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儒家王权思想的历史演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先秦儒家王权思想的历史演变](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762985.jpg)
- 张亲霞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8043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儒家-君主制-思想史-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秦儒家王权思想的历史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儒家君权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1
第一节 春秋时代宗法分封制下权力体系的动摇1
一、春秋时代周天子军事权力的变化1
二、春秋时代周天子政治权力的变化3
三、春秋时代周天子经济权力的变化5
四、春秋以来社会权力基础的变化9
第二节 礼乐文化在春秋政治权力之争中的体现与蜕变16
一、春秋时期礼与君权关系的变化17
二、春秋时期礼在政治权力中的体现20
三、鲁国的礼乐文化传统与鲁国的君主权力23
第三节 学而后入仕理念的盛行与儒学产生中的权力情结26
一、学而后入仕理念在春秋时期的盛行26
二、儒学诞生中的权力情结28
第二章 孔子对周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儒家君权基本精神的确立32
第一节 孔子对周代君权精神的继承和发展32
一、西周时期的王权思想32
二、孔子浓厚的周礼文化情结41
三、孔子对周代王权精神的继承和发展42
第二节 孔子“克己复礼”的君权思想48
一、君主集权是实现有道之世的前提48
二、君主集权的基本法则是周礼53
三、君主集权的当务之急是“正名”61
四、君主集权与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精神培养65
第三节 儒家君权基本精神的确立76
一、君权思想中的礼治精神76
二、君权思想中的德治精神80
三、君权思想中的人道精神82
第三章 儒家君权思想的分化85
第一节 儒家君权思想分化的原因85
一、孔子入仕与对道追求的两面性——儒家君权思想分化的源头85
二、孔子弟子志向、兴趣的差异——儒家君权思想分化的直接原因91
三、传播地域的差异性——儒家君权思想分化的外部动力95
第二节 加强君主统治中道德的作用99
一、儒家君主道德权威思想的强化99
二、儒家君主道德权威的系统化与君权的圣化——子思学派的君权思想107
第三节 加强君主统治中礼乐规范的作用131
一、儒家君权思想对魏国政治的影响131
二、儒家君权思想的变异135
第四章 儒家君权思想的重大突破——孟子以民为本的君权思想139
第一节 孟子对孔子君权观念的超越及其民贵君轻思想139
一、孟子对孔子周礼制约下君权观念的超越140
二、君王得民得天下的思想140
三、君主保民而王的思想144
四、民的意见是君王决策的依据147
第二节 孟子的君权制衡思想与臣民革命思想150
一、“贵戚之卿”、“异姓之卿”与君主的关系150
二、君臣“寇仇”之说与臣对君权的制衡153
三、仁义之道对君权的约束156
第三节 孟子君权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分析158
一、士阶层社会地位的空前提高159
二、孟子对三代君主统治的历史经验总结161
三、孟子对春秋时期君权与臣、民之间关系的历史反思169
四、孟子对儒家道德权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76
第四节 从历史影响看孟子君权思想的特点183
第五节 儒家道德权威观念在战国时期的困境188
一、从孟子的遭遇看儒家的困境188
二、从君主对仁义之道为统一天下手段的冷漠看儒家的困境192
三、儒者奉行君主道德权威的悲剧194
四、儒家君主道德权威思想在战国困境的深层根源197
第五章 战国末期儒家君权思想的发展——荀子大一统的集权思想206
第一节 荀子对儒家君权思想的发展207
一、战国末期天下统一的必然性以及荀子对此的认识207
二、荀子对秦国君主统治的反思211
三、稷下之学对荀子君权观念的影响213
四、儒家礼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23
第二节 荀子大一统的君权思想229
一、势位至尊——君主王天下的前提229
二、礼法互补、王霸兼用——君主王天下的基本方略233
三、加强君主统治的组织建设——君主王天下的保证247
四、君权至上下的权力约束机制——君主王天下的必要条件258
第三节 从荀子君权思想对汉代政治的影响看荀子在先秦儒学中的地位269
第六章 先秦儒家君权思想演变的特征277
一、礼乐规范性与道德修养的紧密结合277
二、道德理想性与功利性283
三、由理想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286
结束语292
参考文献298
后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