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的地方领导制度改革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富田,令小雄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54900843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党的领导-领导体制-体制改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的地方领导制度改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党内民主基本理论研究15
第一节 党内民主与政党建设16
一、政党民主建设必须遵循民主运行的共性16
二、政党民主建设应当发扬民主运行的个性17
第二节 党内民主与民主政治19
第三节 党内民主与集中统一23
一、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24
二、民主集中与政治保证26
三、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的运行27
第四节 党内民主与执政能力建设29
一、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民主基础不足29
二、完善党内民主与民主执政制度建设33
三、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35
第五节 党内民主与风险预警防范35
一、深化党的领导制度改革与党内风险预警防范36
二、深化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与党内风险预警防范41
第二章 党内民主与党的领导制度建设50
第一节 党内民主是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基础51
一、党的制度建设中领导制度的内涵51
二、党内民主为基础,健全民主集中制54
第二节 党内民主是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58
一、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内在要求58
二、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现实要求59
三、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时代要求60
第三节 党内民主是党的领导制度改革的推动力量61
一、内部动力——中国共产党自身民主建设61
二、外部动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64
第三章 党内民主制度建构68
第一节 党内平等权与民主讨论69
一、党内成员一律平等——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原则69
二、党内特权与制度弊端制约着党内平等71
三、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制度氛围76
第二节 知情权与党务公开77
一、党务公开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实践探索78
二、党务公开制度建构81
三、将党务公开落实到党的地方组织体系中84
第三节 党内授权与民主选举85
一、党内选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改革探索86
二、党内地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改革方向87
三、完善党内地方选举制度的重点88
第四节 权力运行与民主监督95
一、党内监督的历史探索与思考96
二、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所取得的重大成果98
三、党内民主监督的路径创新103
第四章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的地方领导制度建设的基石111
第一节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压力和问题112
一、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压力112
二、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上的认知误区114
三、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上的主要问题116
第二节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实践创新121
一、党内基层民主的显著特点121
二、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实现形式123
三、党内基层民主模式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125
第三节 基层民主经验向地方党组织推广131
一、将各种制度要素运用到党内基层民主决策中131
二、以党内基层民主推动党内地方民主建设133
三、制度落实与制度完善相互促进136
第五章 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139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史观139
一、西方政党民主建设的特征139
二、中国共产党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143
三、批判性借鉴西方政治制度的有益成分146
第二节 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探索进程147
一、初步形成时期(1921—1949年)147
二、执政后新探索(1949—1978年)149
三、重要突破时期(1978—2002年)153
四、发展完善时期(中共十六大以来)155
第三节 不断深化党的领导制度改革157
第六章 党的地方领导制度改革实践160
第一节 党的领导制度的主要弊端160
一、当前党的领导体制的特点和优点161
二、党的领导制度的结构性缺陷163
三、党代会制度非常任制,党代会的功能层层“弱化”165
四、“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导致全委会和常委会关系不顺166
五、党的纪检体制的制度缺位及监督困境170
六、党内地方选举制度不够健全175
第二节 党的地方领导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176
一、试行地方党代会常任制,实行党代表任期制176
二、改革地方党委领导结构,完善工作运行机制179
三、实行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理顺全委会和常委会关系183
四、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票决制”,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职能184
五、完善党的地方纪检体制,强化其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185
第三节 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倒逼”189
第七章 党的地方领导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思路193
第一节 现实条件194
一、党内民主和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和重大进展195
二、加强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党的制度改革198
第二节 基本原则210
一、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实现有序推进211
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216
三、必须理顺权力关系,完善领导方式218
四、必须坚持完善体制与创新机制并重220
第三节 战略思维221
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改革的战略思路221
二、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加强顶层设计222
三、建立“政改特区”,合理进行党内分权试点226
第八章 改革和完善党的地方领导体制228
第一节 党内组织结构229
第二节 党内权力关系238
一、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规治党、依法治权238
二、理顺权力关系,规范权力运行241
三、有效制约权力,防止权力异化247
第三节 理顺党内地方“三会”关系252
一、党内“三会”在体制机制上的权力授受关系252
二、实现党内“三会”体制的整体推进254
三、实行地方党代会常任制,理顺与党委、纪委的关系257
第四节 理顺地方党政关系262
一、党的执政方式是地方党政关系的根本263
二、地方党政关系的有效实践263
三、理顺地方党政关系的几个重点265
四、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268
第五节 理顺地方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269
一、完善地方党委会制度的现实选择269
二、改变对地方党委常委会的无限授权272
三、构建地方党委全委会有效决策和监督的载体273
四、扩大地方党委全委会票决的适用范围,优化党内权力结构275
五、对地方党委常委会组成结构跟踪研究,推进后续改革278
第九章 集体领导与议事决策279
第一节 民主决策280
第二节 民主酝酿282
第三节 决策程序284
第四节 消除潜规则287
第十章 分工负责与沟通协调291
第一节 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291
一、坚持权责对等原则,完善分工负责机制291
二、科学界定职责分工,让常委成为“主管主将主角”293
三、从目标管理和督查考评各环节上完善工作运行机制295
四、从体制机制上深化对专职副书记职能定位和工作分工296
第二节 民主协商与协调沟通相结合297
一、党的政治治理现代化298
二、协商民主原则科学运用到党委工作机制中303
三、健全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之间的良性协调运作机制308
四、完善常委之间相互协调沟通的职责、范围和方式309
五、完善党委书记的协调沟通方式和领导方式310
六、健全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制度化的协商互动机制311
第十一章 权力运行与制约监督314
第一节 全委会监督常委会316
一、突出重点内容和重点环节,健全全委会监督常委会制度316
二、强化对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力戒权力过分集中318
第二节 地方纪委监督同级党委321
一、改革纪检体制,强化监督职能322
二、健全运行机制,提高监督实效324
第三节 上级党组织监督下级党组织328
一、党内巡视工作的发展历程328
二、以权力的双向制约为核心构建党内巡视制度329
三、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巡视监督常态化330
第四节 党外监督与党内监督形成合力332
一、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互动关系332
二、外部监督地方党组织的现实困境334
三、外部监督地方党组织的有效路径335
第五节 媒体监督与体制内监督有效互动337
第十二章 班子建设与能力提升342
第一节 领导班子建设343
一、选强配好党委书记343
二、构建常委选拔机制344
三、优化领导班子结构345
第二节 学习创新能力345
第三节 服务群众能力348
一、立德,筑牢思想道德防线349
二、立志,坚定崇高理想信念352
三、立规,筑牢党纪国法防线353
第四节 领导发展能力355
一、完善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355
二、完善领导经济工作的运行机制357
第五节 社会治理能力359
一、法治现代化与社会善治360
二、社会价值与社会治理362
主要参考文献369
后记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