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虚拟社会与伦理道德研究 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调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虚拟社会与伦理道德研究 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调查
  • 黄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1835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虚拟社会与伦理道德研究 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分析3

绪论3

第一章 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20

第一节 网络虚拟社会的概述21

一、何为“虚拟”21

二、何为“社会”26

三、何为“网络虚拟社会”32

四、网络虚拟社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44

第二节 网络虚拟社会何以可能70

一、网络虚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技术因素70

二、网络虚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哲学依据84

三、网络虚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实践经验92

第三节 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辩证关系95

一、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对立关系95

二、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统一关系97

三、网络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101

四、网络虚拟社会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形式103

第二章 网络虚拟社会与人的发展107

第一节 网络虚拟社会与人的本质属性108

一、人的本质108

二、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115

三、人的超越属性121

第二节 网络虚拟社会是现代人的新型存在境域127

一、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28

二、网络虚拟社会是现代人的新型存在境域134

第三节 网络虚拟社会与人的虚拟性活动156

一、人的虚拟性活动的形成157

二、人的虚拟性活动的本质162

三、人的虚拟性活动的特征164

四、网络虚拟社会对人的虚拟性活动的作用168

第三章 网络虚拟社会与伦理道德173

第一节 何为伦理道德174

一、道德理论溯源174

二、道德的本质特征177

三、道德发展与网络虚拟社会的辩证关系181

四、网络虚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特征186

第二节 网络虚拟社会与道德意识195

一、何为道德意识195

二、网络虚拟社会对道德意识的正面影响200

三、网络虚拟社会对道德意识的负面影响205

第三节 网络虚拟社会与道德活动208

一、何为道德活动209

二、网络虚拟社会对道德活动的正面影响213

三、网络虚拟社会对道德活动的负面影响223

第四节 网络虚拟社会与道德规范226

一、何为道德规范227

二、网络虚拟社会对道德规范的正面影响231

三、网络虚拟社会对道德规范的负面影响234

第五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道德秩序的建构237

一、提高主体道德素质238

二、合理规范道德活动247

三、建立健全道德规范254

四、合理运用科技手段258

五、净化道德社会环境262

下篇 实证研究271

第四章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发展现状271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271

一、研究假设的设立271

二、研究变量的界定273

三、变量关系模型的构建273

四、资料的来源及调研的方法274

五、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274

六、调研数据处理277

第二节 网络虚拟社会对大学生活动行为的影响277

一、网络虚拟社会对大学生活动行为的正面影响278

二、网络虚拟社会对大学生活动行为的负面影响285

第三节 网络虚拟社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288

一、网络虚拟社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正面影响289

二、网络虚拟社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294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论296

第五章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298

第一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造成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微观因素299

一、个体性道德主体诱因299

二、群体性道德主体诱因302

三、道德主体家庭诱因305

第二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造成大学生道德问题的中观因素308

一、道德主体学校诱因308

二、现代科技运用诱因312

第三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造成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宏观因素314

一、社会层面的诱因314

二、经济层面的诱因317

三、政治层面的诱因319

四、文化层面的诱因321

第六章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SWOT分析324

第一节 SWOT分析法及其运用325

一、何为SWOT分析法326

二、SWOT分析法的运用328

三、SWOT分析法与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330

第二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SWOT分析332

一、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优势分析333

二、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劣势分析338

三、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机遇分析343

四、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威胁分析347

第三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战略选择351

一、机遇与优势组合战略352

二、机遇与劣势组合战略353

三、威胁与优势组合战略354

四、威胁与劣势组合战略355

第七章 构建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体系357

第一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目标原则358

一、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目标359

二、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原则360

第二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建构365

一、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366

二、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干性内容369

三、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发展性内容371

四、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辅助性内容373

第三节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推进路径376

一、伦理道德主体层面的推进路径377

二、伦理道德主体家庭层面的推进路径380

三、伦理道德主体学校层面的推进路径382

四、政府部门层面的推进路径386

五、社会层面的推进路径388

参考文献391

后记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