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证明责任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证明责任问题
  • (德)普维庭(Hanns Prütting)著;吴越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6360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研究-德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证明责任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证明责任理论的现状1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范围与任务3

第一编 证明责任基础7

第一部 证明责任的概念与种类7

第二章 证明责任的概念9

第一节 概论9

第二节 主观与客观的证明责任10

第三节 抽象与具体的证明责任13

第四节 本证证明责任与反证证明责任20

第三章 客观证明责任21

第一节 真伪不明的概念21

第二节 客观证明责任的功能25

第三节 客观证明责任的方法论作用26

第四节 客观证明责任发生作用的时间点28

第五节 客观证明责任的分配29

第六节 客观证明责任分配及其转换30

第七节 关于客观证明责任的结论33

第四章 主观证明责任35

第一节 主观抽象的证明责任35

第二节 主观具体的证明责任43

第五章 诉讼体系中的证明责任44

第一节 证明责任仅仅是诉讼上的负担吗?44

第二节 客观证明责任与双方当事人原则51

第三节 客观证明责任的必要性及其后果59

第二部 相关现象63

第六章 主张责任65

第一节 概念的内涵65

第二节 主张责任基础67

第三节 主张责任的分配68

第四节 主张责任与探知主义原则70

第七章 证明责任与推定72

第一节 法律推定的本质与种类72

第二节 法律推定对法官裁判的影响74

第三节 所谓“事实”推定75

第八章 证明尺度与证明评价86

第一节 证明责任与证明评价86

第二节 证明尺度理论之现状88

第三节 证明责任与证明尺度96

第四节 优势原则与德国法上的法定证明尺度105

第五节 证明尺度不可改变吗?123

第六节 结论129

第九章 证明责任与表见证明132

第一节 公认的前提和未知问题134

第二节 关于表见证明本质的各种观点134

第三节 “表见证明”是证明责任吗?137

第四节 表见证明是实体法吗?139

第五节 表见证明的本质141

第六节 结论154

第三部 证明责任判决理论155

第十章 问题的提出157

第一节 导论157

第二节 真伪不明条件下的法律适用模式159

第三节 法理学上的基本理论162

第十一章 通往克服真伪不明的道路168

第一节 完全排除真伪不明168

第二节 搁置判决173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特别安排183

第四节 替代办法189

第五节 通过不适用法律规范来判决200

第六节 结论208

第十二章 通过证明责任规范来判决?209

第一节 有待否定的关于证明责任规范内容的学说210

第二节 莱波尔特的特别规范说212

第三节 穆兹拉克的消极规则说216

第四节 罗森贝克和施瓦布的观点221

第十三章 对方法问题的阐述226

第一节 证明责任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226

第二节 不借助规范对真伪不明的克服229

第三节 方法论对证明责任内容的影响和小结235

第十四章 题外话:证明责任规范的法本质240

第一节 问题的现状240

第二节 自己的结论242

第二编 证明责任的分配——以劳动法为研究中心245

第四部 实质性原则与证明责任分配245

第十五章 概论与按照法官自由裁量分配证明责任247

第一节 导论247

第二节 按照法官裁量分配证明责任250

第三节 结论261

第十六章 按照盖然性分配客观证明责任262

第一节 导论262

第二节 具体盖然性作为证明责任原则263

第三节 抽象盖然性作为证明责任原则268

第四节 瓦亨多夫的学说282

第五节 结论288

第十七章 按照危险领域分配客观证明责任289

第一节 学术研究的现状290

第二节 危险领域说的难题295

第三节 危险领域说可否作为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规则?303

第四节 结论309

第十八章 按照数个原则分配客观证明责任311

第一节 对各种学说的描述311

第二节 评价316

第三节 结论329

第十九章 按照原则分配证明责任的其他途径331

第一节 依据身份衡量分配证明责任331

第二节 按照进攻者原则分配证明责任338

第三节 按照危险增加分配证明责任340

第四节 早期的证明责任学说342

第二十章 结论和证明责任分配的实质性依据344

第一节 迄今研究的总结344

第二节 证明责任分配的实质性依据347

第三节 结论356

第五部 按照法律分配客观证明责任359

第二十一章 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规则361

第一节 民事法上基本规则的内容362

第二节 基本规则的规范属性和适用范围380

第三节 结论383

第二十二章 基本规则的例外385

第一节 问题385

第二节 立法者的几种选择386

第三节 特别规则的共同基础389

第四节 在劳动法上的运用?394

第二十三章 劳动法文义的疑难问题396

第一节 对劳动法规范的指责396

第二节 立法者背离基本规则的几种可能性398

第三节 对法律明定的证明责任规范的适用400

第四节 法律明定的证明责任规范的功能404

第五节 以规则构造为基础的证明责任规范的运用414

第二十四章 劳动法部分条文的证明责任特征423

第一节 围绕联邦休假法第6条第1款的论战424

第二节 继续支付工资法第1条第1款第1项的规则427

第三节 企业劳资基本法第118条第1款对证明责任的分配436

第四节 结论447

第二十五章 对劳动法其他证明责任问题的检验448

第一节 解雇保护法第1条第3款第2句448

第二节 解雇保护法第23条第1款第2项450

第三节 1972年企业劳资基本法第99条453

第四节 关于劳动法上平等对待的证明责任461

第五节 民法典第618条的证明责任分配469

第六节 题外话:新的交易一般条件法的证明责任规则476

第二十六章 关于劳动法中证明责任分配的结论483

第二十七章 对最重要结论的总结485

第一节 按照修正规范说分配证明责任485

第二节 按照众多的原则分配证明责任486

第三节 劳动法规范的重要结论487

第四节 基础问题488

第五节 证明责任与相关现象的关系489

参考文献490

引用法律条文目录529

德汉对照词条索引542

德国法学文献中的常见缩略词568

汉斯·普维庭教授发表过的学术研究成果572

汉斯·普维庭教授简历575

译后记5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