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师德新论 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师德新论 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1754822.jpg)
- 杨贤金,石凤妍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5678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教师-职业道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师德新论 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以德治教——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略1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教2
(一)以德治教,把教育构建成为先进文化高地2
(二)以德治教,实现科教兴国的历史任务5
(三)以德治教,推进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8
二、以德治教的时代特色10
(一)教育道德及教育道德建设的时代意义11
(二)新时期的以德治教——高起点、高定位的目标体系13
(三)新时期的以德治教——重教育、重管理、重实践的建设理念16
(四)新时期的以德治教——传统继承与教育创新23
三、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25
(一)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从治国方略到教育发展战略25
(二)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的辩证统一29
(三)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实现教育腾飞之双翼34
四、以德治教是一个系统工程36
(一)以德治教以师德建设为核心37
(二)以德治教以干部道德建设为龙头40
(三)以德治教以提高学生整体道德素质为重要任务和最终目的41
(四)在教学科研各环节贯彻以德治教43
(五)在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中贯彻以德治教46
(六)以道德思想为核心构建校园文化48
(七)以德治教系统工程49
第二章 以德治教是师德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基础53
一、以人为本的德治理念是师德建设的理论基础54
(一)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是德治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54
(二)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的德治理念的体现57
(三)重构敬业奉献与成就自我相统一的师德意识60
二、德治管理是师德建设的实践指南和手段61
(一)德治目标是对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61
(二)以教师为本的德治管理理念是师德建设原则的依据63
(三)德治的主体管理体制是师德建设的有效实践模式64
三、德治文化是师德建设的环境支持与资源保障66
(一)德治文化对师德建设的促进意义66
(二)以德治教的教育内部道德文化环境对师德养成的作用71
(三)维护教育公正,促进师德建设72
四、以德治校,营造师德建设的实践环境和实践要求74
(一)以德治校,为师德养成提供实践环境74
(二)以德治校的根本目标是以德育人76
五、教学道德是对师德的具体规范77
(一)学校教育工作的道德要求78
(二)教学道德是学校教育道德的重心80
(三)构建教学道德规范,提高师德素质水平80
六、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是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的共同主题82
(一)促进教师发展是以德治教的基本原则和师德建设的根本任务83
(二)敬业奉献与成就自我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84
第三章 师德建设是以德治教的核心86
一、师德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86
(一)以优良师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87
(二)以优良师德启发学习兴趣,树立良好学风92
(三)以德育人,促进学生成才94
二、师德关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96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96
(二)教育者主动接受再教育,促进师资水平提高和教师队伍整体优化99
(三)教师队伍新老接替与师德传承101
三、以师德建设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103
(一)师德建设与学科发展104
(二)师德建设与学校管理105
(三)师德建设与校风校纪108
(四)师德建设是以德治教的核心和保证111
第四章 我国教师队伍整体职业道德现状113
一、优良师德占主导地位114
(一)政治可靠,品德优良114
(二)业务才能,堪当重任116
(三)爱生如子,育人有方119
(四)与时俱进,终身学习120
(五)师德建设,成效斐然122
二、当前师德方面问题的存在及主要根源125
(一)师德方面问题的存在126
(二)教育教学管理中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128
(三)师德缺失的主要根源129
三、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对师德的折射133
(一)学生思想道德现状133
(二)师德、校风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师德建设对学生德育的重要性139
第五章 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教育道德143
一、伦理道德: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143
(一)“德教为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思路144
(二)“五常”: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146
(三)“德教”:中国传统“德治”政治的基本策略156
(四)“德教”:中国古代选才的基本依据159
(五)治国化民: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历史作用161
二、立德育人:中国优良的师德传统164
(一)师德形成:中国古代师德理论的发展轨迹165
(二)师德观念:中国古代师德理论的基本内涵168
(三)师德规范:中国古代对教师言行的基本要求173
三、尊师重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79
(一)重视教育:中国尊师重教传统的思想基础180
(二)尊师敬师:中国尊师重教的历史实践183
第六章 借鉴与发展——国外学校道德教育和师德建设188
一、外国师德观188
(一)近代以前的西方师德观189
(二)近现代西方师德观194
(三)苏联教育家的师德思想202
二、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及师德建设经验206
(一)普遍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建设207
(二)国外教师的职业伦理准则211
(三)重视教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实证研究,建立师德建设保障机制214
三、国外教师在学生德育中的角色及作用217
(一)国外学生德育的特点217
(二)国外教师作为德育主体的责任及作用235
(三)借鉴与启示236
第七章 师德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体系240
一、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40
(一)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目的240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243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244
(四)师德建设的原则248
二、师德建设的目标体系250
(一)师德建设目标体系的公民道德目标250
(二)师德建设目标体系的教师职业道德目标253
(三)师德建设目标体系的素质教育目标257
(四)师德建设目标体系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260
(五)师德建设目标体系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263
三、师德规范和师德评价体系的建设265
(一)建设师德规范265
(二)建设师德评价体系268
第八章 “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272
一、树立正确的师德建设理念272
(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品质和师德传统273
(二)正确认识人、教师、教师职业、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274
(三)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尊重、服务与道德要求、道德自律的统一276
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281
(一)师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81
(二)师德教育内容的时代特色285
(三)师德教育方法的创新292
(四)师德管理的人情美296
三、榜样示范与岗位实践相结合298
(一)树立师德典型,用好师德资源298
(二)在教学各岗位实践师德——为人师表300
(三)在教育教学各环节渗透德育——教书育人301
(四)师古师今师中师外达到师德建设的境界美305
四、规范师德教育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310
(一)尊师重教,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310
(二)媒体导向应重视体现崇高美314
五、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共同促进师德建设316
(一)德治与法治是师德建设的两大支柱316
(二)以德治教应有情感美318
(三)依法治教要有理性美322
(四)寻找德治与法治的结合点324
(五)建立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师德建设管理机制325
第九章 师范教育中的师德建设327
一、师德在师范教育中的特殊地位327
(一)教师——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328
(二)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329
(三)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摇篮329
(四)师德——师范教育的育人之本331
二、师范教育中师德建设的要求332
(一)端正认识,克服偏差333
(二)德才兼备,为人师表335
(三)人师经师,合为一体337
(四)献身教育,忠于职守339
三、师范院校中的师德教育340
(一)以人为本,重在建设341
(二)抓好“三风”,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343
(三)完善人格,构铸师魂345
(四)开展“两代师表”建设,树立当代教师新形象347
第十章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发展要求与对策350
一、师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350
(一)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351
(二)师德建设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基础和重要保证353
(三)社会存在对师德建设的制约及师德建设对社会存在的超越354
(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德356
二、当前师德建设的影响因素以及我们的机遇与挑战357
(一)影响师德建设的几个关键性因素357
(二)机遇与挑战——未来师德建设面临的前景分析360
三、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发展及对策研究364
(一)借鉴与批判相结合,以我为主,应对挑战365
(二)建章立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硬环境366
(三)教育与修养相结合,丰富教师的精神家园367
(四)舆论驱导,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368
(五)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师德建设的深化和发展369
第十一章 师德建设与教育创新371
一、教育创新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371
(一)“教育创新”的丰富内涵372
(二)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375
二、师德建设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强大动力和关键环节378
(一)师德是教育创新的精神动力378
(二)师德建设是教育创新的坚实支撑381
三、推进教育创新,深化师德建设383
(一)根本层: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384
(二)基础层: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385
(三)关键层:教师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386
四、健全和完善师德建设体系,促进教育创新发展387
(一)营造师德建设良好氛围,提高教师师德觉悟388
(二)师德建设的制度化和专业化389
(三)加强科学管理,构建师德建设评价激励机制391
(四)建立发展性师德建设评价指标体系393
主要参考文献396
后记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