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经济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经济学 第3版
  • 赵国杰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80478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经济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比较与探索1

1.1 技术经济学的比较研究1

1.1.1 对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看法不同形成的两大学派1

1.1.2 两大学派大同小异之处2

1.1.3 两大学派差异显之处3

1.2 技术经济学的系统论观点4

1.2.1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

1.2.2 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7

1.3 系统论技术经济学的原理框架10

1.3.1 技术经济学五大基本原理10

1.3.2 系统论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框架12

第2章 科学、技术概念的辨析与界定17

2.1 科学究竟是什么17

2.1.1 科学是知识体系:常识性的与证伪主义的科学观17

2.1.2 科学是活动过程:强调主体性的过程论的科学观18

2.1.3 科学是什么:系统科学观21

2.1.4 科学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29

2.2 技术究竟是什么30

2.2.1 技术是什么:学术界众多的定义30

2.2.2 走出技术定义“丛林”的途径33

2.2.3 三维技术系统35

2.2.4 技术与科学的差别及其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41

第3章 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进步机制42

3.1 科学技术演化现象与趋势42

3.1.1 中西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趋势存在的差异42

3.1.2 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图景45

3.1.3 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数量规律47

3.1.4 科学活动中心转移规律49

3.1.5 科学发展的带头学科及其交替发展规律53

3.1.6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协调发展57

3.2 科学技术进步机制66

3.2.1 科学进步:含义、标准与模式66

3.2.2 技术进步:含义与机制72

3.2.3 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78

3.2.4 技术创新的国际扩散及其影响86

第4章 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89

4.1 传统经济发展概念的辨析与界定89

4.1.1 经济增长89

4.1.2 什么是经济发展92

4.1.3 社会发展98

4.2 可持续发展100

4.2.1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观的冲击和创新100

4.2.2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102

4.2.3 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论探讨105

4.2.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107

4.3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109

4.3.1 面向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研究109

4.3.2 基于THIO的技术进步评价方法114

第5章 技术预测与技术项目分析129

5.1 技术预测129

5.1.1 预测129

5.1.2 技术预测132

5.1.3 特尔菲法140

5.1.4 监督预测法142

5.1.5 前景法144

5.1.6 交叉影响法148

5.2 技术发展战略与开发创新149

5.2.1 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及其选择149

5.2.2 技术开发项目及其评价153

5.2.3 技术创新及其管理161

5.3 技术引进项目分析169

5.3.1 技术引进169

5.3.2 技术引进方式的分析与比较171

5.3.3 技术引进的技术经济分析174

5.4 技术选择与评价176

5.4.1 技术选择评价的原理176

5.4.2 技术评价方法180

5.4.3 具体方法181

第6章 项目投资经济分析框架与理论基础194

6.1 企业战略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194

6.1.1 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战略与投资战略194

6.1.2 投资战略选择195

6.1.3 投资项目周期与可行性研究199

6.1.4 投资项目群选择的程序200

6.2 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202

6.2.1 供求理论203

6.2.2 生产理论208

6.2.3 市场理论214

6.3 规模经济与项目规模确定222

6.3.1 经济规模、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概念的辨析与界定222

6.3.2 最佳经济规模的测度方法230

6.4 项目投资经济分析三大原理234

6.4.1 利润历时最大化原理234

6.4.2 企业总投资规模优化原理236

6.4.3 风险适度原理237

6.5 贴现分析的工具——资金时间价值等值变换239

6.5.1 项目的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239

6.5.2 常用的资金等值时间变换244

6.5.3 现金流动期与计息期不同步时的时间价值变换248

6.5.4 等差、等比现金流量等值变换251

6.5.5 时间价值应用:确定资本成本254

第7章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258

7.1 引言258

7.1.1 基本假定条件259

7.1.2 指标概述259

7.2 时间性指标与评价方法261

7.2.1 时间性指标概述261

7.2.2 静态投资回收期Pt261

7.2.3 动态投资回收期P′t264

7.2.4 静态等效最大投资周期及其局限性266

7.3 价值性指标与评价方法271

7.3.1 净现值271

7.3.2 净年值(NAV)274

7.3.3 价值性指标的应用275

7.4 比率性指标与评价方法279

7.4.1 内部收益率(IRR)279

7.4.2 外部收益率(ERR)287

7.4.3 费用收益率(B/C)287

7.4.4 净现值率(NPVR)和投资净收益率(N/K)289

7.4.5 比率性指标的应用291

7.5 MARR、ic和PC的确定与评价指标的比较294

7.5.1 MARR的确定294

7.5.2 ic的确定295

7.5.3 Pc的确定296

7.5.4 各种评价指标与方法的比较297

第8章 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299

8.1 不确定性问题及其分析方法299

8.1.1 风险、不确定性问题的产生299

8.1.2 风险、不确定性及其分析方法概述300

8.2 盈亏平衡分析300

8.2.1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模型300

8.2.2 盈亏平衡分析在项目财务评价中的应用304

8.3 敏感性分析305

8.3.1 经济敏感性分析的步骤和内容305

8.3.2 一次改变一个参数值的敏感性分析法307

8.3.3 多参数的敏感性分析308

8.3.4 世界银行用于项目评价的敏感性分析310

8.3.5 敏感性分析小结314

8.4 期望值法:实际应用的概率分析315

8.4.1 概率分析的基本概念315

8.4.2 期望值计算的一般公式与分析步骤315

8.4.3 期望值分析的应用316

8.5 项目风险分析:比期望值法复杂的方法318

8.5.1 风险度分析法318

8.5.2 按风险调整折现率法320

8.5.3 肯定当量法322

8.5.4 概率法325

8.5.5 决策树法328

8.5.6 投资净收益率(N/K)风险图法334

8.5.7 蒙特卡洛模拟法336

第9章 投资项目方案群的选优343

9.1 项目方案关系及其一般性解法343

9.1.1 项目的相关性343

9.1.2 资金的定量分配344

9.1.3 项目的不可分性344

9.1.4 项目(方案)间的关系344

9.1.5 通用解法——万加特纳(Weingartner)整数规划解法346

9.2 互斥型方案的选择347

9.2.1 各方案寿命相等的互斥型方案的选择347

9.2.2 寿命不等的互斥型方案的选择355

9.3 独立型项目的选择359

9.3.1 独立项目互斥化解法359

9.3.2 工程经济学的排序解法360

9.3.3 日本经济性工程学的比率指标排序法363

9.3.4 独立项目排序的指标——NPVR或N/K365

9.3.5 独立关系的二阶段双重指标比选法369

9.3.6 结论370

9.4 层混型项目方案群的选择371

9.4.1 层混型项目方案群的互斥化法371

9.4.2 差量效率指标排序法(千住-伏见-中村方法)371

9.4.3 存在不可避免费的层混型项目方案群选优373

9.4.4 投资决策权应该集中374

9.4.5 千住-伏见-中村比选法存在的问题377

9.4.6 层混关系的二阶段双重指标比选法378

9.5 多个风险和完全不确定性项目的决策380

9.5.1 相关现金流系列的方差计算381

9.5.2 贝叶斯决策383

9.5.3 PMO方法和效用曲线分析法387

第10章 改扩建与设备更新经济分析392

10.1 改扩建项目的意义与评价特点392

10.1.1 改扩建项目的意义392

10.1.2 改扩建与更新改造项目的类型和特点393

10.1.3 改扩建项目评价方法上的特点394

10.1.4 “无项目”效益、增量效益、“有项目”效益395

10.1.5 不同目标下的增量效益396

10.1.6 改扩建项目的费用397

10.2 改扩建项目的评价方法398

10.2.1 改扩建项目评价的具体方法398

10.2.2 几个争议问题的进一步研究399

10.3 设备更新经济分析概述405

10.3.1 设备更新的意义405

10.3.2 设备磨损及其补偿形式406

10.3.3 无止境大修理将引起弊端406

10.3.4 设备更新类型407

10.3.5 设备更新经济性分析409

10.4 设备经济寿命与修理的经济分析410

10.4.1 新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410

10.4.2 设备大修理的经济判据412

10.4.3 设备大修理时机的选择414

10.5 设备更新方案比较416

10.5.1 设备更新方案比较的特点和原则416

10.5.2 设备更新:矛盾、辨析、新探417

10.5.3 基于动态沉没成本的更新时机优化模型421

10.5.4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方法426

10.5.5 更新方案三种比较法一致性的证明(依据买方原则)429

10.5.6 大修、重置、更新与现代化改装的比较433

10.6 设备租赁决策435

10.6.1 设备租赁概述435

10.6.2 设备租赁决策分析的步骤436

10.6.3 设备租赁与购置的经济比选方法436

第11章 国际化发展与海外投资项目评价440

11.1 企业国际化及其发展战略440

11.1.1 企业国际化440

11.1.2 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441

11.1.3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4种类型442

11.1.4 跨国公司的全球市场竞争战略445

11.2 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及其目标市场选择448

11.2.1 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过程448

11.2.2 选择目标国家市场的方法450

11.2.3 选择目标国家的一个案例457

11.3 海外投资战略与最佳打入模式的选择461

11.3.1 企业海外投资的理论解释461

11.3.2 企业海外投资打入战略选择的关键——国家风险评估464

11.3.3 选择海外发展最佳打入模式的方法470

11.4 基于调整现值法的国际直接投资项目评价472

11.4.1 现金流的组成及其调整472

11.4.2 基于调整现值法的计算与决策474

11.4.3 国际直接投资项目评估案例分析475

第12章 社会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481

12.1 社会评价481

12.1.1 社会评价概要481

12.1.2 社会评价的框架和内容483

12.1.3 社会评价的步骤487

12.1.4 社会评价方法488

12.1.5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492

12.2 环境影响评价498

12.2.1 环境影响评价概要498

12.2.2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内容499

12.2.3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507

12.2.4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510

12.2.5 环境指标体系514

第13章 集约经济与资源配置决策516

13.1 集约经济与集约化决策516

13.1.1 文献中的集约化概念516

13.1.2 集约、集约化与集约度517

13.1.3 集约化与要素价格变动的关系518

13.1.4 集约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519

13.2 产品资源优化配置与线性规划520

13.2.1 生产计划与产品组合选择520

13.2.2 线性规划法524

13.3 价值工程法532

13.3.1 价值工程中“价值”的经济含义533

13.3.2 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方法536

13.4 短期经营决策方法及其应用540

13.4.1 短期经营决策中的成本、利润概念540

13.4.2 成本利润分析方法542

13.4.3 短期经营决策方法应用546

13.4.4 提高经济安全程度的途径与方法552

参考文献5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