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林雪标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7377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司法-国际合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腐败犯罪赃款跨境转移及境外追赃状况1
第一节 腐败犯罪赃款的界定1
一、腐败犯罪的界定2
(一)腐败的概念2
(二)腐败犯罪的界定4
二、腐败犯罪赃款的界定8
(一)犯罪赃款8
(二)腐败犯罪赃款10
第二节 腐败犯罪赃款跨境转移13
一、腐败犯罪赃款跨境转移现象14
(一)国外腐败犯罪赃款跨境转移14
(二)我国大陆地区腐败犯罪赃款跨境转移19
(三)港澳台地区腐败犯罪赃款跨境转移37
二、腐败犯罪赃款跨境转移的危害39
(一)严重危害政治生活40
(二)严重影响经济运行42
(三)严重危害法制45
第三节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状况47
一、国外腐败犯罪境外追赃48
(一)亚洲国家(中国除外)腐败犯罪境外追赃48
(二)非洲国家腐败犯罪境外追赃50
(三)美洲国家腐败犯罪境外追赃51
二、我国腐败犯罪境外追赃52
(一)大陆地区腐败犯罪境外追赃52
(二)港澳台地区腐败犯罪境外追赃63
第二章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法律依据67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组织制定的相关法律规范67
一、《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68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70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制定过程70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境外追赃的规定73
三、《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构建框架的强化75
(一)资产追回问题不限成员名额政府间工作组76
(二)追回被窃资产举措77
(三)腐败犯罪境外追赃法律适用工具79
四、示范性规定81
(一)《刑事事项互助示范条约》81
(二)《关于分享没收的犯罪所得或财产的示范规定》83
(三)其他示范性规定85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制定的相关法律规范86
一、欧洲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法律规范86
二、美洲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法律规范88
三、非洲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法律规范89
四、亚太地区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法律规范90
(一)亚太地区反腐败行动计划90
(二)APE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92
(三)《北京反腐败宣言》93
第三节 腐败犯罪赃款主要流入国的相关法律规范94
一、瑞士94
二、美国97
三、加拿大103
四、澳大利亚105
五、俄罗斯107
第三章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机制的运行110
第一节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直接追回机制的运行110
一、直接追回机制的运行特点111
(一)采取较低的证明标准111
(二)程序运行不受被告人缺席影响111
(三)便于实施财产保全措施112
(四)判决易得到承认与执行112
二、直接追回机制的运行方式113
(一)因腐败犯罪提起民事确权诉讼113
(二)因腐败犯罪提起民事侵权诉讼114
(三)简易返还116
第二节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间接追回机制的运行119
一、没收腐败赃款的地点选择119
(一)在腐败赃款所在国启动没收程序120
(二)在赃款来源国启动没收程序120
二、刑事没收在腐败犯罪境外追赃中的运用121
(一)刑事没收的主要类型121
(二)刑事没收的主要立法122
(三)腐败犯罪境外追赃中刑事没收涉及的法律问题123
三、民事没收在腐败犯罪境外追赃中的运用124
(一)民事没收腐败赃款的具体模式125
(二)腐败犯罪境外追赃中民事没收涉及的法律问题127
第三节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效果130
一、民事诉讼追回腐败赃款的运行成效130
二、刑事没收追回腐败赃款的运行成效132
三、民事没收追回腐败赃款的运行成效133
(一)蒙特西诺斯案资产追回133
(二)SIR化学公司案资产追回133
(三)陈水扁贪腐案资产追回134
四、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不足之处134
第四章 我国腐败犯罪境外追赃面临的障碍136
第一节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一般性障碍137
一、利益的对立性137
二、高级官员的司法豁免权139
三、时间和金钱的大量耗费140
四、赃款追回经验的缺乏141
五、腐败犯罪赃款洗钱技术的复杂性142
第二节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机制运行的具体性障碍145
一、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直接追回机制运行的障碍145
(一)诉讼主体资格难以确认145
(二)管辖法院难以选择146
(三)举证困难146
(四)诉讼成本高147
(五)法律分歧大148
二、腐败犯罪境外追赃间接追回机制运行的障碍150
(一)没收举证难150
(二)“主管机关没收裁决”的认定分歧152
(三)难以符合“双重犯罪”原则153
三、腐败赃款返还与处分的障碍156
(一)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赃款分享的分歧156
(二)赃款分享具体操作中的困难158
第三节 我国腐败犯罪境外追赃配套立法的不完善158
一、主权豁免原则例外制度的缺乏159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主权豁免原则的冲突159
(二)我国固守主权豁免原则的弊端159
二、刑事没收立法的不完善160
(一)没收范围不够完备161
(二)没收前保全措施的条件不完善161
(三)善意第三人权利保护的缺位162
三、民事没收立法的缺位163
(一)未追诉、定罪情形下民事没收的立法缺位163
(二)立法缺位对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不利影响163
四、没收国际司法合作的立法缺陷165
(一)没收国际合作条约的缺陷165
(二)承认与执行外国没收裁决的立法缺陷166
第五章 我国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立法对策169
第一节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直接追回的立法对策170
一、建立运用民事诉讼追回腐败赃款的制度170
(一)腐败犯罪具体被害人在境外提起民事诉讼170
(二)我国政府在境外提起民事诉讼174
二、建立简易返还制度178
(一)简易返还决定权归属178
(二)返还前通知制度178
(三)返还担保制度178
第二节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间接追回的立法对策179
一、完善刑事没收制度179
(一)刑事没收的性质确定179
(二)扩大刑事没收的范围179
(三)规范没收前保全措施的适用182
(四)刑事没收的变更与执行184
(五)加强善意第三人合法权利保护185
二、建立民事没收制度186
(一)建立民事没收制度的合理性186
(二)民事没收的性质确定187
(三)民事没收的适用前提189
(四)民事没收的适用程序190
(五)民事没收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191
三、完善没收国际合作的相关立法193
(一)明确国际合作中的没收措施、依据及没收对象193
(二)建立承认与执行外国没收裁决的司法审查机制194
(三)完善向外国请求协助没收财产的立法200
第三节 腐败赃款返还与处分的立法对策202
一、腐败赃款分享的法律依据203
二、腐败赃款分享制度的构建方式204
(一)完善国内立法204
(二)缔结双边赃款分享协议205
(三)个案合作205
三、腐败赃款分享制度的具体内容206
(一)分享赃款的范围206
(二)赃款分享的适用情形208
(三)赃款分享的具体程序208
(四)赃款分享比例与方式208
(五)设立被没收资产基金210
第六章 腐败犯罪境外追赃中的实践运作212
第一节 夯实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基础212
一、信息收集与法律手续办理213
(一)全面收集基本信息213
(二)办妥法律手续216
二、“裸官”的强力治理217
三、充分利用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法律依据220
(一)充分利用多边司法协助公约220
(二)利用双边司法协助条约221
第二节 灵活运用创新性措施222
一、灵活处理资产分享222
二、合理运用不判处死刑承诺223
三、发挥量刑磋商的价值226
四、有效运用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227
(一)特别没收程序的属性228
(二)特别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230
(三)特别没收程序的证明规则233
(四)特别没收程序的审理程序236
(五)特别没收程序的权利保障237
第三节 运用策略性措施238
一、发挥追逃在腐败赃款追回中的作用239
(一)发挥引渡的作用239
(二)发挥非法移民遣返的作用242
(三)发挥劝返的作用249
(四)发挥异地追诉的作用252
二、注重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结合254
三、以指控洗钱犯罪为腐败犯罪境外追赃的切入点257
(一)腐败犯罪与洗钱257
(二)腐败犯罪反洗钱的现状259
(三)指控洗钱犯罪与腐败犯罪境外追赃261
第四节 强化保障性措施264
一、人力物力资源的整合264
(一)中央机关之间的资源整合264
(二)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的资源整合269
(三)地方各机关的资源整合272
二、强化腐败犯罪境外追赃能力建设和经费保障276
结论279
参考文献282
附录:相关重要文献资料286
附录一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3年)286
附录二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谈判工作特设委员会第一至第七届会议工作报告(增编)296
附录三 联合国《反腐败的实际措施》(1990年)299
附录四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2000年)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