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780614.jpg)
- 张跃林,陶令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0565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物化学理论2
绪论2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2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2
三、生物化学的发展2
四、生物化学与其他生命科学的关系4
五、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4
复习题5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6
第一节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6
一、氨基酸的结构及分类6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9
第二节 肽10
一、肽和肽键11
二、天然存在的重要活性肽11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1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2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2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14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5
第四节 蛋白质的重要性质16
一、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16
二、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17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17
四、蛋白质的沉淀17
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18
六、蛋白质的呈色反应18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测定19
一、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9
二、蛋白质的分析检测20
三、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测定21
四、蛋白质的分类21
复习题21
第二章 酶23
第一节 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23
一、酶的概念23
二、酶的化学本质23
三、酶的作用特点24
第二节 酶的命名及分类24
一、酶的命名24
二、酶的分类25
第三节 酶的作用机制27
一、酶的活性中心27
二、酶作用的专一性机制28
三、酶作用的高效性机制29
第四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29
一、酶反应速率与酶活力29
二、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30
三、酶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31
四、温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31
五、pH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31
六、激活剂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31
七、抑制剂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32
第五节 别构酶与同工酶33
一、别构酶33
二、同工酶34
第六节 酶的应用34
一、酶工程简介34
二、酶法分析的应用36
三、酶制剂的应用36
复习题36
第三章 维生素和辅酶38
第一节 水溶性维生素38
一、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38
二、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39
三、泛酸和辅酶40
四、维生素B5和辅酶Ⅰ、辅酶Ⅱ41
五、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42
六、生物素43
七、叶酸及叶酸辅酶43
八、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2辅酶44
九、维生素C44
十、硫辛酸45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45
一、维生素A45
二、维生素D47
三、维生素E47
四、维生素K47
复习题48
第四章 核酸化学50
第一节 核酸概述50
一、核酸的种类与分布50
二、核酸的生物学功能51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51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51
二、核酸的分子组成51
第三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55
一、DNA的分子结构55
二、RNA的分子结构58
第四节 核酸的性质60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60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61
三、核酸的变性和复性61
四、分子杂交62
第五节 核酸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62
一、核酸的提取和分离62
二、核酸含量的测定63
复习题64
第五章 糖类代谢65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65
一、单糖65
二、双糖66
三、多糖66
第二节 糖的酶促降解67
一、双糖的酶促降解67
二、淀粉的酶促降解68
三、纤维素的酶促降解69
第三节 糖酵解70
一、糖酵解的过程70
二、丙酮酸的去路72
三、糖酵解中ATP的生成及生物学意义74
第四节 糖的有氧氧化75
一、丙酮酸的氧化脱羧75
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75
三、三羧酸循环的特点78
四、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78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79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79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化学计量和反应特点81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82
第六节 糖的生物合成82
一、葡萄糖的异生作用82
二、蔗糖的生物合成84
三、淀粉的生物合成85
四、糖原的生物合成86
五、纤维素的生物合成86
复习题87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88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88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和方式88
二、高能磷酸化合物89
第二节 电子传递链91
一、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及其功能91
二、电子传递链的种类及其传递体的排列顺序93
三、电子传递抑制剂94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94
一、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类型94
二、氧化磷酸化的细胞结构基础95
三、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和P/O比96
四、线粒体的穿梭系统96
第四节 其他末端氧化酶系统97
一、多酚氧化酶系统97
二、抗坏血酸氧化酶系统98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系统98
复习题99
第七章 脂类代谢100
第一节 脂肪的降解101
一、脂肪的酶促降解101
二、甘油的降解与转化101
三、脂肪酸的氧化分解102
四、乙醛酸循环106
第二节 脂肪的生物合成107
一、甘油的生物合成107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107
三、甘油三酯的生物合成110
第三节 甘油磷脂的降解与生物合成111
复习题114
第八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116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116
一、肽酶116
二、蛋白酶116
第二节 氨基酸的降解和转化117
一、脱氨基作用117
二、脱羧基作用118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119
第三节 某些氨基酸的代谢121
一、一碳基团的代谢122
二、含硫氨基酸的代谢122
三、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125
复习题126
第九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127
第一节 核酸的酶促降解127
一、核酸外切酶127
二、核酸内切酶127
第二节 核苷酸的生物降解128
一、核苷酸的降解128
二、嘌呤的降解128
三、嘧啶的降解129
第三节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130
一、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30
二、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32
三、核苷酸转变为核苷二磷酸和核苷三磷酸133
复习题133
第十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134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134
一、复制134
二、逆转录141
三、DNA的突变142
四、DNA的损伤与修复144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145
一、转录145
二、RNA的复制149
第三节 基因工程简介150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150
二、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150
三、PCR技术152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与展望152
复习题153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55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155
一、mRNA与遗传密码155
二、tRNA157
三、rRNA与核糖体157
四、辅助因子157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157
一、氨基酸的活化157
二、大肠杆菌中肽链合成的起始158
三、肽链的延伸158
四、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159
五、多核糖体159
六、真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60
七、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与折叠161
复习题161
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调节162
第一节 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162
一、糖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162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162
三、脂肪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162
四、核酸代谢与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163
第二节 代谢调节163
一、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164
二、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167
三、神经水平的代谢调节167
复习题168
第十三章 风味物质(选学内容)169
第一节 风味的概念169
第二节 味感及味感物质169
一、味感的概念169
二、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味感的关系169
三、甜味物质169
四、苦味与苦味物质171
五、酸味与酸味物质172
六、咸味与咸味物质174
七、其他味感与呈味物质174
第三节 嗅感及嗅感物质176
一、嗅感的概念176
二、植物性食物的香气176
三、动物性食物的香气与臭气177
四、食物焙烤香气的形成179
五、发酵食品的香气180
复习题181
第十四章 色素(选学内容)182
第一节 吡咯色素182
一、血红素182
二、叶绿素184
第二节 多烯色素184
一、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185
二、类胡萝卜素的应用185
第三节 酚类色素185
一、花色苷类185
二、花黄素类186
三、植物鞣质187
复习题188
第二篇 生物化学实验192
第一部分 实验室规则与安全192
第二部分 实验室操作技能193
一、分光光度计的使用193
二、标准曲线的绘制195
三、低速离心机的使用196
第三部分 实验项目197
实验一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197
实验二 氨基酸纸色谱199
实验三 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201
实验四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202
实验五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04
实验六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205
实验七 DNA的分离制备207
实验八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208
实验九 脂肪碘值的测定211
实验十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213
参考文献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