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水产养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水产养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778027.jpg)
- 刘焕亮,黄樟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9703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177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1210页
- 主题词:水产养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水产养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1
第二节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2
一、主要水产经济动植物的一般营养成分2
二、主要水产经济动物的氨基酸组成与特点3
三、主要水产经济动物的脂肪酸含量与组成特点5
四、主要水产经济动物的胆固醇含量7
第三节 水产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8
一、改善人类食物营养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8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8
三、广开生产门路,增加农民收入8
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9
五、促进与水产养殖业有关的产业发展,推动相关学科的科技进步9
第四节 我国水产养殖的自然资源条件9
一、养殖水域广阔且潜力大9
二、养殖种类丰富且具特色10
三、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10
第五节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10
一、水产养殖业简史10
二、水产业及其养殖业的发展11
三、水产业及其养殖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13
第六节 水产养殖科技成就与展望17
一、科技成就17
二、展望24
主要参考文献25
第二章 我国养殖水域生态环境27
第一节 概述27
第二节 内陆养殖水域生态环境28
一、内陆水域渔业分区28
二、水域自然环境条件与渔业关系34
三、河流生态环境35
四、淡水湖泊生态环境44
五、水库生态环境54
六、淡水池塘生态环境61
七、盐湖生态环境与卤虫资源65
八、盐碱地池塘生态环境72
第三节 河口湾生态环境76
一、概况76
二、生态环境76
第四节 浅海、滩涂生态环境78
一、概况78
二、生态环境81
主要参考文献90
第三章 水产动物育种92
第一节 概述92
第二节 种质资源的保护99
一、群体大小的保护100
二、群体遗传结构的保护101
三、种质纯洁性的保护103
四、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104
第三节 选择育种106
一、选择育种的性状指标106
二、质量性状的选择108
三、数量性状的选择109
四、选择育种的方法109
五、选择育种的几项准则111
六、选择育种的应用112
第四节 杂交育种113
一、杂交育种的原理113
二、杂交育种的方法113
三、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117
四、杂交育种的程序与准则119
五、杂交育种的应用与成果121
第五节 水产生物多倍体育种123
一、多倍体育种原理124
二、多倍体的人工诱导方法与研究成果124
三、多倍体的鉴定127
四、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及前景128
第六节 雌核生殖和雄核生殖129
一、雌核生殖129
二、雄核生殖133
第七节 性别控制135
一、水产动物性别控制的意义135
二、性别决定及其控制原理135
三、水产动物性别控制的途径与技术要点136
四、性别控制的应用与前景139
第八节 育种的生物技术139
一、细胞核移植技术139
二、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144
三、细胞融合技术149
四、核酸诱导技术153
五、重组DNA技术157
第九节 综合育种166
一、建鲤的综合育种技术路线166
二、高寒鲤的综合育种技术路线167
三、颖鲤的综合育种技术路线167
第十节 水产生物引种168
一、概述168
二、引种的条件169
三、引种的实施170
四、引种工作的教训173
第十一节 水产动物育种展望174
一、水产动物育种的特点174
二、水产动物育种工作的趋势175
主要参考文献176
第四章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184
第一节 概述184
一、发展概况184
二、营养研究与饲料业的展望186
三、水产动物营养、饲料与畜禽的异同187
第二节 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189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189
二、脂类和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198
三、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202
四、矿物盐的需要量与缺乏症206
五、维生素的需要211
第三节 水产动物能量需求215
一、能量的分类与需要量215
二、能量收支217
第四节 饲料营养研究方法219
一、饲料营养价值与评价219
二、试验水槽中的饲养研究222
三、试验饲料226
四、饲养试验方法231
五、试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232
第五节 饲料添加剂233
一、概述233
二、营养性添加剂235
三、改善饲料质量的添加剂247
第六节 饲料原料与抗营养因子及外源毒素257
一、饲料原料的种类及其特性257
二、抗营养因子261
三、外源性毒素265
第七节 配合饲料配制原理与技术267
一、概述267
二、配合饲料配方设计269
三、不同类型配合饲料的主要差异和适宜规格269
第八节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271
一、饲料质量管理体系271
二、配合饲料的储藏保管272
三、水产配合饲料质量的评定方法274
主要参考文献275
第五章 鱼类养殖285
第一节 概述285
一、发展概况285
二、科技成就288
第二节 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289
一、养殖种类及其自然分布289
二、栖息习性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317
三、摄食327
四、生长338
五、繁殖343
第三节 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350
一、人工繁殖生物学原理351
二、人工繁殖生物学技术377
第四节 鱼苗鱼种培育397
一、主要养殖鱼类鱼苗、鱼种的生物学特征397
二、天然鱼苗的捕捞418
三、鱼苗培育421
四、鱼种培育434
五、鱼苗鱼种运输438
六、北方地区鱼类冰下安全越冬440
第五节 食用鱼养殖443
一、静水土池塘养殖443
二、流水池塘养鱼463
第六节 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465
一、概述465
二、低洼盐碱地鱼塘台田生态工程467
三、低洼盐碱地池塘鱼类养殖的关键技术467
第七节 稻田养鱼468
一、概述468
二、养鱼稻田的生态环境与稻鱼双丰收的原理分析470
三、稻田养鱼方式及基本设施472
四、水稻栽培与水产动物养殖的关键技术473
五、稻田养鱼过程管理的综合技术475
第八节 综合养鱼478
一、概述478
二、综合养鱼的生态学原理和意义479
三、综合养鱼的主要类型481
第九节 鳗鲡养殖486
一、概述486
二、生物学特点488
三、鳗鲡苗的捕捞、暂养和运输492
四、鳗鲡养殖场建设的技术要点493
五、苗种培育494
六、食用鳗鲡饲养497
第十节 鲑鳟养殖500
一、概述500
二、生物学特点501
三、养殖场的建设与养殖设施501
四、人工繁殖505
五、苗种培育510
六、当年鱼饲养512
七、食用鱼饲养515
八、鲑鳟网箱养殖516
第十一节 工厂化养鱼516
一、概述516
二、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工程设施与技术要点520
三、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水系统工艺流程和水处理关键技术527
四、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的运行与饲养管理531
五、工厂化养殖类型的综合比较与半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533
第十二节 网箱养鱼534
一、概述534
二、网箱养鱼高产和波浪、水流对网箱作用的理论分析537
三、网箱养殖设施结构538
四、水产养殖网箱的类型540
五、网箱的设置546
六、鱼种放养548
七、饲养管理549
八、网箱养鱼效益评估552
第十三节 围栏养殖552
一、概述552
二、围栏设施与施工553
三、鱼种放养559
四、饲养管理560
五、捕捞561
第十四节 淡水湖泊渔业开发561
一、概述561
二、淡水藻型湖泊鱼类养殖568
三、草型湖泊水产动物规模化养殖580
四、淡水湖泊水产资源增殖591
第十五节 水库渔业开发599
一、概述599
二、水库鱼产力的评估及其对投饵网箱的负荷力602
三、大中型水库渔业的开发利用610
四、小型水库养鱼616
五、水库水产资源增殖616
六、水库的拦鱼防逃设施619
主要参考文献620
第六章 虾蟹类养殖633
第一节 概述633
一、发展概况633
二、科技成就636
三、面临的问题637
第二节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生物学638
一、主要养殖种类与分布及养殖状况639
二、栖息习性与对环境条件适应644
三、摄食646
四、蜕皮与生长649
五、繁殖653
第三节 苗种繁育原理与关键技术659
一、苗种繁育设施659
二、亲体培育664
三、产卵与孵化668
四、幼体培育环境因子的调控671
五、幼体的食性、营养与饵料677
六、幼体常见病与防治683
七、日常检测工作687
八、出池与计数689
九、无特异病原苗种繁育原理与方法690
第四节 成体养殖原理与关键技术691
一、虾蟹类养殖的几种模式692
二、池塘标准及放养前的准备工作694
三、饵料生物培养698
四、苗种放养700
五、摄食与投饲703
六、池塘水环境调控708
七、可控生态养虾技术723
八、虾蟹类与贝类、鱼类、藻类、海参混合养殖724
九、疾病的防治729
十、收获734
主要参考文献735
第七章 贝类养殖739
第一节 概述739
一、贝类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739
二、简史和现状740
三、科技成就740
四、前景及展望742
第二节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生物学744
一、匍匐型贝类744
二、固着型748
三、附着型751
四、埋栖型760
第三节 苗种繁育原理及关键技术771
一、工厂化人工育苗772
二、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789
三、土池人工育苗796
四、采捕野生贝苗799
第四节 成贝养殖原理与关键技术800
一、匍匐型贝类养殖801
二、固着型贝类养殖805
三、附着型贝类养殖808
四、埋栖型贝类养殖810
五、河蚌养殖814
六、珍珠的人工培育与加工814
主要参考文献820
第八章 其他水产动物增养殖822
第一节 腔肠动物增养殖822
一、概述822
二、海蜇的生物学特性823
三、育苗原理与关键技术826
四、食用海蜇养殖关键技术832
五、增殖技术832
六、腔肠动物增养殖展望834
第二节 棘皮动物增养殖835
一、概述835
二、主要养殖种类的生物学特性837
三、人工育苗原理与关键技术844
四、增养殖原理与关键技术849
五、棘皮动物增养殖展望851
第三节 两栖类养殖852
一、概述852
二、主要养殖种类生物学特性854
三、人工繁殖原理与关键技术862
四、蝌蚪培育872
五、稚蛙、幼蛙和幼鲵培育873
六、食用蛙和食用鲵养殖874
七、越冬管理875
八、蝌蚪和活蛙运输875
第四节 爬行类养殖876
一、概述876
二、主要养殖种类生物学878
三、人工繁殖原理与关键技术889
四、养殖方式与温室类型896
五、稚体、幼体培育和食用个体养殖897
六、绿毛龟培育901
主要参考文献904
第九章 藻类养殖910
第一节 概述910
一、历史与现状910
二、展望910
第二节 微藻养殖912
一、概述912
二、经济微藻的种类及其生物学913
三、微藻的培养919
四、微藻培养的展望945
第三节 海带养殖946
一、概述946
二、生物学特点948
三、幼苗培育969
四、成体养殖技术972
五、新品种培育977
六、病害防治981
第四节 裙带菜养殖983
一、养殖种类及形态特征984
二、生活史和繁殖985
三、新品种培育986
四、苗种生产及关键技术987
五、成体养殖技术995
六、收获与加工997
七、病害防治998
第五节 紫菜养殖999
一、养殖种类及其生物学特征1000
二、养殖技术1007
第六节 其他经济红藻养殖1021
一、养殖种类及其生物学1021
二、养殖技术要点1036
主要参考文献1046
第十章 水产养殖病害的诊断与防治1052
第一节 概述1052
一、现状1052
二、发生态势1052
三、发展简史1053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1054
一、疾病与病原生物的关系1054
二、疾病与养殖环境的关系1055
三、疾病与机体(宿主)的关系1056
四、饲养管理与疾病的关系1057
第三节 常见病害1057
一、病毒性疾病1057
二、细菌及其他原核生物性疾病1067
三、真菌性疾病和某些藻类引起的病害1103
四、原虫病1107
五、蠕虫类引起的病害1125
六、寄生甲壳动物引起的病害1142
七、肿瘤1148
八、其他原因引起的病害1148
第四节 常用渔药及其机理1150
一、我国渔药业的发展概况1150
二、常用渔药及其机理1152
三、渔药选择1157
四、给药途径与用药注意事项1157
主要参考文献1161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164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1170
附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水质标准1173
附录D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1174
附录E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渔用药残留限量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