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规模化安全养奶牛综合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规模化安全养奶牛综合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1753554.jpg)
- 孙国强,武瑞主编;陈鲜花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704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乳牛-饲养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规模化安全养奶牛综合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规模化安全养奶牛的效益1
一、奶牛养殖业的现状与前景1
(一)国外奶牛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
(二)我国奶牛业现状与发展趋势3
二、规模化安全养奶牛的效益8
(一)奶牛业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与意义8
(二)奶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10
(三)学生饮用奶计划11
(四)奶牛规模化安全养殖的意义15
三、当前奶牛业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7
(一)当前奶牛业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7
(二)今后奶牛业养殖业的发展方向19
四、国内外规模化安全养奶牛的经典经验20
(一)国外规模化安全养奶牛的经验20
(二)国内规模化安全养奶牛的经验30
五、实现我国奶牛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36
(一)加快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优质饲草和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36
(二)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国奶源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奶业优势区域乳品产业化的优势37
(三)加强奶源基地建设,鼓励多元投资机制39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我国奶业的整体水平40
第二章 奶牛的品种和生物学特性43
一、奶牛的品种43
(一)我国引进的乳用及乳肉兼用牛品种43
(二)我国培育的乳用及乳肉兼用牛品种48
(三)如何选择奶牛51
二、奶牛的生物学特性54
(一)奶牛的消化生理特点54
(二)奶牛的群体行为特性72
(三)奶牛对环境的适应性73
(四)奶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73
第三章 奶牛的饲养与管理74
一、奶牛营养基础知识74
(一)饲料的营养成分及作用74
(二)奶牛的营养需要83
二、奶牛的饲料资源及其利用96
(一)饲料的分类96
(二)青绿多汁饲料生产技术98
(三)秸秆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103
(四)青贮饲料的制作与利用技术116
(五)青干草的调制技术118
(六)精饲料加工技术121
(七)工业副产品的加工和利用方法122
(八)奶牛饲料的贮藏124
三、奶牛日粮的配制129
(一)配制原则129
(二)奶牛日粮配制技术131
四、后备牛的饲养管理137
(一)犊牛的培育技术137
(二)育成牛的培育技术152
(三)初孕牛的饲养管理153
五、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154
(一)成乳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154
(二)泌乳规律158
(三)泌乳期各阶段的饲养管理159
(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162
(五)围产期乳牛饲养管理166
六、奶牛膘情的定性管理168
(一)母牛的体膘指数169
(二)繁殖母牛最佳受胎膘情170
(三)乳母牛稳产高产的膘情170
七、奶牛场的其他管理技术171
(一)挤奶技术171
(二)牛奶的初步处理176
第四章 奶牛的繁殖技术177
一、奶牛的生殖生理177
(一)母牛生殖器官的解剖特点与功能177
(二)母牛生殖器官解剖的异常现象180
(三)奶牛体内生殖激素182
(四)母牛的发情187
(五)奶牛的受精作用与胎盘的形成192
(六)奶牛的怀孕与分娩196
二、奶牛的繁殖技术199
(一)奶牛的发情鉴定199
(二)奶牛的人工授精205
(三)奶牛的胚胎移植237
三、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245
(一)影响奶牛繁殖率因素245
(二)提高奶牛繁殖力的主要措施249
(三)提高繁殖力的几个关键管理方案250
第五章 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254
一、奶牛常见传染病的防治254
(一)口蹄疫254
(二)布氏杆菌病259
(三)结核病261
(四)牛流行热265
(五)牛传染性鼻气管炎269
(六)副结核病273
(七)牛传染性胸膜肺炎276
(八)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280
二、奶牛的消化系统疾病282
(一)前胃弛缓282
(二)瘤胃臌气285
(三)瘤胃积食289
(四)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及心包炎291
三、奶牛的乳腺疾病293
(一)乳房炎293
(二)乳房浮肿298
(三)酒精阳性乳299
四、奶牛的蹄病302
(一)蹄叶炎302
(二)蹄糜烂305
五、奶牛的繁殖疾病306
(一)胎衣不下306
(二)子宫内膜炎310
(三)卵巢囊肿313
(四)持久黄体316
(五)不孕症318
六、奶牛常见的寄生虫病322
(一)焦虫病322
(二)肝片吸虫病326
(三)疥癣病332
七、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336
(一)产后瘫痪336
(二)奶牛酮病339
(三)佝偻病342
(四)骨软病344
(五)青草搐搦346
(六)白肌病347
八、中毒病349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349
(二)亚硝酸盐中毒352
(三)食盐中毒354
(四)尿素中毒355
(五)棉籽饼中毒357
(六)霉变玉米中毒359
(七)酒糟中毒360
(八)黑斑病甘薯中毒361
(九)瘤胃碱中毒364
第六章 乳产品的加工366
一、乳的成分和性质366
(一)乳的概念及组成366
(二)乳的成分及其化学性质366
(三)乳的物理性质369
(四)异常乳372
二、原料乳质量的控制374
(一)过滤与净化374
(二)冷却374
(三)贮存375
(四)运输376
三、乳品生产常用的加工处理376
(一)乳的离心376
(二)乳的热处理377
(三)乳的均质380
(四)乳的真空浓缩380
(五)乳的干燥381
(六)膜处理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383
(七)加工设备的清洗消毒384
四、液体奶加工385
(一)消毒乳的概念和种类385
(二)巴氏消毒奶加工386
(三)灭菌奶加工389
(四)再制奶的加工392
(五)花色奶的加工395
五、炼乳397
(一)原料乳的验收及预处理397
(二)乳的标准化397
(三)预热杀菌398
(四)加糖399
(五)浓缩399
(六)均质400
(七)冷却结晶401
(八)包装和贮藏402
六、乳粉403
(一)乳粉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403
(二)乳粉的一般生产工艺404
(三)配方乳粉的调制原则及生产407
七、奶油的加工411
(一)奶油的种类及性质411
(二)奶油的加工411
(三)无水奶油415
八、发酵乳及乳酸菌饮料的加工417
(一)酸乳417
(二)酸乳生产418
(三)乳酸菌饮料422
九、干酪加工423
(一)干酪的概念和种类423
(二)天然干酪的加工工艺426
(三)几种主要干酪的加工工艺431
十、冰激凌的加工437
(一)冰激凌的种类及原料437
(二)冰激凌的生产440
(三)雪糕的生产447
第七章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建设与布局450
一、场址的选择450
(一)牛场位置450
(二)地势、水位450
(三)水源、水质450
(四)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工作451
(五)留有发展余地451
二、牛场布局451
(一)牛舍451
(二)饲料库与饲料加工室452
(三)青贮塔、草垛452
(四)贮粪场及兽医室452
(五)职工宿舍、食堂和办公室452
三、奶牛舍建筑452
(一)拴系式牛舍452
(二)散放式牛舍456
(三)房屋改造457
第八章 规模化奶牛场的经营管理458
一、奶牛场的经营目的与规模458
二、奶牛场的生产管理460
(一)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460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461
(三)实行岗位责任制462
(四)建立日报制度462
三、奶牛场的技术管理462
(一)制定全年各项技术指标463
(二)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生产463
(三)实行技术监控465
(四)开展岗位技术培训465
(五)引进先进技术与总结经验相结合465
四、奶牛场的生产计划管理466
(一)牛群周转计划466
(二)繁殖计划468
(三)饲料计划469
(四)产奶计划471
(五)劳力计划474
(六)财务预算475
五、全年技术工作安排476
六、市场营销与策略477
(一)引导消费,开拓市场478
(二)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民族工业479
(三)加强营销策划,完善销售网络479
七、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的措施479
(一)利用优秀公牛改良牛群480
(二)加强牛群繁殖管理480
(三)重视牛群健康管理480
(四)提高单产,降低饲养成本,开展综合利用481
(五)压缩经营费用,减少设备投资481
(六)重视记录与记账工作482
(七)坚持学习研究,不断进行经验交流482
八、信息技术在现代奶牛业中的应用483
(一)现代奶业与信息化483
(二)计算机的辅助设计488
(三)信息技术在奶牛经营管理中的应用489
(四)网络技术的应用——构建乳业管理信息化平台502
(五)Web网络服务平台功能506
主要参考文献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