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通信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774692.jpg)
- 李式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4965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数字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1
1.3 通信信道与模型2
1.4 数字波形形成3
1.5 数字通信接入技术6
1.5.1 接入网基本概念6
1.5.2 无线接入9
1.5.3 IP接入10
1.5.4 xDSL接入12
1.5.5 有线宽带无源光网络接入13
1.6 本书的组织结构13
第2章 数字调制与解调14
2.1 数字调制14
2.2 数字调制信号14
2.2.1 无记忆调制14
2.2.2 OFDM调制信号16
2.2.3 有记忆线性调制17
2.2.4 连续相位频移键控18
2.3 加性高斯白噪音信道解调24
2.3.1 相干解调25
2.3.2 匹配滤波解调26
2.4 线性调制器的实现27
2.4.1 线性调制器的一般模型27
2.4.2 平衡乘法器28
2.4.3 二极管双平衡乘法器28
2.4.4 有源双平衡乘法器29
2.4.5 DDS原理30
2.4.6 CORDIC算法32
本章小结34
习题34
参考文献34
第3章 锁相与同步35
3.1 同步的基本概念35
3.2 模拟锁相环35
3.2.1 锁相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5
3.2.2 模拟锁相环路的主要性能指标37
3.3 数字锁相环39
3.3.1 数字锁相环的工作原理39
3.3.2 数字锁相环抗干扰性能的改善40
3.4 载波同步41
3.4.1 非线性变换——M次方环42
3.4.2 科斯塔斯环43
3.4.3 修正的科斯塔斯环44
3.4.4 载波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45
3.5 位同步46
3.5.1 插入导频法46
3.5.2 直接法48
3.5.3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及其相位误差对性能的影响52
3.6 帧同步54
3.6.1 起止式同步法55
3.6.2 连贯插入法55
3.6.3 间隔式插入法56
3.6.4 帧同步系统的性能58
3.6.5 帧同步的保护59
3.7 OFDM同步技术60
3.7.1 OFDM系统同步概述60
3.7.2 OFDM系统定时算法61
3.7.3 OFDM载波频偏估计64
本章小结66
习题66
参考文献67
第4章 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同步68
4.1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68
4.2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的模型69
4.3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抗干扰分析72
4.4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捕获77
4.4.1 扩频序列同步捕获基本概念77
4.4.2 串行搜索的相关积分捕获电路81
4.4.3 多逗留积分84
4.5 快速捕获技术86
4.5.1 并行捕获86
4.5.2 匹配滤波器同步捕获88
4.5.3 基于FFT的频域并行捕获算法92
4.6 序贯检测的快速捕获93
4.6.1 序贯检测93
4.6.2 序贯检测快速捕获模型94
4.7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的同步跟踪96
4.7.1 自同步法原理96
4.7.2 延时锁定同步法99
4.7.3 FH信号的同步105
本章小结105
习题105
参考文献106
第5章 移动无线信道107
5.1 小尺度多径传播107
5.1.1 影响小尺度衰落的因素107
5.1.2 多普勒频移108
5.2 多径信道冲激响应模型109
5.2.1 带宽与接收功率的关系111
5.3 移动多径信道的参数114
5.3.1 时间色散参数114
5.3.2 相干带宽116
5.3.3 多普勒扩展和相干时间117
5.4 小尺度衰落类型119
5.4.1 多径延时扩展产生的衰落效应119
5.4.2 多普勒扩展引起的衰落效应121
5.5 Rayleigh和Ricean衰落分布122
5.5.1 Rayleigh衰落分布122
5.5.2 Ricean衰落分布124
5.6 多径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124
5.6.1 平坦衰落的Clarke模型124
5.6.2 Clarke和Gails衰落模型的仿真128
5.6.3 电平交叉和衰落统计130
5.6.4 双线Rayleigh衰落模型131
5.6.5 Saleh和Valenzuela室内统计模型132
5.6.6 SIRCIM和SMRCIM室内和室外统计模型132
本章小结134
习题134
参考文献136
第6章 信道辨识与均衡137
6.1 反卷积和均衡137
6.1.1 反卷积137
6.1.2 盲均衡问题的数学描述139
6.2 信道具有码间干扰时的最佳接收142
6.2.1 字符序列的最佳估计算法142
6.2.2 MLSE接收机143
6.2.3 Viterbi算法147
6.3 线性均衡器150
6.3.1 信道的等效离散时间模型150
6.3.2 两种线性均衡器151
6.4 判决反馈均衡器153
6.5 分数间隔均衡器155
6.5.1 分数间隔均衡器的必要性155
6.5.2 分数间隔均衡嚣的系统模型157
6.5.3 无噪声情况下的完全均衡158
6.5.4 有噪声情况下的完全均衡161
本章小结162
习题162
参考文献162
第7章 分集技术163
7.1 移动无线电系统的分集163
7.1.1 宏观分集——多基站分集163
7.1.2 微观分集——同址天线分集164
7.2 空间分集164
7.2.1 移动台空间分集164
7.2.2 基站空间分集165
7.3 场分量分集167
7.4 极化分集168
7.5 角分集169
7.6 频率分集171
7.6.1 频率统计相关171
7.6.2 相干带宽172
7.7 时间分集172
7.8 时空发射分集173
本章小结174
习题175
参考文献175
第8章 合并技术176
8.1 宏观分集的合并技术176
8.1.1 选择性分集合并176
8.1.2 利用选择性合并改善平均信噪比176
8.2 微观分集的合并技术177
8.3 预检测和后检测合并178
8.3.1 使用预检测方法178
8.3.2 使用后检测方法178
8.4 选择性分集合并178
8.4.1 转换式合并183
8.5 最大比值合并185
8.5.1 计算概率密度分布186
8.5.2 不相关信号的M条支路188
8.5.3 相关信号的两条支路189
8.6 等增益合并190
8.6.1 等增益合并概率密度函数191
8.6.2 累积概率分布191
8.6.3 电平交叉率(LCR)192
8.6.4 基站电平交叉率193
本章小结196
习题196
参考文献197
第9章 多路复用与多址接入198
9.1 多路复用与接入198
9.2 通信资源的分配198
9.2.1 频分复用/频分多址199
9.2.2 时分复用/时分多址201
9.2.3 固定分配TDM/TDMA201
9.2.4 通信资源信道化202
9.3 多址接入信息流程203
9.4 多址方式204
9.4.1 频分多址——FDMA方式204
9.4.2 时分多址——TDMA方式204
9.4.3 FDMA和TDMA的性能比较205
9.4.4 码分多址——CDMA方式207
9.4.5 空分多址——SDMA方式209
9.4.6 空间分割和极化分割多址技术209
9.5 接入算法210
9.5.1 ALOHA210
9.5.2 时隙ALOHA212
9.5.3 预约ALOHA213
9.5.4 S-ALOHA和R-ALOHA的性能比较214
9.6 轮询技术215
9.7 局域网的多址接入技术216
9.7.1 载波侦听多址接入网216
9.7.2 令牌环网217
本章小结219
习题219
参考文献221
第10章 蜂窝技术222
10.1 蜂窝接入技术222
10.1.1 蜂窝网的概念222
10.2 蜂窝网的接续技术223
10.2.1 越区切换226
10.2.2 漫游功能228
10.3 蜂窝制中的多址技术229
10.3.1 空分多址——频率再用技术229
10.3.2 频分多址234
10.3.3 时分多址234
10.3.4 码分多址235
10.3.5 第三代蜂窝系统中的多址技术238
本章小结240
习题240
参考文献240
第11章 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技术241
11.1 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技术241
11.1.1 卫星通信中的频分多址241
11.1.2 卫星通信中的时分多址243
11.1.3 卫星通信中的空分多址244
11.1.4 卫星通信中的码分多址245
11.1.5 卫星通信中几种多址方式的特点245
11.2 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246
11.2.1 卫星在移动业务中的应用246
11.2.2 铱星系统247
11.2.3 全球星系统248
11.2.4 中高度圆形轨道卫星系统249
11.2.5 3种系统的参数性能比较249
11.2.6 卫星移动系统存在的问题250
11.3 国际通信卫星机构(INTELSAT)使用的多址技术250
11.3.1 FDM/FM/FDMA或MCPC中的预分配250
11.3.2 接入INTELSAT卫星的MCPC模式251
11.3.3 带宽受限与功率受限条件252
11.3.4 SPADE转发器254
11.3.5 INTELSAT的TDMA255
本章小结256
参考文献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