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路径与对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 洪名勇,熊德斌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6058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山区经济-绿色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路径与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山区发展的现实困境1

第一节 困境之一:丰富的山区资源,贫穷的山区经济1

一、丰富的山区资源1

二、贫穷的山区经济5

第二节 困境之二:山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严重破坏14

一、山区经济快速发展14

二、生态严重破坏17

第三节 困境之三:富了政府、富了企业、穷了农民22

一、政府和企业共赢23

二、农民生活较困苦24

第四节 困境之四:欣欣向荣的劳务经济,贫穷萎缩的山区31

一、繁荣的劳务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32

二、贫穷萎缩的山区34

第二章 山区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39

第一节 绿色发展、保持生态——经济低速发展之路的功与过39

一、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发展状况40

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发展状况41

三、民国期间山区经济发展状况42

四、反思:经济低速发展之路的功与过44

第二节 破坏生态,灾害严重——“大跃进”带来的经济破坏46

一、农业“大跃进”与工业“大跃进”47

二、“大跃进”带来的严重破坏48

三、反思:“大跃进”带来的经济破坏56

第三节 家庭承包制后传统农业发展:吃得饱,穿得暖58

一、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值高速增长58

二、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61

三、反思:家庭联产承包制带来的农业发展与生态破坏65

第四节 瞄准市场,依托资源:乡镇企业崛起的功与过67

一、乡镇企业崛起的基本条件67

二、乡镇企业崛起的基本表现69

三、反思:乡镇企业崛起的功与过75

第五节 工商资本下乡:谁得了好处,谁受到了损害81

一、工商资本下乡的原动力82

二、工商资本下乡与山区经济发展83

三、赫章式污染:山区那段不堪回首的污染之路88

四、反思:工商资本下乡谁得了好处,谁受到了损害90

第六节 资源型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抑或缩小94

一、欣欣向荣的山区资源型经济95

二、难以逾越的困境:资源诅咒96

三、山区省份发展现状比较99

四、反思:拉大了差距,还是缩小了差距107

第三章 处于十字路口的山区经济115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山区发展的矛盾所在115

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16

二、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16

三、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119

四、山区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矛盾分析119

第二节 富财政、富企业、穷居民:山区发展道路亟须校正121

一、政府的两难选择122

二、“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博弈123

三、山区发展道路亟须校正126

第三节 市场的新需求是山区发展的新机遇130

一、绿色食品是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130

二、生态旅游是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136

第四节 资源的有限与生态压力:迫切需要山区转变发展方式141

一、山区资源的有限性141

二、生态压力集聚增加142

第四章 从困境突围: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山区典型145

第一节 中国东部山区生态富民发展的典型案例145

一、长汀模式:主动转型实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145

二、兴宁模式: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高度融合的典范152

三、乳源模式:水资源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典范161

四、常山模式:发展转型与全方位生态发展的典范174

第二节 中国中部丘陵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典型案例183

一、进贤模式:鄱阳湖畔的生态友好型富民模式183

二、鄂东北模式:市场主导下的多元生态发展模式188

三、霍山模式:大别山上生态发展转型的明珠191

第三节 中国西部高原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典型案例197

一、湄潭模式:茶尖上的益贫式生态发展模式197

二、赫章模式:资源诅咒下生态富民转型典范203

第五章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成功经验及理论反思210

第一节 山区概念界定及经济特征210

一、山区概念及基本特征211

二、山区经济的基本特征211

三、生态文明与发展方式213

四、生态是反贫困的核心214

第二节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成功经验理论总结214

一、消费结构升级成为山区绿色发展核心原动力215

二、山区生态富民嵌入快速成长的绿色需求之中224

三、生态产品品牌化成为山区绿色发展的助推器224

四、生态产业政策形成了山区生态富民的保护栏225

五、生物技术进步构成了山区生态富民的助推力226

六、劳动力适度转移减轻了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227

七、山区基础设施改善降低了生态富民发展成本227

第三节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经济学思考228

一、发展视角下消费者选择动态性反思228

二、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共生共荣229

三、消费者理性推动生态需求动态演化230

四、生态产业市场机制信息的动态特征231

五、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市场机制的实现基础232

第四节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实现路径的经济学分析232

一、山区生态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233

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模式的动力基础234

三、生态富民产业链动态协调平衡系统236

四、市场机制实现生态富民的基本条件237

第六章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路径选择239

第一节 中国山区发展的新目标及路径设计原则239

一、山区发展的新目标——生态富民239

二、山区发展的总路径——绿色发展242

第二节 山区路径设计的市场导向原则246

一、生态安全,绿色屏障的需求246

二、食品安全,健康饮食的需求250

三、追求质量,高品位生活的需求254

四、诉求转变,发展权利的需求258

第三节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具体路径260

一、基础之路:生态农业之路261

二、主导之路:生态工业之路264

三、富民之路:生态旅游之路269

第七章 中国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现实障碍及对策274

第一节 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十大现实障碍274

一、工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资源发展274

二、生产理念落后,农产品缺乏竞争力275

三、服务业发展不足,拉动就业能力不强276

四、政绩考核方式单一,催生地方短视行为276

五、城乡差距过大,生产要素过度流失277

六、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278

七、优质农特产品市场发育不足278

八、山区基础设施落后279

九、政府、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280

十、区域间协调生态与经济利益分配机制缺乏280

第二节 山区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的对策建议281

一、发展生态工业,形成多元化发展281

二、改革传统农业,发展生态优质农产品282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生态旅游品牌282

四、转变考核思维,走向绿色GDP和生态环境并举283

五、发展要向山区倾斜,减缓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284

六、向农民投资,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284

七、构建绿色高质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生态价值经济化285

八、优化山区基础设施,增强山区吸引力285

九、富了政府与企业,也要富裕农民286

十、构建区域间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与利益补偿机制287

参考文献288

后记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