、圆锥面的加工327
二、成形面的加工330
12-5 螺纹的加工332
一、螺纹的加工方法332
二、螺纹加工方法的选用334
12-6 齿轮齿形的加工335
一、圆柱齿轮的技术要求335
二、齿轮齿形的加工336
三、齿轮齿形的精加工339
四、齿形加工方法的选用340
12-7 特种加工340
一、电火花加工340
二、电解加工341
三、超声波加工343
四、激光加工343
复习思考题344
第十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347
13-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347
一、基本概念347
二、工件的安装348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350
四、加工余量及其确定353
五、工艺路线的拟定354
六、工艺文件356
七、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357
13-2 夹具简介368
一、机床夹具的分类368
二、夹具的结构368
复习思考题370
第十四章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373
14-1 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概念373
14-2 切削加工零件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实例374
一、便于安装374
二、尽量减少安装次数374
三、减少机床调整次数375
四、减少刀具的种类375
五、应能使用标准刀具376
六、便于加工时的进刀和退刀377
七、减少切削加工量377
八、尽量避免内表面的加工379
九、零件应有足够的刚度379
十、合理制定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380
复习思考题380
附录382
参考文献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