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
  • 杨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771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个人收入-收入分配-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主要研究方法20

三 本书研究的思路与基本框架25

四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3

第一章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34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科学理论34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理论前提35

二 马克思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37

三 恩格斯对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新贡献42

第二节 列宁和斯大林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实践45

一 列宁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实践45

二 斯大林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实践50

第三节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50

一 毛泽东的个人收入分配思想50

二 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分配理论52

第二章 理论借鉴:西方学者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理论演变62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62

一 配第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63

二 斯密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66

三 李嘉图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70

第二节 边际学派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75

一 奥地利学派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75

二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分配理论79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80

一 旧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81

二 新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82

三 对福利经济学分配理论的评价85

第三章 回顾与分析:改革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体制变迁87

第一节 改革前中国农村个人收入分配体制的回顾与分析87

一 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及特点88

二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及特点94

第二节 改革前中国城镇职工收入分配体制的回顾与分析98

— 1949~1956年城镇职工个人收入分配的形式及特点99

二 1956~1965年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及特点101

三 “文革”期间,企业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03

第三节 考察的几点结论104

第四章 变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1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110

一 马克思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本质规定110

二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中的现实113

三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进一步发展1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131

一 生产要素的内涵及其分类134

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及根据136

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否结合及如何结合139

四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和作用1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特点147

一 从分配方式看,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147

二 从分配机制看,计划分配机制与市场分配机制双轨并存149

三 从收入结构看,主职收入与兼职收入、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并存150

四 从分配方向看,收入分配向市场倾斜与向个人倾斜并存152

第五章 公平与效率:个人收入分配中矛盾关系的协调与选择156

第一节 公平分配及其评价标准156

一 与公平相关的几个概念的辨析157

二 公平分配的评价标准160

第二节 效率及其评价标准171

一 与效率相关的几个概念的辨析171

二 分配效率的评价标准175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者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79

一 公平与效率冲突论179

二 公平与效率协调论18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协调与选择187

一 探讨两者关系问题的几个立论观点187

二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189

三 我国理论界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争论分歧193

四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必然性197

五 如何正确认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

第六章 个人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上):平均主义分配倾向的具体分析204

第一节 平均主义分配的构成要素分析205

一 平均主义分配要求的主体是低收入水平的劳动者205

二 平均主义分配要求的主要内容是工资部分209

三 平均主义分配要求的结果是差距不大的相对平均211

第二节 平均主义分配倾向的主要表现211

一 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212

二 奖金职能变异导致的平均主义分配214

三 津贴、补贴福利化所导致的平均主义分配216

第三节 平均主义分配倾向的成因分析220

一 “生存均权”对低水平收入必然产生均分要求220

二 平均主义的分配实践,强化了居民的“均分”倾向223

三 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损失,要求通过“均等补偿”来保值224

四 “低收入、高就业”的劳动制度,严重制约了按劳分配的真正实施224

五 按劳分配计量上的困难,成为平均主义要求的“正当”理由225

第七章 个人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下):个人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227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228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阶段228

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232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征及其解释236

第二节 不同地区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242

一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242

二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246

第三节 不同所有制及其内部职工之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251

一 不同所有制间职工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251

二 不同所有制经济内部的不同行业和企业间职工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254

第八章 形成机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263

第一节 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一般性成因分析263

一 分配体制差异成因264

二 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成因267

三 劳动者个人素质差异成因271

四 制度不完善和管理失范成因278

第二节 个人收入差距产生的具体成因分析281

一 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81

二 地区经济结构差异与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286

三 级差收益与不同行业部门职工的收入差距295

第九章 判断与预测: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的性质及变化趋势300

第一节 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性质的基本判断300

一 理论界关于收入差距性质的争论300

二 如何评估个人收入差距的性质303

三 中国现阶段收入差距不是两极分化的性质311

第二节 中国个人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318

一 从近期发展趋势看,个人收入差距还将会进一步扩大319

二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个人收入差距将逐步缩小326

第十章 矫正与调适:治理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措施344

第一节 完善分配和就业制度,从根本上防止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344

一 加速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体制344

二 完善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制度,规范非正规就业的健康发展346

三 深化个人收入所得税制改革,平抑收入差距355

四 取消农业税和改革财政体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362

五 建立和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367

第二节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372

一 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72

二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契机,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376

三 加强法律与行政处罚力度,防止个人收入差距非正常扩大391

第三节 转换公平观念,提高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392

一 在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中,强调起点公平或机会平等393

二 按劳分配是主体的分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393

三 要区分两个层次的公平分配,现阶段不要过分强调微观层次公平394

四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394

第四节 促使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各个收入水平群体的主流394

一 中等收入者的界定396

二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各收入水平群体的主流400

三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的政策选择402

参考文献407

后记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