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带IP 数据 和视频接入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毕厚杰,汪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528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宽带IP 数据 和视频接入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宽带IP(数据)接人技术3
第1章 概述3
1.1 宽带IP网络3
1.1.1 通信网的变化3
1.1.2 MPLS协议4
1.1.3 非面向连接5
1.1.4 服务质量6
1.1.5 电信级IP网6
1.2 电信IP网的框架6
1.2.1 IP网络的体系结构7
1.2.2 IP网络的应用模型7
1.2.3 IP网络的系统模型7
1.2.4 IP网络的技术模型9
1.3 IP接入网的定义及参考模型9
1.5.1 宽带综合接入系统10
1.5 基于IP的综合接入系统10
1.4.2 ISP的链路层协议10
1.4.1 IP用户端的链路层协议10
1.4 IP用户终端和ISP的链路层协议10
1.5.2 宽带接入服务器12
1.6 接入网的网络管理14
1.6.1 电信管理网的基本知识14
1.6.2 宽带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管系统15
第2章 有线IP宽带接入18
2.1 光纤IP接入技术18
2.1.1 光纤接入网概述18
2.1.2 无源光网络(PON)23
2.1.3 SDH在光接入网中的应用29
2.1.4 IP over SDH30
2.1.5 IP over DWDM光接入网30
2.1.6 光纤到户33
2.2 电话线IP接入技术34
2.2.1 xDSL技术及市场分析34
2.2.2 ADSL技术36
2.2.3 HDSL和HSDL251
2.2.4 VDSL53
2.2.5 RADIUS协议62
2.2.6 Home PNA65
2.3 有线电视网IP接入技术68
2.3.1 CATV网的技术发展趋势68
2.3.2 数字化CATV网71
2.3.3 条件接收84
2.3.4 HFC网的IP传输标准与接入技术86
2.3.5 CATV的IP宽带接入设备88
2.3.6 CATV网的宽带综合应用业务91
2.4 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技术94
2.4.1 以太网接入的背景94
2.4.2 TCP/IP协议95
2.4.3 局域网原理100
2.4.4 以太网802.3101
2.4.5 局域网交换机102
2.4.6 IEEE 802.12104
2.4.7 吉比特(千兆位)以太网105
2.4.8 下一代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106
2.4.9 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108
第3章 无线宽带IP接入113
3.1 概述113
3.1.1 IP化113
3.1.2 宽带化114
3.1.3 无线化114
3.1.4 无线互联:一个全新的产业114
3.1.5 无线宽带IP接入115
3.2 LMDS115
3.2.1 构成115
3.2.2 LMDS的优势116
3.2.3 LMDS的缺点117
3.2.4 IEEE 802.16.1(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标准)117
3.2.6 LMDS的宽带无线IP接入120
3.2.5 LMDS在我国的发展状况120
3.2.7 MMDS125
3.3 3~5 GHz无线固定接入系统125
3.3.1 5 GHz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一个优选频段125
3.3.2 5 GHz宽带无线接入方案126
3.3.3 5 GHz无线接入的几项关键技术127
3.3.4 CB-ACCESS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28
3.3.5 低于3 GHz或3 GHz左右的BWA130
3.4 无线局域网139
2.4.1 Hiper LAN/2的特点139
2.4.2 系统的构成139
2.4.3 IEEE 802.11141
3.5 移动IP技术143
3.5.1 问题的发生143
3.5.2 移动IP原理143
3.6.1 概述145
3.6 无线ATM145
3.6.2 无线ATM网络146
3.6.3 无线ATM网络协议147
3.6.4 无线ATM发展现状149
3.7 蓝牙无线接人150
3.7.1 什么是蓝牙技术150
3.7.2 蓝牙的协议结构150
3.7.3 几种相关技术比较152
3.8.2 宽带SATCOM系统153
3.8 宽带卫星IP接人153
3.8.1 概述153
3.8.3 几项关键技术154
3.8.4 弯管道卫星中继和空中交换155
3.8.5 全处理卫星156
3.8.6 业务使能平台157
3.8.7 结论158
4.1.1 单位带宽成本大大下降161
4.1 视讯业务的市场161
第二部分 视频接人技术161
第4章 积极发展视频通信161
4.1.2 视讯业务正在蓬勃发展162
4.2 视觉信息的特点165
4.3 通信网络的现在和未来166
4.3.1 IT的倍速升级规律166
4.3.2 我国面临的挑战167
4.3.3 视频业务的价值168
4.3.4 视频和多媒体运营应解决的问题168
4.4 通信网络的一网两制168
4.4.1 ITU的战略挫折168
4.4.2 IP的优缺点169
4.4.3 IP网络的进一步探讨170
4.4.4 包交换(IP交换)和电路交换的比较171
4.4.5 一网两制问题172
5.1 通播网及其特性173
5.1.1 全程全网173
第5章 通播网173
5.1.2 完善的认证174
5.1.3 播的信息传递观念176
5.1.4 业务中心方式178
5.1.5 分离178
5.1.6 倍速升级的发展模式178
5.2 网络控制技术179
5.2.1 机器码阶段179
5.2.2 汇编码阶段180
5.2.3 需求描述语言181
5.2.4 网络控制技术的历史性182
5.3 一种支持播的网络解决方案183
5.3.1 视讯业务的大规模应用需要解决的课题183
5.3.2 DMSN技术184
5.3.3 M2CAST技术185
5.3.4 S2CAST技术185
5.3.5 S2M2CAST技术186
5.3.6 IP流中继技术186
参考文献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