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物权法研究-以土地关系为研究视角 以土地关系为研究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物权法研究-以土地关系为研究视角 以土地关系为研究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35303.jpg)
- 柴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823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物权法研究-以土地关系为研究视角 以土地关系为研究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民法”1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有无“民法”2
一、中国古代有民法的观点2
二、中国古代无民法的观点6
(一)追寻西方民法思想产生的背景8
(二)论证古代中国无西方民法思想生存的环境10
第二节 有关中国古代民法的研究成果14
一、近现代有关民法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点校15
二、近现代有关民法发展的著述16
(一)民国时期的著述论文16
(二)当代学者的相关著述论文20
第三节 中国古代“物权法”存在的思想基础22
一、儒家“信”“诚”思想与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23
(一)诚实信用原则在西方民法中的发展25
(二)儒家“信”“诚”思想27
二、儒家义利观与“诚实信用原则”35
第二章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41
第一节 国家土地所有权43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形成43
(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44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土地王有制47
二、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演变52
(一)秦汉时期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保护53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所有权的复杂化和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强化56
(三)隋唐前期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延续60
(四)宋代强调对公田的管理,防止其私有化63
(五)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特点的辽金元土地国有权68
(六)相对弱化的明清土地国有权76
第二节 私有土地所有权80
一、私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80
(一)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破坏与土地私有权的过渡81
(二)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83
二、私有土地所有权的演变85
(一)三国两晋时期大土地私有权的极度膨胀与法律限制85
(二)唐中后期开始——私有土地所有权占据主导地位93
(三)宋代渐趋完备的土地私有权机制104
(四)辽金元时期贵族私人土地所有权的扩大110
(五)明清时期土地私有权更加明晰120
第三章 中国古代他物权的典型——永佃权131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永佃权的演变133
一、宋代的永佃权134
(一)租佃制的种类——官田租佃制与私田租佃制135
(二)地租的形态137
(三)铲佃与永佃权145
(四)租佃关系的多层次化——“二地主”的出现148
二、明清时期的永佃权154
(一)“一田二主”或“一田三主”的盛行155
(二)主佃的权利义务关系159
(三)永佃权的社会经济意义165
(四)永佃权引发的诉讼——主佃关系的紧张175
第二节 中西方“永佃权”之融合183
一、西方永佃权的起源及内涵184
二、中西永佃权的融合188
(一)近代“永佃权”的模仿性189
(二)近代“永佃权”的本土因素190
(三)近代“永佃权”的中西融合性195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中西之永佃权197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198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201
(三)关于土地承经营权流转的问题203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典权及现代物权法的制定209
第一节 典权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209
一、中国古代立法与实践中的典权210
(一)中国古代典权的起源210
(二)典权的萌芽——唐代初期211
(三)两宋时期的典权制度214
(四)明清时期的典权制度220
二、追寻典权在中国古代盛行的思想根源226
(一)以家为本位的传统伦理观念226
(二)儒家“均平”思想的体现229
第二节 典权与现代物权法的制定232
一、近代典权制度233
(一)近代立法层面的典权制度233
(二)近代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典236
二、典权的主要内容240
(一)典权的含义和性质240
(二)典权与邻近类似权利的区别244
三、我国《物权法》是否保留典权的争论247
(一)肯定说247
(二)否定说249
(三)我国《物权法》的选择250
第五章 中国古代土地买卖法律254
第一节 历代土地买卖法律概况255
一、秦汉时期的土地买卖法律状况255
二、隋唐时期的土地买卖法律状况258
(一)土地买卖的状况258
(二)土地交易的法律要件262
三、宋元时期的土地买卖法律状况265
(一)宋代土地交易的法律程序要件266
(二)宋代土地交易的法律实质要件273
(三)元代土地交易的法律要件281
四、明清时期的土地买卖法律状况284
(一)法定土地交易要件285
(二)实践中土地交易的变通、灵活性290
第二节 古代土地交易的本土法律要件——“先问亲邻”295
一、“先问亲邻”的产生与演变296
(一)民间田土交易中出现“先问亲邻”——唐代中后期297
(二)法典层面出现“先问亲邻”制度——五代后周299
(三)“先问亲邻”的兴盛——宋元时期301
(四)“先问亲邻”蜕化为民间习惯——明清时期306
二、“先问亲邻”制度背后的根源311
(一)产生于宗法农业社会的必然要求311
(二)频繁的土地交易是其兴盛的根源313
(三)再次蜕变为民间习惯的原因316
三、“先问亲邻”的法理分析319
(一)与现代民法优先购买权有相同的社会价值追求320
(二)与现代民法亲邻权的设立有相似的理论基础322
参考文献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