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乳牛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乳牛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795435.jpg)
- 王福兆主编;耿世祥,高国梁,孙少华,张金钟,赵智华,张英汉,南庆贤,刘会平,龚振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1823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乳牛-饲养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乳牛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乳牛业在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的地位1
一、发展乳牛业,可促进农业发展1
二、发展乳牛业,可改善膳食结构、增强人民体质1
三、发展乳牛业,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发展2
四、发展乳牛业,增加牛肉生产2
五、发展乳牛业,可为工业提供原料2
六、发展乳牛业,可充分发挥乳牛高效性能2
第二节 我国乳牛业发展概况3
一、乳牛业发展简史3
二、新中国乳牛业发展4
第三节 我国乳牛分布与生产水平6
一、东部地区7
二、中部地区7
三、西部地区7
第四节 国外乳牛业发展趋势8
一、发展概况8
二、发展趋势9
第二章 牛种与牛品种12
第一节 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12
一、家牛(Bos taurus)12
二、瘤牛(Bos indicus)12
三、牦牛(Bos grunniens)13
四、水牛(Bubalus bubalsa)13
第二节 国外著名乳牛及乳肉兼用牛品种14
一、荷兰牛(Holland Friesian)14
二、娟姗牛(Jersey)18
三、瑞士褐牛(Brown Swiss)19
四、短角牛(Shorthorn)20
五、西门塔尔牛(Simmental)21
第三节 我国乳用及兼用牛品种23
一、中国荷斯坦牛(The Chinese Holstein Breed)23
二、三河牛26
三、中国草原红牛28
四、新疆褐牛30
五、科尔沁牛31
六、中国西门塔尔牛(The Chinese Simmental Breed)32
第四节 可供乳用的牛种与品种34
一、中国黄牛34
二、水牛品种35
三、中国牦牛品种38
第三章 乳牛外貌鉴定与生产性能测定40
第一节 外貌特征40
一、乳牛外貌特征40
二、乳肉兼用牛外貌特征45
第二节 体尺、体重测量与年龄鉴定45
一、体尺体重测量45
二、年龄胎次鉴定46
第三节 外貌评分鉴定48
一、乳牛外貌评分鉴定48
二、乳肉兼用牛外貌评分鉴定50
第四节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线性鉴定51
一、鉴定部位及性状描述51
二、线性评分转换功能表55
三、计算各部得分57
四、计算外貌总分58
五、等级评定58
第五节 生产性能测定59
一、独立的检测机构59
二、建立规范化操作程序59
三、DHI报告的分析与应用64
第四章 乳牛的行为及其应用67
第一节 乳牛行为与乳牛对环境的适应性67
一、乳牛(家畜)的行为、行为学及研究内容67
二、乳牛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68
第二节 乳牛的一般行为68
一、乳牛的一般习性68
二、乳牛的行为系统68
第三节 乳牛的生理性行为70
一、乳牛的生理性行为习性70
二、乳牛的群居关系和联络方式71
第四节 乳牛的病理性行为72
一、乳牛的正常行为73
二、乳牛的病理性行为(异常行为)73
三、乳牛的恶癖及其预防73
四、乳牛的应激反应与管理74
第五节 乳牛行为与集约化生产75
一、乳牛行为与集约化生产75
二、泌乳低刺激阈性状与机器挤奶75
三、乳牛的实用行为76
第五章 乳牛场建设及环境保护77
第一节 场址选择77
一、位置与环境77
二、地势与水位78
三、水源与水质78
第二节 场址规划与布局79
一、生活和管理区79
二、饲料加工与储备区(生产辅助区)79
三、牛舍及生产区(生产和饲养区)80
四、粪便堆贮及处理区80
五、兽医室及病牛隔离区80
第三节 牛舍设计与建筑81
一、拴系式牛舍及设施81
二、散栏式牛舍及设施92
三、农户乳牛舍建筑及其设施97
第四节 乳牛场环境污染及其治理99
一、乳牛场污染特点及其危害99
二、乳牛场环境污染的治理101
第六章 乳牛育种105
第一节 我国乳牛育种简况105
第二节 育种基本工作106
一、牛群的标记与编号106
二、育种记录及统计108
第三节 乳牛选种111
一、确定育种目标111
二、种公、母牛的选择113
三、种乳牛遗传价值的评定120
第四节 乳牛的选配122
一、选配的意义和原则122
二、选配方式123
三、选配方案与计划124
第五节 乳牛育种方法125
一、品系繁育125
二、杂交繁育126
三、育种方案127
第六节 现代生物技术与乳牛育种128
一、繁殖生物技术在乳牛育种中的应用128
二、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乳牛育种中的应用129
三、转基因动物及乳腺生物反应器131
第七节 育种的组织措施131
一、制定乳业区域发展规划131
二、建立乳牛繁育体系132
三、组织跨系统的协作育种机构132
四、良种牛登记132
五、乳牛鉴定工作制度化132
六、举办赛牛会133
第七章 种公牛站建设与冻精生产134
第一节 种公牛站建设135
一、种公牛站的任务135
二、种公牛站的建设135
第二节 种公牛饲养管理139
一、公犊饲养管理139
二、育成公牛饲养管理139
三、成年种公牛饲养管理140
第三节 采精及质量检查142
一、采精142
二、精液质量检查142
第四节 冻精制作144
一、冻精制作原理144
二、冻精制作144
第五节 冻精经销146
一、严把冻精质量关147
二、按质论价147
三、开展引导销售147
四、多设销售网点147
五、开展有关技术服务147
第八章 母牛群繁殖149
第一节 繁殖管理目标149
第二节 母牛初配年龄与发情鉴定150
一、初配年龄150
二、发情150
三、发情鉴定151
第三节 母牛配种152
一、适时配种152
二、配种方法153
第四节 妊娠与分娩154
一、妊娠诊断154
二、分娩与接产155
第五节 非传染性繁殖障碍157
一、不发情157
二、发情不规则157
三、分泌物异常157
第六节 乳牛胚胎移植158
一、供体牛选择158
二、供受体牛的同期发情158
三、供体牛的超数排卵159
四、供体母牛授精159
五、胚胎的采集159
六、胚胎的检查159
七、受体牛选择159
八、胚胎移植160
九、供体和受体牛术后观察160
十、胚胎冷冻保存160
第九章 后备母牛培育162
第一节 培育目标162
一、体格与体型162
二、培育成本的控制163
第二节 犊牛饲养管理164
一、新生期(初生期)饲养管理165
二、常乳期饲养管理165
三、断奶及过渡期饲养管理167
第三节 育成牛饲养管理168
一、性成熟期饲养管理169
二、体成熟期饲养管理169
第四节 初孕牛饲养管理170
第五节 与后备牛饲养密切相关的几种疾病及其预防170
第六节 乳用犊公牛的肉用生产171
第十章 乳牛营养与饲料174
第一节 水与干物质的需要174
一、水174
二、干物质174
第二节 乳牛能量与蛋白质的需要175
一、能量需要176
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176
三、蛋白质需要177
第三节 矿物质及维生素营养的需要178
一、矿物质需要179
二、维生素需要181
第四节 乳牛饲养标准与日粮配合182
一、乳牛饲养标准182
二、日粮配合的原则182
第五节 乳牛饲料的选择与利用184
一、粗饲料184
二、精料187
三、补加饲料191
四、全年各类饲料需要量192
五、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192
第六节 饲料的加工调制与贮藏193
一、青干草的制作193
二、青贮方法195
三、半干青贮制作197
四、秸秆的加工利用197
五、青绿饲料及块根饲料贮存与加工198
六、精饲料加工及贮存199
第十一章 成乳牛饲养管理201
第一节 饲养管理方式201
一、拴系式201
二、散栏式201
三、自动化管理方式202
第二节 一般饲养管理技术202
一、保持良好环境卫生202
二、精心饲养202
三、细心管理204
四、合理安排工作日程205
第三节 阶段饲养206
一、妊娠干乳期饲养管理206
二、围产期乳牛饲养管理207
三、泌乳盛期饲养管理208
四、泌乳中期饲养管理209
五、泌乳后期饲养管理209
第四节 冬夏季饲养管理209
一、夏季饲养管理210
二、冬季饲养管理211
第五节 乳牛饲养管理效果分析212
一、牛体体况分析212
二、繁殖效果分析213
三、产奶效果分析213
四、粗饲料采食量的评定213
五、生产经济效益分析214
第十二章 挤乳与牛乳初步处理216
第一节 乳牛乳房结构与泌乳生理216
一、乳房结构216
二、乳腺发育217
三、乳的生成与排出218
第二节 乳房适应机器挤乳的形态评定218
一、乳房形状218
二、乳房容量219
三、乳房中各乳区发育的均衡性219
四、乳头的分布、形状和大小219
五、乳房的附着度219
六、排乳速度219
第三节 挤乳220
一、机械挤乳形式220
二、挤乳机工作原理及其结构222
三、机器挤乳223
四、手工挤乳224
第四节 牛乳质量与价格225
一、牛乳质量标准226
二、鲜牛乳按质论价226
第五节 生产优质牛乳的措施228
一、挤乳员个人卫生228
二、保证牛群健康 重视乳房炎的发生和预防228
三、经常保持牛体及环境卫生228
四、彻底清洗挤乳设备 减少直接污染228
五、正确处理和保存牛乳229
六、控制蚊蝇及细菌的繁殖229
七、控制抗生素残留230
第六节 牛乳初步处理230
一、过滤230
二、牛乳冷却230
三、牛乳运输231
第十三章 乳牛群健康管理233
第一节 健康管理内容与目标233
一、内容233
二、目标235
第二节 乳房健康管理236
一、环境和牛体卫生236
二、挤乳卫生236
三、干乳期乳房炎的预防236
四、开展DHI测定,加强隐性乳房炎的监控237
五、利用育种手段237
第三节 肢蹄护理238
一、环境与牛舍卫生238
二、营养平衡238
三、修蹄239
四、蹄浴239
五、育种239
第四节 繁殖障碍预防239
一、保持良好体况240
二、干乳期和围产期饲养管理240
三、产房管理240
四、实施母牛产后监控240
五、建立繁殖记录体系241
第五节 营养代谢病的监控241
第十四章 乳与乳品加工244
第一节 牛乳的成分及性质244
一、牛乳的化学成分244
二、牛乳的物理性质246
三、牛乳中的微生物247
四、牛乳的监测247
第二节 牛乳的贮存与初步加工248
一、牛乳的贮存248
二、初步加工248
第三节 液态乳生产248
一、杀菌乳(HTST)249
二、灭菌乳(UHT)249
三、酸牛乳250
四、花色牛乳251
第四节 乳粉及其他乳制品252
一、乳粉252
二、干酪253
三、奶油254
四、炼乳256
五、冰淇淋257
第五节 中国民族乳制品259
一、奶皮子260
二、奶豆腐260
三、牛奶酒261
四、酥油262
五、乳扇262
第十五章 乳牛场经营管理264
第一节 经营目的与规模264
第二节 生产管理265
一、领导班子的建设265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66
三、实行岗位责任制266
四、建立日报制度267
第三节 技术管理267
一、制定全年各项技术指标267
二、制定技术规范268
三、实行技术监控268
四、开展岗位技术培训268
五、引进先进技术与总结经验相结合268
第四节 生产计划管理269
一、牛群合理结构及全年周转计划269
二、饲料计划270
三、繁殖计划272
四、产乳计划272
五、劳力计划274
六、财务预算274
第五节 全年技术工作安排275
第六节 市场营销与策略276
一、引导消费,开拓市场277
二、实施名牌战略277
三、加强营销策划,完善销售网络277
第七节 提高乳牛场经济效益的措施277
一、利用优秀公牛配种改良牛群质量277
二、加强牛群繁殖管理278
三、重视牛群健康管理278
四、提高单产 降低饲养成本 开展综合利用278
五、压缩经营费用减少设备投资279
六、重视记录与记账工作279
七、坚持学习研究 不断进行经验交流279
第十六章 计算机在乳牛业中的应用281
第一节 现代乳业与信息化281
一、农业信息化与乳牛业现代化281
二、乳牛业信息化的发展历史282
三、乳牛业信息化的特征283
第二节 计算机的辅助设计284
一、乳牛场运行经济模型的建立284
二、乳牛场建设的辅助设计284
三、计算机乳牛仿真系统285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乳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285
一、实时监控方面286
二、管理信息方面的应用291
三、乳牛场辅助决策方面的应用296
第四节 网络技术的应用——构建乳业管理信息化平台296
一、确定信息化的整体计划与起步点296
二、信息平台297
三、乳牛业信息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298
第五节 Web网络服务平台功能300
一、网上选种选配300
二、网上饲料配方300
三、乳牛的网上交易301
四、网上乳牛科技301
五、网上技术交流301
六、网上专家远程咨询301
七、网上远程教育301
附录303
Ⅰ.1949—2002年我国乳牛年末存栏数、原料乳、乳制品产量统计表303
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奶牛饲养标准(修订第二版2000)304
Ⅲ.饲料营养成分表308
Ⅳ.美国NRC(2001)推荐荷斯坦奶牛营养需要313
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ZB B 43002-85318
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GB 16568—1996324
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3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节选)327
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节选)328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节选)330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管理准则(节选)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