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 宋元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 宋元卷
  • 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副主编;李似珍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33488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4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836页
  • 主题词:学术思想-思想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 宋元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宋元学术思想史概述1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3

太祖建隆元年 庚申(公元960年)3

释知礼生3

十月,佛教天台宗获高丽经卷3

太祖建隆二年 辛酉(公元961年)4

正月,《唐会要》书成进奏4

太祖建隆三年 壬戌(公元962年)5

孙奭生5

太祖乾德元年 癸亥(公元963年)6

七月,《五代会要》书成进奏6

八月,《重详定刑统》完成7

太祖乾德四年 丙寅(公元966年)8

朝廷数遣僧人往印度求经8

域外9

太祖开宝七年 甲戌(公元974年)9

十月,《旧五代史》撰成9

太祖开宝八年 乙亥(公元975年)10

十二月,释延寿卒10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 丙子(公元976年)11

释智圆生11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戊寅(公元978年)12

八月,《太平广记》撰成12

赞宁始撰《大宋僧史略》13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己卯(公元979年)14

穆修生14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壬午(公元982年)14

释阿底峡生14

六月,太平兴国寺译经院建成15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癸未(公元983年)16

六月,《开宝藏》开雕竣工16

十一月,《太平御览》撰成18

太宗雍熙元年 甲申(公元984年)20

三月,日本僧人奝然至汴京谒太宗20

道士张伯端生21

太宗雍熙三年 丙戌(公元986年)21

十二月,《文苑英华》撰成21

太宗雍熙四年(辽圣宗统和五年) 丁亥(公元987年)23

《续一切经音义》撰成23

《太平寰宇记》撰成24

太宗端拱元年 戊子(公元988年)25

十月,《宋高僧传》撰成表进25

太宗端拱二年 己丑(公元989年)27

范仲淹生27

陈抟卒28

施肩吾在世29

域外30

太宗淳化三年 壬辰(公元992年)31

孙复生31

释方会生31

太宗淳化四年 癸巳(公元993年)32

胡瑗生32

释卓弥·释迦益希生32

太宗至道二年(辽圣宗统和十四年) 丙申(公元996年)32

萧韩家奴在世32

太宗至道三年(辽圣宗统和十五年) 丁酉(公元997年)33

七月《龙龛手鉴》撰成33

真宗咸平三年 庚子(公元1000年)34

余靖生34

柳开卒35

真宗咸平四年 辛丑(公元1001年)36

三月,岳麓书院扩建36

五月,释赞宁卒37

六月,诏赐州县学校“九经”40

真宗咸平五年 壬寅(公元1002年)40

释慧南生40

梅尧臣生40

真宗景德元年 甲辰(公元1004年)41

七月,《景德传灯录》成书41

真宗景德二年 乙巳(公元1005年)42

石介生42

真宗景德四年 丁未(公元1007年)42

六月,欧阳修生42

释契嵩生43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戊申(公元1008年)43

正月,真宗受道教天书并改年号43

六月,《广韵》撰成45

苏舜钦生47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己酉(公元1009年)47

李觏生47

应天府书院建立47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庚戌(公元1010年)48

邢昺卒48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辛亥(公元1011年)50

释净源生50

十二月,邵雍生50

《唐文粹》撰成51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壬子(公元1012年)52

释玛尔巴生52

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癸丑(公元1013年)52

八月,《册府元龟》撰成52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乙卯(公元1015年)54

七月,《大中祥符法宝录》撰成54

十一月,种放卒55

真宗大中祥符九年 丙辰(公元1016年)56

三月,《宝文统录》撰成56

真宗天禧元年 丁巳(公元1017年)58

三月,陈襄生58

五月,周敦颐生58

真宗天禧三年 己未(公元1019年)59

春,《大宋天宫宝藏》完成59

十月,司马光生60

刘敞生61

曾巩生61

真宗天禧四年 庚申(公元1020年)61

张载生61

《丹房奥论》撰成62

苏颂生63

真宗天禧五年 辛酉(公元1021年)63

十一月,王安石生63

真宗乾兴元年 壬戌(1022年)65

二月,释智圆卒65

仁宗天圣六年 戊辰(公元1028年)66

元月,释知礼卒66

《云笈七签》撰成68

孙觉生70

仁宗天圣九年 辛未(公元1031年)71

沈括生71

仁宗明道元年 壬申(公元1032年)71

程颢生71

穆修卒72

李觏《礼论》著成73

仁宗明道二年 癸酉(公元1033年)74

程颐生74

孙奭卒75

仁宗景祐二年 乙亥(公元1035年)76

诏赐“嵩阳书院”额,并予重修76

吕希哲生77

曾巩荐王安石于朝78

柳永在世78

仁宗景祐三年(辽重熙五年) 丙子(公元1036年)79

十二月,苏轼生79

《重熙新定条例》编成80

仁宗宝元二年 己卯(公元1039年)81

苏辙生81

仁宗庆历元年 辛巳(公元1041年)81

《集韵》撰成81

十二月,《崇文总目》撰成83

仁宗庆历二年 壬午(公元1042年)84

吕大临生84

仁宗庆历三年 癸未(公元1043年)85

三月,庆历新政施行85

冬,李觏《盱江集》撰成87

仁宗庆历四年 甲申(公元1044年)88

庆历兴学88

仁宗庆历五年 乙酉(公元1045年)90

二月,李之才卒90

六月,黄庭坚生91

七月,石介卒91

刘绚生93

仁宗庆历六年 丙戌(公元1046年)94

释方会卒94

程珦令二子师事周敦颐95

仁宗庆历八年 戊子(公元1048年)96

释元照生96

苏舜钦卒96

仁宗皇祐二年 庚寅(公元1050年)98

谢良佐生98

程颐游太学,从学胡瑗98

仁宗皇祐四年 壬辰(公元1052年)99

五月,范仲淹卒99

仁宗皇祐五年 癸巳(公元1053年)100

陈祥道生100

二月,游酢生101

十一月,杨时生101

仁宗至和元年 甲午(公元1054年)102

释阿底峡卒102

仁宗至和二年 乙未(公元1055年)104

释仁钦桑波卒104

仁宗嘉祐元年 丙申(公元1056年)105

《洪范传》撰成105

仁宗嘉祐二年 丁酉(公元1057年)107

正月,欧阳修自贡举考试改变文风107

七月,孙复卒108

张载与二程议《周易》,撤虎皮以示敬畏109

邵伯温生111

仁宗嘉祐四年 己亥(公元1059年)111

三月,诏僧百人岁度弟子一人111

八月,李觏卒112

十一月,胡瑗卒114

仁宗嘉祐五年 庚子(公元1060年)116

六月,《新唐书》撰成116

王安石欲见周敦颐,数次被辞117

梅尧臣卒118

仁宗嘉祐八年(辽道宗清宁九年) 癸卯(公元1063年)119

辽版《大藏经》雕印119

英宗治平元年 甲辰(公元1064年)121

五月,刘牧卒121

六月,余靖卒122

神宗熙宁元年 戊申(公元1068年)123

刘敞卒123

神宗熙宁二年 己酉(公元1069年)124

二月,王安石变法124

三月,释慧南卒126

神宗熙宁三年 庚戌(公元1070年)127

《福乐智慧》撰成127

神宗熙宁四年 辛亥(公元1071年)128

二月,更定科举法,太学施行“三舍法”128

七月,尹焞生130

神宗熙宁五年 壬子(公元1072年)130

六月,释契嵩卒130

七月,欧阳修卒132

八月,《新五代史》上呈朝廷133

朱震生135

罗从彦生135

神宗熙宁六年 癸丑(公元1073年)136

三月,设律学,策武举之士136

周敦颐《太极图·易说》成书137

周敦颐《通书》成书139

六月,周敦颐卒141

神宗熙宁七年 甲寅(公元1074年)142

九月,胡安国生142

神宗熙宁八年 乙卯(公元1075年)143

六月,颁布王安石《三经新义》于学宫143

《悟真篇》撰成144

释卓弥·释迦益希卒146

神宗熙宁九年 丙辰(公元1076年)147

二月,《长安志》撰成147

九月,张载《正蒙》撰成148

神宗熙宁十年 丁巳(公元1077年)151

《皇极经世》撰成151

七月,邵雍卒152

十二月,张载卒155

神宗元丰元年 戊午(公元1078年)157

李光生157

神宗元丰二年 己未(公元1079年)158

吕大临兄弟苏昞等入洛师事二程158

神宗元丰三年 庚申(公元1080年)159

陈襄卒159

神宗元丰五年 壬戌(公元1082年)160

三月,张伯端卒160

神宗元丰六年 癸亥(公元1083年)162

四月,曾巩卒162

神宗元丰七年 甲子(公元1084年)163

九月,《吴郡图经续记》撰成163

十一月,《资治通鉴》成书164

吕本中生166

李清照生166

神宗元丰八年 乙丑(公元1085年)167

四月,高丽释义天来华167

六月,程颢卒168

《刑统赋》成书170

哲宗元祐元年 丙寅(公元1086年)171

四月,王安石卒171

四月,司马光恢复科举旧制173

九月,司马光卒175

十二月,蜀洛党争发端177

李吁卒于此年之后178

哲宗元祐二年 丁卯(公元1087年)179

六月,刘绚卒179

哲宗元祐三年 戊辰(公元1088年)180

十一月,释净源卒180

哲宗元祐四年 己巳(公元1089年)181

释宗杲生181

哲宗元祐五年 庚午(公元1090年)181

二月,孙觉卒181

哲宗元祐六年(西夏天祐民安二年) 辛未(公元1091年)183

释正觉生183

西夏文大藏经译成183

哲宗元祐七年 壬申(公元1092年)184

吕大临卒184

张九成生188

哲宗元祐八年 癸酉(公元1093年)188

二月,道士王文卿生188

李侗生188

陈祥道卒189

哲宗绍圣元年 甲戌(公元1094年)190

道士陈景元卒190

哲宗绍圣二年 乙亥(公元1095年)192

沈括卒192

哲宗绍圣四年 丁丑(公元1097年)193

十月,元祐党人案193

高闶生195

释玛尔巴卒195

哲宗元符元年 戊寅(公元1098年)197

胡寅生197

哲宗元符二年 己卯(公元1099年)198

正月,程颐《伊川易传》撰成198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辛巳(公元1101年)200

五月,苏颂卒200

七月,苏轼卒201

徽宗崇宁二年 癸未(公元1103年)203

谢良佐卒203

徽宗崇宁三年 甲申(公元1104年)205

三月,郑樵生205

徽宗崇宁四年 乙酉(公元1105年)206

胡宏生206

九月,黄庭坚卒207

徽宗大观元年 丁亥(公元1107年)209

九月,程颐卒209

徽宗政和二年 壬辰(公元1112年)213

十月,苏辙卒213

道士王嚞(重阳)生215

徽宗政和三年 癸巳(公元1113年)215

吕希哲卒215

徽宗政和五年 乙未(公元1115年)216

四月,李焘生216

《麈史》成书217

徽宗政和六年 丙申(公元1116年)218

九月,释元照卒218

《万寿道藏》刊刻219

徽宗政和七年 丁酉(公元1117年)219

宋徽宗尊崇道教,自封“教主道君皇帝”219

洪适生222

徽宗重和元年 戊戌(公元1118年)222

汪应辰生222

徽宗宣和元年 己亥(公元1119年)223

正月,道姑孙不二生223

徽宗宣和三年 辛丑(公元1121年)223

八月,下达焚毁明教经典诏文223

徽宗宣和四年 壬寅(公元1122年)225

正月,道士刘德仁生225

徽宗宣和五年(金太宗天会元年) 癸卯(公元1123年)226

三月,道士谭处端生226

五月,道士马钰生226

五月,游酢卒227

程大昌生228

洪迈生228

徽宗宣和六年 甲辰(公元1124年)228

杨万里生228

徽宗宣和七年 乙巳(公元1125年)229

十月,陆游生229

域外230

钦宗靖康元年 丙午(公元1126年)230

《西山群仙会真记》刊成230

《百家姓》撰成231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235

高宗建炎元年 丁未(公元1127年)235

尤袤生235

高宗建炎四年 庚戌(公元1130年)235

九月,朱熹生235

高宗绍兴元年 辛亥(公元1131年)237

张行成在世237

高宗绍兴二年 壬子(公元1132年)238

陆九龄生238

罗从彦卒239

《金石录》成书240

高宗绍兴三年 癸丑(公元1133年)241

张栻生241

杨时作《三经义辨》242

白莲教始创243

《折狱龟鉴》始撰243

高宗绍兴四年 甲寅(公元1134年)245

邵伯温卒245

六月,薛季宣生246

高宗绍兴五年 乙卯(公元1135年)246

四月,杨时卒246

蔡元定生248

唐仲友生248

高宗绍兴六年 丙辰(公元1136年)248

舒璘生248

十二月,程学受禁249

《类说》成书251

高宗绍兴七年 丁巳(公元1137年)252

二月,吕祖谦生252

十一月,陈傅良生252

高宗绍兴八年 戊午(公元1138年)253

二月,胡安国《春秋传》成书253

四月,胡安国卒254

六月,朱震卒256

高宗绍兴九年 己未(公元1139年)258

二月,陆九渊生258

《古尊宿语录》撰成258

沈焕生259

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 庚申(公元1140年)260

正月,道士郝大通生260

五月,辛弃疾生260

道士萧抱珍活动于此时期260

高宗绍兴十一年 辛酉(公元1141年)262

正月,杨简生262

张九成、僧宗杲因往来密切而遭谪贬262

胡宏《皇王大纪》撰成263

高宗绍兴十二年(金熙宗皇统二年) 壬戌(公元1142年)264

三月,道士王处一生264

十一月,尹焞卒264

高宗绍兴十三年 癸亥(公元1143年)266

陈亮生266

程端蒙生267

高宗绍兴十四年 甲子(公元1144年)267

袁燮生267

朱熹初见道谦267

高宗绍兴十五年 乙丑(公元1145年)270

五月,《宋朝事实类苑》撰成270

七月,吕本中卒272

高宗绍兴十七年(金熙宗皇统七年)273

丁卯(公元1147年)273

七月,道士刘处玄生273

高宗绍兴十八年(金熙宗皇统八年)273

戊辰(公元1148年)273

正月,道士丘处机生273

泉州建成摩尼寺274

高宗绍兴二十年 庚午(公元1150年)276

叶适生276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 辛未(公元1151年)276

元月,《郡斋读书志》撰成276

《道枢》撰成278

李清照卒279

高宗绍兴二十二年 壬申(公元1152年)280

六月,黄幹生280

高宗绍兴二十三年 癸酉(公元1153年)280

五月,朱熹始受学李侗于延平280

八月,道士王文卿卒281

高闶卒283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 甲戌(公元1154年)284

元月,《三洞群仙录》撰成284

高宗绍兴二十六年 丙子(公元1156年)285

十月,胡寅卒285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 丁丑(公元1157年)287

九月,释正觉卒287

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戊寅(公元1158年)288

正月,朱熹二见李侗拜其为师288

陈淳生289

高宗绍兴二十九年 己卯(公元1159年)289

三月,朱熹校定《谢上蔡先生语录》289

四月,李光卒291

六月,张九成卒292

李壁生294

高宗绍兴三十年 庚辰(公元1160年)294

十月,朱熹三见李侗294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辛巳(公元1161年)295

胡张衡麓之教295

胡宏卒297

张洽生299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壬午(公元1162年)299

《通志》撰成299

郑樵卒302

春,朱熹四见李侗304

十一月,朱熹《论语要义》等成书304

胡宏《知言》刊成305

孝宗隆兴元年 癸未(公元1163年)307

八月,释宗杲卒307

十月,李侗卒308

十二月,朱吕相见310

《雍录》撰成310

开封初建犹太教寺311

孝宗隆兴二年 甲申(公元1164年)312

是岁,朱熹《困学恐闻》编成312

《隆兴编年通论》撰成313

孝宗乾道二年 丙戌(公元1166年)314

正月,《河南程氏粹言》撰成314

九月,朱熹《观书有感》撰成315

释万松行秀生316

李心传生316

《梦溪笔谈》刊成317

孝宗乾道三年 丁亥(公元1167年)318

正月,《隶释》撰成318

八月,潭州嘉会319

蔡沈生321

《[乾道]临安志》撰成322

孝宗乾道四年 戊子(公元1168年)323

四月,朱熹编定《程氏遗书》25篇323

孝宗乾道五年(金世宗大定九年 西夏仁宗天盛二十一年) 己丑(公元1169年)325

正月,道士尹志平生325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颁布325

孝宗乾道六年 庚寅(公元1170年)326

正月,道士王嚞(重阳)卒326

《路史》撰成329

孝宗乾道八年 壬辰(公元1172年)330

正月,朱熹《语孟精义》成书330

四月,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撰成331

六月,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撰成332

十月,朱熹《西铭解义》撰成334

孝宗乾道九年 癸巳(公元1173年)336

六月,朱熹编定《程氏外书》12篇336

十月,张栻改定《南轩论语解》、《南轩孟子解》336

十一月,朱熹《伊洛渊源录》辑成338

薛季宣卒339

晁公武约活动于此一时期341

孝宗淳熙元年 甲午(公元1174年)342

三月,《通鉴纪事本末》撰成342

五月,朱熹编次《古今家祭礼》成344

五月,陆九渊至三衢见吕祖谦345

孝宗淳熙二年 乙未(公元1175年)346

四月,寒泉之会346

五月,鹅湖之会348

《新安志》始撰350

孝宗淳熙三年 丙申(公元1176年)351

二月,汪应辰卒351

三月,三衢之会353

五月,《近思录》撰成353

十一月,司马光《潜虚》淳熙本刻印355

孝宗淳熙五年 戊戌(公元1178年)356

六月,魏了翁生356

真德秀生357

孝宗淳熙六年 己亥(公元1179年)358

五月,朱熹编定周敦颐《易通》358

秋,张载《横渠集》刻板360

十月,朱熹复建白鹿书院360

孝宗淳熙七年 庚子(公元1180年)363

二月,张栻卒363

春,道士刘德仁卒365

九月,陆九龄卒366

孝宗淳熙八年 辛丑(公元1181年)368

二月,陆九渊至白鹿书院讲学368

七月,吕祖谦卒369

孝宗淳熙九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 壬寅(公元1182年)372

十二月,道士马钰卒372

十二月,道姑孙不二卒373

《三山志》撰成374

孝宗淳熙十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 癸卯(公元1183年)374

三月,《续资治通鉴长编》撰成374

四月,朱熹建成武夷精舍376

六月,监察御史陈贾请禁道学,帝从之377

十一月,《重阳教化集》成书378

《重阳分梨十化集》撰成379

孝宗淳熙十一年 甲辰(公元1184年)380

二月,李焘卒380

二月,洪适卒382

是岁,陈亮、朱熹作义利王霸之辩382

孝宗淳熙十二年 乙巳(公元1185年)385

四月,林栗向朝廷进书385

夏,道士谭处端卒386

石鼓书院始议重建386

孝宗淳熙十三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 丙午(公元1186年)388

三月,《易学启蒙》撰成388

八月,朱熹撰成《孝经刊误》389

八月,《东都事略》撰成390

杨奂生391

孝宗淳熙十四年 丁未(公元1187年)392

三月,朱熹《小学》编成392

九月,《通书注》成书393

唐仲友卒于此年前后394

孝宗淳熙十五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 戊申(公元1188年)396

朱熹撰成《周易本义》396

《重阳全真集》刊行397

何基生398

孝宗淳熙十六年 己酉(公元1189年)398

三月,朱熹《四书集注》撰成398

朱熹《诗集传》刊刻于建安401

《南轩集》撰成402

光宗绍熙元年(金章宗明昌元年西夏仁宗乾祐二十一年) 庚戌(公元1190年)403

六月,耶律楚材生403

元好问生405

《番汉合时掌中珠》编成405

光宗绍熙二年 辛亥(公元1191年)406

四月,沈焕卒406

十一月,程端蒙卒407

光宗绍熙三年(金章宗明昌三年) 壬子(公元1192年)409

六月,《清波杂志》撰成409

严羽生于此年前后409

《大金玄都宝藏》刊成410

十二月,朱陈考亭之会411

十二月,陆九渊卒412

光宗绍熙四年 癸丑(公元1193年)415

正月,道士李志常生415

朱、辛相会415

光宗绍熙五年 甲寅(公元1194年)416

三月,道士白玉蟾生416

七月,朱熹修复岳麓书院417

夏,朱熹重建湘西精舍418

十二月,朱熹建沧洲精舍419

十二月,《三朝北盟会编》撰成420

陈亮卒422

《遂初堂书目》撰成425

尤袤卒425

宁宗庆元元年 乙卯(公元1195年)426

庆元党籍426

宁宗庆元二年 丙辰(公元1196年)429

窦默生429

程大昌卒430

宁宗庆元三年 丁巳(公元1197年)431

正月,朱熹刻《河图》、《洛书》、《先天图》于閤皂山摩崖431

王柏生432

朱熹《韩文考异》刻印于潮州433

宁宗庆元四年 戊午(公元1198年)434

七月,吕祖俭卒434

八月,蔡元定卒434

冬,《书集传》始撰436

宁宗庆元五年 己未(公元1199年)437

三月,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辨证》撰成437

夏,《周易参同契考异》刊刻于建阳439

十一月,朱熹撰成《阴符经考异》440

《晦庵先生文集》刻印于广南441

舒璘卒442

宁宗庆元六年 庚申(公元1200年)443

三月,朱熹卒443

域外447

宁宗嘉泰元年 辛酉(公元1201年)447

十二月,《嘉泰会稽志》撰成447

宁宗嘉泰二年(金章宗泰和二年) 壬戌(公元1202年)448

十二月,释海云印简生448

洪迈卒448

宁宗嘉泰三年(金章宗泰和三年) 癸亥(公元1203年)450

二月,道士刘处玄卒450

陈傅良卒451

姚枢生452

宁宗嘉泰四年 甲子(公元1204年)453

三月,陈亮《龙川文集》成书453

四月,杨万里《诚斋易传》撰书454

宁宗开禧二年 丙寅(公元1206年)455

六月,杨万里卒455

宁宗开禧三年 丁卯(公元1207年)456

九月,辛弃疾卒456

宁宗嘉定元年 (金章宗泰和八年) 戊辰(公元1208年)458

《磻溪集》撰成458

宁宗嘉定二年 己巳(公元1209年)458

九月,许衡生458

十二月,陆游卒459

宁宗嘉定三年 庚午(公元1210年)460

胡寅《斐然集》刊行460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成书461

宁宗嘉定五年(金章宗崇庆元年) 壬申(公元1212年)463

十二月,道士郝大通卒463

《象山先生全集》刊行464

宁宗嘉定六年 癸酉(公元1213年)465

五月,黄震生465

宁宗嘉定八年 乙亥(1215年)466

赵复生466

宁宗嘉定九年 丙子(公元1216年)466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撰成466

宁宗嘉定十年(金宣宗兴定元年) 丁丑(公元1217年)467

四月,道士王处一卒467

宁宗嘉定十二年 己卯(公元1219年)468

二月,释云峰妙高生468

宁宗嘉定十三年(蒙古太祖十五年) 庚辰(公元1220年)469

关汉卿生469

宁宗嘉定十四年 辛巳(公元1221年)470

黄幹卒470

十一月,道士雷时中生471

宁宗嘉定十五年(蒙古太祖十七年) 壬午(公元1222年)472

六月,李壁卒472

道士丘处机朝见成吉思汗472

宁宗嘉定十六年(蒙古太祖十八年) 癸未(公元1223年)474

三月,成吉思汗免全真道人税赋差发474

七月,王应麟生474

叶适卒475

十月,《习学记言》成书刊刻476

十一月,《[嘉定]赤城志》撰成478

陈淳卒479

宁宗嘉定十七年(蒙古太祖十九年) 甲申(公元1224年)481

郝经生481

袁燮卒481

理宗宝庆二年 丙戌(公元1226年)483

三月,杨简卒483

白朴生485

《北溪字义》刊成485

理宗宝庆三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 丁亥(公元1227年)487

正月,下诏追封道学诸家487

七月,道士丘处机卒489

爱薛生491

理宗绍定元年 戊子(公元1228年)491

《宝庆四明志》撰成491

理宗绍定二年(蒙古太宗元年) 己丑(公元1229年)493

元月,《西游录》成书493

秋,《道德真经集注》撰成494

冬,道士白玉蟾卒494

理宗绍定三年 庚寅(公元1230年)496

五月,蔡沈卒496

《长春真人西游记》撰成498

卧龙书院创建499

理宗绍定四年 辛卯(公元1231年)500

《仪礼经传通解》撰成500

理宗绍定五年 壬辰(公元1232年)502

三月,金履祥生502

理宗绍定六年 癸巳(公元1233年)502

八月,《太上感应篇》刊成502

理宗端平元年 甲午(公元1234年)504

十月,真德秀《大学衍义》撰成进上朝廷504

《大金国志》撰成505

理宗端平二年 乙未(公元1235年)506

三月,释八思巴生506

五月,真德秀卒507

理宗端平三年 丙申(公元1236年)510

五月,文天祥生510

《直斋书录解题》撰成510

火祆教庙被毁511

域外512

理宗嘉熙元年 丁酉(公元1237年)513

三月,魏了翁卒513

十月,张洽卒515

理宗嘉熙二年(蒙古太宗十年) 戊戌(公元1238年)516

三月,释高峰原妙生516

十一月,诏知礼乐之士集于东平516

理宗嘉熙四年(蒙古太宗十二年) 庚子(公元1240年)517

《蒙古秘史》撰成517

太极书院筹建519

理宗淳祐元年 辛丑(公元1241年)521

《金丹四百字》撰成521

理宗淳祐三年 癸卯(公元1243年)522

李心传卒522

理宗淳祐四年 甲辰(公元1244年)524

五月,耶律楚材卒524

道士张宗演生527

理宗淳祐五年 乙巳(公元1245年)527

严羽卒527

理宗淳祐六年 丙午(公元1246年)529

四月,释万松行秀卒529

理宗淳祐七年 丁未(公元1247年)530

邓牧生530

《洗冤集录》刊成531

释一宁生532

《契丹国志》撰成533

理宗淳祐八年 戊申(公元1248年)534

税与权《易学启蒙小传》撰成534

道士张留孙生535

理宗淳祐九年 己酉(公元1249年)536

正月,吴澄生536

二月,刘因生536

理宗淳祐十一年(蒙古宪宗元年) 辛亥(公元1251年)537

二月,道士尹志平卒537

《海琼白真人语录》撰成538

《海琼问道集》撰成539

理宗淳祐十二年 壬子(公元1252年)540

三月,陈栎生540

理宗宝祐元年 癸丑(公元1253年)540

《五灯会元》印行540

理宗宝祐二年 甲寅(公元1254年)541

马端临生541

理宗宝祐三年(蒙古宪宗五年) 乙卯(公元1255年)542

释元叟行端生542

杨奂卒542

理宗宝祐四年(蒙古宪宗六年) 丙辰(公元1256年)543

六月,道士李志常卒543

理宗宝祐五年(蒙古宪宗七年) 丁巳(公元1257年)546

四月,释海云印简卒546

八月,刘玉生547

九月,元好问卒547

理宗宝祐六年(蒙古宪宗八年) 戊午(公元1258年)549

蒙古宪宗颁旨焚毁道经印版549

俞琰生551

理宗景定元年(蒙古世祖中统元年) 庚申(公元1260年)552

黄泽生552

《世界征服者史》撰成552

理宗景定四年 癸亥(公元1263年)553

十一月,释中峰明本生553

度宗咸淳二年 丙寅(公元1266年)554

董楷《周易传义附录》撰成554

度宗咸淳三年 丁卯(公元1267年)555

袁桷生555

度宗咸淳五年(蒙古世祖至元六年) 己巳(公元1269年)556

忽必烈下诏颁行蒙古新字556

何基卒556

八月,《佛祖统纪》撰成557

十一月,道士吴全节生559

张养浩生559

度宗咸淳六年 庚午(公元1270年)559

《朱子语类大全》刊成559

许谦生561

《释氏通鉴》撰成561

度宗咸淳七年(元世祖至元八年) 辛未(公元1271年)562

程端礼生562

道士黄元吉生562

元主设学于燕京562

度宗咸淳八年(元世祖至元九年) 壬申(公元1272年)564

虞集生564

度宗咸淳九年(元世祖至元十年) 癸酉(公元1273年)564

《[咸淳]临安志》纂修564

诏也里可温属大司农司管辖566

饶鲁卒于此年前后567

域外568

度宗咸淳十年 甲戌(公元1274年)569

王柏卒569

端宗景炎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丙子(公元1276年)570

七月,郝经卒570

赵昺祥兴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 戊寅(公元1278年)572

赡思生572

《韵府群玉》撰成572

道士雷思齐在世573

元(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577

世祖至元十六年 己卯(公元1279年)577

《金丹大要》撰成577

世祖至元十七年 庚辰(公元1280年)578

正月,黄震卒578

八月,姚枢卒579

十一月,窦默卒581

十一月,释八思巴卒582

世祖至元十八年 辛巳(公元1281年)584

三月,许衡卒584

世祖准奏焚毁《道藏》经文586

世祖至元十九年 壬午(公元1282年)587

十二月,文天祥卒587

世祖至元二十年 癸未(公元1283年)589

吴师道生589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 乙酉(公元1285年)589

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始撰589

世祖至元二十三年 丙戌(公元1286年)591

《[至元]嘉禾志》始撰591

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丁亥(公元1287年)592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撰成592

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戊子(公元1288年)593

改总制院为宣政院593

《甘水仙源录》撰成593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 己丑(公元1289年)594

置崇福司,掌管全国一切基督教事务594

世祖至元二十七年 庚寅(公元1290年)594

三月,释布顿生594

夏,《道德会元》撰成595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辛卯(公元1291年)596

春,《至元辩伪录》撰成596

冬,《三元延寿参赞书》撰成597

方逢辰卒598

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壬辰(公元1292年)599

道士张宗演卒599

世祖至元三十年 癸巳(公元1293年)600

四月,刘因卒600

六月,释云峰妙高卒602

基督教士戈维奴来华传教603

世祖至元三十一年 甲午(公元1294年)605

苏天爵生605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撰成606

《周易象义》撰成606

《圣武亲征录》撰成607

成宗元贞元年 乙未(公元1295年)608

四月,道士雷时中卒608

十二月,释高峰原妙卒609

成宗元贞二年 丙申(公元1296年)610

《三字经》撰成610

《玉海》撰成611

六月,王应麟卒612

成宗大德二年 戊戌(公元1298年)614

七月,《大德昌国州图志》修成614

《马可·波罗游记》撰成615

成宗大德三年 己亥(公元1299年)616

元大都建立第一座天主教堂616

朱升生616

成宗大德四年 庚子(公元1300年)617

九月,雷思齐《易图通变》撰成617

关汉卿卒618

成宗大德六年 壬寅(公元1302年)619

胡一桂《十七史纂古今通要》撰成619

成宗大德七年 癸卯(公元1303年)620

三月,金履祥卒620

《云南志略》始撰622

历山书院创建623

成宗大德八年 甲辰(公元1304年)624

汪克宽生624

成宗大德九年 乙巳(公元1305年)624

胡震《周易衍义》撰成624

成宗大德十年 丙午(公元1306年)625

《中和集》撰成625

春,邓牧卒626

赵复卒627

《晋乘》撰成629

成宗大德十一年 丁未(公元1307年)630

七月,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630

《文献通考》撰成631

域外633

武宗至大元年 戊申(公元1308)633

二月,刘玉卒633

三月,诏令禁止白莲社634

四月,《蒙古字韵》成书635

爱薛卒636

武宗至大三年 庚戌(公元1310年)637

十月,宋濂生637

《周易参同契发挥》撰成638

武宗至大四年 辛亥(公元1311年)639

俞琰《周易集说》撰成639

保巴卒640

仁宗皇庆元年 壬子(公元1312年)640

白朴卒于此年之后640

仁宗皇庆二年 癸丑(公元1313年)642

十一月,诏重行科举制642

泉州设立基督教分教区644

儒林书院创建645

仁宗延祐元年 甲寅(公元1314年)645

四月,置回回国子监645

张理约活动于此一时期646

仁宗延祐二年 乙卯(公元1315年)647

元正式开科试士647

《史集》成书648

仁宗延祐四年 丁巳(公元1317年)649

十月,释一宁卒649

仁宗延祐七年 庚申(公元1320年)651

白云宗受禁651

《延祐四明志》纂成652

英宗至治元年 辛酉(公元1321年)653

十二月,道士张留孙卒653

英宗至治二年 壬戌(公元1322年)654

六月,《元典章》纂成654

《佛教史大宝藏论》撰成656

英宗至治三年 癸亥(公元1323年)657

三月,马端临卒657

八月,释中峰明本卒658

泰定帝泰定元年 甲子(公元1324年)659

七月,《三教平心论》撰成659

《茅山志》撰成660

《中原音韵》撰成661

十二月,道士黄元吉卒662

泰定帝泰定三年 丙寅(公元1326年)664

俞琰卒664

道士王惟一卒665

泰定帝泰定四年 丁卯(公元1327年)666

《净明忠孝全书》刊成666

袁桷卒667

明宗天历二年 己巳(公元1329年)668

张养浩卒668

《元朝名臣事略》成书670

惠宗元统元年 癸酉(公元1333年)671

六月,吴澄卒671

惠宗元统二年 甲戌(公元1334年)674

二月,陈栎卒674

惠宗至元三年 丁丑(公元1337年)675

十月,许谦卒675

《东发日钞》重刻677

惠宗至正元年 辛巳(公元1341年)679

六月,《佛祖历代通载》撰成679

八月,释元叟行端卒680

惠宗至正二年 壬午(公元1342年)681

三月,《至正四明续志》修成681

惠宗至正四年 甲申(公元1344年)681

三月,《辽史》撰成681

四月,《至正金陵志》撰成683

八月,吴师道卒684

十一月,《金史》撰成685

《长安志图》撰成687

惠宗至正五年 乙酉(公元1345年)687

程端礼卒687

十月,《宋史》撰成688

惠宗至正六年 丙戌(公元1346年)690

黄泽卒690

道士吴全节卒691

惠宗至正七年 丁亥(公元1347年)692

九月,《太极祭炼内法》成书692

惠宗至正八年 戊子(公元1348年)693

二月,开封伊斯兰教重建清真寺693

五月,虞集卒694

《辨惑编》撰成695

惠宗至正九年 己丑(公元1349年)696

夏,《悟玄篇》撰成696

惠宗至正十年 庚寅(公元1350年)697

夏,吴鉴撰泉州《重修清静寺碑记》697

八月,郭佳撰广州《重建怀圣寺记》698

《岛夷志》刊行699

《真腊风土记》成书700

惠宗至正十一年 辛卯(公元1351年)701

赡思卒701

惠宗至正十二年 壬辰(公元1352年)702

苏天爵卒702

惠宗至正十七年 丁酉(公元1357年)704

郑玉卒704

十月,释宗喀巴生705

惠宗至正二十一年 辛丑(公元1361年)706

《青史》刊成706

惠宗至正二十四年 甲辰(公元1364年)707

赵偕卒707

释布顿卒708

惠宗至正二十六年 丙午(公元1366年)709

《理学类编》成书709

惠宗至正二十八年 戊申(公元1368年)711

《易学启蒙翼传》撰成711

萧汉中在世711

《真理的入门》成书712

附录713

古代文献713

研究文献732

后记7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