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703665.jpg)
- 董少谋主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2857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31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导论2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2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学2
第二节 民事诉讼5
第三节 中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1
第二章 民事诉讼目的16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概述16
第二节 民事诉讼目的学说18
第三章 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23
第一节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一般理论23
第二节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独立性27
第三节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内容29
第四章 民事诉讼模式37
第一节 民事诉讼模式概述37
第二节 民事诉讼模式基本类型38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与完善41
第五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44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44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52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事实58
第六章 诉权与诉62
第一节 诉权62
第二节 诉70
第三节 诉的要素72
第四节 诉的种类74
第五节 反诉77
第六节 诉的合并与分离78
第二编 总则论82
第七章 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任务和适用范围82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82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83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87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90
第八章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94
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94
第二节 共有原则97
第三节 特有原则105
第四节 其他基本原则115
第九章 主管和管辖120
第一节 民事案件的主管120
第二节 管辖概述123
第三节 级别管辖126
第四节 地域管辖130
第五节 裁定管辖140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144
第十章 期间、送达146
第一节 期间146
第二节 送达151
第十一章 诉讼中的调解157
第一节 诉讼中调解概述157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161
第三节 诉讼中调解的程序163
第四节 调解书及其效力164
第五节 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66
第十二章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169
第一节 财产保全169
第二节 先予执行177
第十三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183
第一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概述183
第二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种类187
第三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192
第十四章 诉讼费用198
第一节 诉讼费用概述198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种类及其收取标准202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预交和管理205
第四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和缓交、减交、免交207
第三编 主体论212
第十五章 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212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中的人民法院212
第二节 审判组织222
第三节 回避制度227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231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概述231
第二节 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监督236
第三节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241
第十七章 诉讼当事人概论249
第一节 当事人的概念和特征249
第二节 当事人能力与正当当事人253
第三节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及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262
第十八章 诉讼当事人分论265
第一节 原告、被告265
第二节 共同诉讼人269
第三节 诉讼代表人277
第四节 诉讼中的第三人284
第十九章 诉讼代理人292
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292
第二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295
第三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298
第二十章 其他诉讼参与人301
第一节 证人301
第二节 鉴定人303
第三节 翻译人员306
第四节 勘验人307
第五节 专家辅助人、协助执行人310
第四编 证据论314
第二十一章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314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及特征314
第二节 证据制度与证据规则323
第二十二章 证据的分类和种类330
第一节 证据的分类330
第二节 证据的种类333
第二十三章 证明对象与举证责任343
第一节 证明对象343
第二节 举证责任345
第二十四章 证据的调查、收集、审查、判断及认定351
第一节 证据的调查、收集与提供351
第二节 证据的审查、判断357
第五编 诉讼程序论362
第二十五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362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概述362
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364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371
第四节 开庭审理373
第五节 对诉讼中特殊情况的处理378
第二十六章 简易程序385
第一节 简易程序概述385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387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程序特点389
第二十七章 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395
第一节 民事判决395
第二节 民事裁定400
第三节 民事决定405
第二十八章 民事判决既判力407
第一节 既判力概述407
第二节 既判力的界限410
第二十九章 第二审程序415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415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417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423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426
第三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430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430
第二节 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的再审432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提起的抗诉435
第四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438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裁判442
第六编 非讼程序论446
第三十一章 特别程序446
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446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审理程序449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审理程序451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审理程序457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审理程序459
第三十二章 督促程序462
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462
第二节 支付令的申请和受理466
第三节 支付令的发出和效力470
第四节 支付令的异议与督促程序终结471
第三十三章 公示催告程序474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474
第二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478
第三节 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程序482
第四节 除权判决与救济484
第七编 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民事诉讼制度论第三十四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事诉讼制度488
第一节 香港民事诉讼制度的渊源488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设置与管辖493
第三节 香港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499
第四节 香港的民事诉讼程序502
第三十五章 澳门特别行政区民事诉讼制度508
第一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508
第二节 澳门民事诉讼法的渊源和体例511
第三节 澳门民事诉讼的原则和类型512
第四节 澳门民事诉讼的当事人516
第五节 澳门民事诉讼的管辖519
第六节 澳门民事诉讼的程序521
第三十六章 台湾地区民事诉讼制度530
第一节 管辖532
第二节 当事人540
第三节 证据555
第四节 第一审程序564
第五节 上诉审程序573
第六节 再审程序579
第七节 保全程序583
第八节 特别程序586
第八编 涉港澳、涉台民事诉讼程序论594
第三十七章 涉港澳民事诉讼程序594
第一节 涉港澳民事诉讼程序概述594
第二节 审理涉港澳民事案件的制度598
第三节 涉港澳民事案件的证据、审理和执行601
第四节 涉港澳民商事司法文书的送达606
第三十八章 涉台民事诉讼程序610
第一节 涉台民事诉讼程序概述610
第二节 涉台民事案件的审理和执行612
第三节 台湾地区民事判决、调解的认可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