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 WILDFIRE 3.0模具设计标准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RO/E WILDFIRE 3.0模具设计标准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736226.jpg)
- 谢颖,顾晔主编;李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1264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 3.0-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 WILDFIRE 3.0模具设计标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Pro/ENGINEER Wildfire 3.0零件设计基础第1章 Pro/ENGINEER应用基础3
1.1 Pro/ENGINEER简介3
1.2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安装3
1.2.1 系统配置要求3
1.2.2 环境变量及虚拟内存的设置4
1.2.3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安装5
1.3 Pro/E Wildfire 3.0中文版工作界面10
1.3.1 基本界面10
1.3.2 定制用户界面12
1.4 菜单栏12
1.4.1 文件12
1.4.2 窗口14
1.5 工具栏14
1.6 鼠标的使用15
1.7 简单实例快速入门16
1.7.1 创建新对象16
1.7.2 绘制草图16
1.7.3 设置尺寸19
1.7.4 建立3D图形19
第2章 草图绘制21
2.1 草绘工作界面简介21
2.1.1 进入草绘环境21
2.1.2 熟悉草绘界面22
2.2 基本图元的绘制23
2.3 编辑草图24
2.3.1 基本编辑操作24
2.3.2 复制25
2.3.3 修剪26
2.3.4 图元约束26
2.3.5 尺寸标注28
2.3.6 尺寸修改29
2.4 综合实例30
习题32
第3章 零件建模常用特征34
3.1 基础知识34
3.2 零件建模的基本实体特征34
3.2.1 拉伸34
3.2.2 旋转40
3.2.3 扫描43
3.2.4 混合50
3.3 基准特征58
3.3.1 基准平面58
3.3.2 基准轴61
3.3.3 基准点62
3.3.4 基准坐标系66
3.3.5 基准曲线67
3.4 零件建模的其他实体特征68
3.4.1 孔68
3.4.2 倒圆角74
3.4.3 倒角77
3.4.4 抽壳80
3.4.5 筋82
3.4.6 拔模84
3.5 视图定向与模型颜色的设置88
3.5.1 视图定向88
3.5.2 模型颜色的设置90
3.6 图层92
3.6.1 图层的创建与删除92
3.6.2 图层的隐藏与显示93
3.7 环境设置93
3.7.1 单位设置93
3.7.2 配置设置94
习题94
第4章 特征的操作96
4.1 特征的修改96
4.1.1 特征的隐含、恢复与删除96
4.1.2 尺寸的修改98
4.1.3 特征的重定义99
4.2 特征的编辑99
4.2.1 特征的复制99
4.2.2 特征的阵列103
4.3 设计变更108
4.3.1 重新排序108
4.3.2 插入新特征109
习题110
第5章 建立组件112
5.1 模型装配对话框112
5.2 装配约束类型114
5.3 移动元件117
5.4零件装配117
5.4.1 装配操作117
5.4.2 修改装配体和元件118
5.5 爆炸图124
习题125
第6章 创建二维工程图126
6.1 概述126
6.1.1 进入绘图模式126
6.1.2 工程图的视图建立原理126
6.2 无模板方式建立工程图127
6.2.1 打开零件模型127
6.2.2 进入绘图模式127
6.2.3 创建视图127
6.3 视图调整128
6.4 创建剖视图、局部放大图和向视图129
6.4.1 创建剖视图129
6.4.2 创建局部放大图130
6.4.3 创建向视图131
6.5 将文件输出至AutoCAD131
习题132
第7章 曲面造型入门134
7.1 曲面造型概述134
7.2 创建曲面134
7.2.1 曲面网格显示134
7.2.2 创建平整曲面——填充特征135
7.2.3 创建拉伸曲面136
7.2.4 创建旋转曲面137
7.2.5 创建扫描曲面138
7.2.6 创建边界曲面139
7.2.7 偏移曲面144
7.2.8 复制曲面146
7.3 曲面的修剪148
7.3.1 基本形式的曲面修剪149
7.3.2 用面组或曲线修剪面组150
7.3.3 用【顶点倒圆角】选项修剪面组151
7.4 薄曲面的修剪152
7.5 曲面的操作152
7.5.1 曲面的合并152
7.5.2 曲面的延拓153
7.6 将曲面面组转化为实体或实体表面155
7.6.1 使用【实体化】选项创建实体155
7.6.2 使用面组【替换】创建实体156
7.6.3 使用【加厚】创建实体157
7.7 曲面综合范例——皮靴鞋面158
习题164
第二篇 Pro/ENGINEER Wildfire 3.0模具设计第8章 Pro/E模具设计基础167
8.1 塑料模具简介167
8.1.1 典型塑料模具结构167
8.1.2 模架169
8.2 Pro/ENGINEER Wildfire 3.0模具设计模块简介171
8.2.1 启动模具设计171
8.2.2 主要菜单介绍171
8.2.3 主要工具介绍174
8.2.4 【模具遮蔽】对话框175
8.3 Pro/ENGINEER Wildfire 3.0模具设计工作流程176
8.3.1 建立模具模型及加载零件参照模型176
8.3.2 设置模具收缩率178
8.3.3 创建毛坯工件181
8.3.4 设计浇注系统183
8.3.5 冷却水道设计187
8.3.6 设计分型面189
8.3.7 分割体积块193
8.3.8 抽取模具元件194
8.3.9 铸模195
8.3.10 开模仿真196
8.4 精度配置197
8.5 简单的Pro/E模具设计实例198
第9章 模具分型面设计205
9.1 分型面概述205
9.1.1 分型面介绍205
9.1.2 Pro/ENGINEER分型面207
9.2 创建分型面207
9.2.1 复制分型面208
9.2.2 裙边分型面210
9.2.3 阴影分型面215
习题226
第10章 模具设计实例227
10.1 带型芯的模具设计(茶杯)227
10.1.1 产品分析227
10.1.2 文件准备227
10.1.3 模具组件设计228
10.2 带滑块及破孔的模具设计(显示器外壳)232
10.2.1 设计任务232
10.2.2 文件准备233
10.2.3 模具组件设计233
10.2.4 铸模及开模252
10.3 带斜销的模具设计(插座面板)257
10.3.1 设计任务257
10.3.2 文件准备258
10.3.3 模具组件设计259
10.3.4 铸模及开模286
习题292
第11章 一模多腔的模具设计293
11.1 产品分析293
11.2 文件准备293
11.3 模具组件设计294
第12章 以组件模块进行模具设计304
12.1 以组件模块进行模具设计的流程304
12.2 模具设计范例1306
12.2.1 在PART模块设置收缩率306
12.2.2 在PART模块中设计毛坯工件306
12.2.3 模具装配308
12.2.4 建立模具分型面310
12.2.5 产生模具型腔312
12.2.6 生成凹凸模312
12.3 模具设计范例2313
12.3.1 在PART模块设置收缩率313
12.3.2 模具装配314
12.3.3 建立模具型腔315
12.3.4建立模具分型面315
12.3.5 生成凹凸模316
12.3.6 开模317
第13章 注塑模具设计实务319
13.1 建立模具模型319
13.1.1 设置工作目录319
13.1.2 创建零件设计模型319
13.1.3 建立模具模型324
13.1.4 加载零件参照模型324
13.1.5 增加毛坯工件328
13.2 设置模具收缩率330
13.3 设计拔模斜度331
13.4 创建浇注系统331
13.4.1 利用【流道】菜单331
13.4.2 利用去除材料特征335
13.5 设计分型面337
13.6 拆模339
13.6.1 分割体积块339
13.6.2 抽取模具元件341
13.7 铸模343
13.8 开模及模具文件343
13.8.1 关闭模型显示343
13.8.2 开模344
13.8.3 文件列表346
13.9 建立水线346
习题348
第14章 中空吹塑模具设计350
14.1 中空吹塑成型概述350
14.2 吹塑模具设计实例352
14.2.1 调整设计模型352
14.2.2 创建模具模型353
14.2.3 创建模具型腔354
14.2.4 添加冷却系统358
14.2.5 创建导柱导套359
习题363
第15章 模架设计364
15.1 EMX 4.1简介364
15.2 EMX模架设计范例364
15.2.1 切换工作目录至knife_mold_emx364
15.2.2 更改模座项目的预设单位364
15.2.3 创建一个模座项目365
15.2.4 将型腔导入该项目366
15.2.5 将型腔中的各个元件进行分类367
15.2.6 创建标准模座367
15.2.7 查看夹持孔的参数设定值369
15.2.8 加入定位环370
15.2.9 加入复位销372
15.2.10 加入止动销372
15.2.11 加入浇口衬套373
15.2.12 在模座中挖出放置型腔的凹槽374
15.2.13 创建顶杆376
15.2.14 显示零件378
15.2.15 加入射出成型机379
15.2.16 模拟开模操作380
15.2.17 保存文件后退出381
15.2.18 查看文件381
第16章 模具检测与分析382
16.1 模具检测概述382
16.2 拔模斜度383
16.2.1 创建拔模斜度383
16.2.2 检测拔模斜度386
16.3 水线检测389
16.4 厚度检查389
16.4.1 用平行层切面检测厚度390
16.4.2 检测所选平面390
16.4.3 厚度检测的结果390
16.5 分型面检查393
16.6 投影面积计算395
16.7 干涉检查396
16.8 塑性顾问397
16.8.1 分析设计模型397
16.8.2 分析铸模403
习题411
参考文献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