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 成守珍,张振路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4505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166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1196页
  • 主题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第一节 内科常用护理技术1

一、胰岛素注射1

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6

三、成分输血10

四、更换胸腔负压引流瓶15

五、全麻下大容量单侧肺泡灌洗术的护理配合18

六、腹膜透析相关技术21

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护理配合21

腹膜透析双联系统换液24

腹膜透析6寸连接短管更换28

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护理31

标准腹膜透析平衡试验(PET)34

七、血液透析相关技术37

血液透析37

血液透析滤过(HDF)41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45

可乐丽机血浆置换二次分离技术51

透析器复用技术56

血液灌流(HP)61

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换药67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术71

血液透析血标本采集76

八、多人高压氧舱治疗79

第二节 内科常用穿刺技术的护理配合83

一、胸腔穿刺术83

二、腹腔穿刺术86

三、骨髓穿刺术89

四、经皮肾穿刺活检术92

五、腰椎穿刺术95

六、脑血肿穿刺术99

七、心包穿刺术103

八、肝穿刺活检术107

九、下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术110

第三节 内科常用检查/治疗的护理配合113

一、内镜检查113

电子胃镜检查113

电子肠镜检查118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122

内科胸腔镜手术126

超声内镜检查130

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管镜检查13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137

内镜下注射止血术142

内镜下胃肠道高频电息肉摘除术146

二、心脏介入检查/治疗148

永久或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148

左/右心导管术153

射频消融术(RFCA)157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62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16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172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77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81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86

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191

四、肌肉活组织检查术196

五、脑血管造影检查199

六、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术(EWBH)的护理配合202

七、长程视频-24 h脑电监测(16导联)206

第四节 内科常用试验/标本采集209

一、内分泌疾病209

胰高血糖素一C肽释放试验209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13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217

24 h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17酮皮质类固醇(17-KS)、香草基苦杏仁酸(VMA)测定221

24 h尿醛固酮测定224

夜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ER)测定227

二、肾脏疾病229

中段尿培养标本采集法229

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231

三、神经内科疾病233

甲基硫酸新斯的明(Neostigmine)试验233

血清酮、铜蓝蛋白检测236

24 h尿铜检测238

吞水测试239

四、心血管疾病242

外周静脉压测定242

冷加压试验247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249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测定254

五、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法255

第五节 内科常用康复技术259

一、促醒护理259

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262

三、直肠功能控制康复训练267

四、吞咽困难康复护理273

第二章 外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281

一、围手术期护理281

手术前皮肤准备281

手术日晨病人的护理284

手术后病床单位(麻醉床)准备287

接手术后病人289

二、引流管护理292

胃肠减压292

更换引流袋/瓶297

胆管“T”形管引流护理299

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303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装置306

三、外科病人营养支持311

肠外营养应用311

肠内营养应用314

四、膀胱冲洗317

间断膀胱冲洗317

持续膀胱冲洗319

五、造口护理322

造口术前定位322

肠造口护理325

泌尿造口护理330

结肠造口灌洗334

六、外科伤口护理337

伤口敷料更换337

伤口缝线拆除342

伤口培养样本采集346

七、巨结肠病人回流洗肠348

八、隔离单位准备及测生命体征技术351

九、烧伤科翻身床的应用354

十、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357

十一、拔除指(趾)甲359

十二、囊肿穿刺术363

十三、血栓外痔摘除术365

十四、膝关节腔穿刺术367

十五、封闭治疗371

十六、膀胱灌注373

十七、骨科护理376

骨牵引术的护理配合376

骨牵引换药379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382

全髖关节置换术后体位安置385

“一字形”翻身388

先天性髖关节脱位患儿悬吊牵引护理(改良皮牵引)391

拐杖(腋拐)应用394

助行架(轻型助行架)应用396

腰围应用398

颈托应用400

支架背心应用402

十八、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静脉回流障碍放血404

常规404

第三章 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409

第一节 产科护理技术409

一、产前、产时护理技术409

检查胎位及胎心音409

外阴消毒412

肛门检查414

阴道检查416

会阴切开缝合术419

枕前位助娩技术423

胎头吸引术的护理配合430

钳产术的护理配合433

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436

二、产后常用护理技术441

外阴抹洗/冲洗441

会阴热射443

会阴湿热敷法446

产后乳房护理449

母乳喂养技巧451

挤奶技巧457

三、新生儿常用护理技术461

新生儿断脐术461

新生儿复苏术465

新生儿气管插管470

新生儿油浴475

新生儿沐浴(盆浴)477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481

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484

新生儿血微量胆红素标本采集488

新生儿游泳491

新生儿抚触497

第二节 妇科护理技术502

一、妇科常用护理技术502

保留灌肠502

阴道灌洗505

阴道抹洗509

阴道或子宫颈局部上药512

阴道填塞515

坐浴法518

二、妇科常用检查的护理配合520

基础体温测定520

输卵管通液术522

女性生殖道细胞学检查525

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530

三、妇科常用手术的护理配合533

药物流产533

人工流产535

中期引产539

诊断性刮宫542

子宫颈炎的物理治疗545

阴道后穹隆穿刺548

阴道成形术病人的护理551

四、妇科腔镜诊治术的护理配合554

阴道镜554

宫腔镜557

腹腔镜563

第四章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572

一、小儿体重测量572

二、小儿身高、坐高、头围、胸围测量574

三、婴幼儿约束576

四、新生儿脐部护理579

五、婴儿沐浴(盆浴)582

六、新生儿鼻饲585

七、新生儿保温箱使用588

八、远红外线辐射保温床使用592

九、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594

十、婴儿臀红灯光照射法597

十一、婴幼儿股静脉穿刺600

十二、新生儿换血术的护理配合604

十三、婴幼儿结核菌素试验608

十四、婴幼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611

十五、婴幼儿肺俞穴位注射614

第五章 眼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618

第一节 眼科常用检查技术618

一、中心视力检查法(远视力)618

二、色觉检查法622

三、眼压检查法626

指压法626

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压法628

Schiotz眼压计测压法633

第二节 眼科常用护理技术637

一、洗眼法637

二、泪道冲洗法642

三、球结膜下注射646

四、角膜异物剔除法648

五、滴眼药水651

六、涂眼膏法654

七、剪睫毛法656

八、角膜溃疡烧灼法659

九、电解倒睫法661

十、结膜结石剔除法663

十一、外、内睑腺炎(麦粒肿)切开术664

十二、包眼法667

眼包包眼法667

绷带包扎法669

十三、眼部检验标本采集法673

第六章 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679

一、额镜使用法679

二、外耳道冲洗681

三、外耳道滴药684

四、耳部手术备皮686

五、耳咽鼓管导管吹张法689

六、耳郭假性囊肿抽液及石膏固定692

七、耳前瘘管感染伤口换药694

八、鼻腔滴药696

九、剪鼻毛698

十、鼻腔冲洗701

十一、鼻窦负压置换703

十二、上颌窦穿刺冲洗705

十三、全喉切除术后气管套管更换法708

十四、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清洗法711

十五、鼻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716

十六、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的护理配合718

十七、喉上神经封闭721

十八、下鼻甲硬化剂注射723

第七章 口腔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726

一、唇裂术后伤口护理726

二、腭裂术后伤口护理728

三、银汞修复术的护理配合731

四、复合树脂修复术的护理配合733

五、根管填充治疗的护理配合736

六、牙周翻瓣手术的护理配合740

七、拔牙术的护理配合743

八、口腔小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746

九、口腔修复印模的护理配合748

第八章 中医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752

一、拔火罐752

二、水针法(穴位注射)755

三、艾条灸758

四、刮痧疗法761

五、敷贴疗法764

六、小儿捏脊法767

七、熏洗法769

第九章 皮肤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774

一、全身皮肤暴露疗法774

二、皮肤清创换药法776

三、皮肤湿敷疗法778

四、皮肤封包治疗法780

五、淀粉浴疗法782

第十章 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规程784

第一节 一般工作流程784

一、巡回护士工作流程784

二、器械护士工作流程788

三、接病人人手术室流程791

四、病理组织送检793

第二节 无菌技术794

一、外科刷手消毒法794

二、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797

三、铺无菌器械台799

第三节 安置手术体位技术801

一、安置体位一般流程801

二、常用手术体位安置802

仰卧位802

450侧卧位803

90°侧卧位(肾手术体位)804

俯卧位806

垂头仰卧位807

截石位808

第四节 器械保养法810

一、普通器械保养法810

二、特殊器械保养法(内窥镜)812

第五节 常见手术的护理配合813

一、普通外科手术813

全胃切除术813

直肠癌根治术815

甲状腺切除术818

二、神经外科手术820

垂体瘤手术820

颅脑肿瘤手术822

神经外科脊柱手术824

三、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与拆除术825

四、胸外科手术829

后外侧入路手术829

肺叶切除术832

中上段食管切除手术834

胸骨正中切口手术837

胸腺瘤切除术839

五、泌尿外科手术840

B超引导经皮肾镜肾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840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842

嗜铬细胞瘤剔除术843

肾癌根治切除术844

六、妇产科手术846

腹式全宫切除术846

子宫瘤剔除术848

广泛全宫切除术850

输卵管手术852

阴式全宫切除+前后壁修补术853

七、骨科手术855

全髋关节置换术855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857

腰椎滑脱术859

八、小儿外科手术861

先天性胆管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861

肛门巨结肠根治术863

先天性无肛肛门成形术865

九、眼科手术867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67

晶状体乳化术868

十、耳鼻咽喉科手术870

喉癌根治术870

乳突根治术872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874

十一、口腔科手术876

唇裂修补术876

腭裂修复术877

十二、腹腔镜手术879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879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880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882

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884

手辅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886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889

十三、器官移植手术890

肾移植术890

心肺移植术895

肝脏移植术898

第六节 麻醉科护理技术903

一、镇痛泵的配制与安装903

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905

三、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护理配合907

四、动脉穿刺术的护理配合910

第十一章 急症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13

第一节 急诊流程913

一、院前急救流程913

二、分诊流程918

急腹症的分诊918

昏迷病人的分诊921

三、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924

第二节 急救技术927

一、搬运927

二、止血930

头颈部止血930

四肢止血934

三、伤口包扎940

头面部包扎940

四肢包扎944

躯干包扎949

四、固定951

头颈部固定951

四肢固定954

脊柱固定959

五、气管插管术961

六、环甲膜穿刺术的护理配合964

七、抢救气道异物的HEIMLICH手法966

八、心脏电复律972

九、心肺复苏977

十、简易呼吸器使用法980

十一、电动洗胃法984

第十二章 危重症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93

第一节 危重症病人监测技术993

一、中心静脉压(VCP)监测993

二、有创血压监测995

三、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998

四、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配合1002

第二节 重症病人人工气道护理技术1006

一、气道分泌物清除1006

有效咳痰1006

叩击震颤排痰1008

体位引流1010

人工气道病人吸痰(开放式)1012

人工气道病人吸痰(密闭式)1015

二、气管插管病人护理1018

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清除1018

气管导管气囊充气1019

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1022

拔除气管导管1024

三、气管切开病人护理1026

气管切开术的护理配合1026

气管切开术后换药1029

气管套管内套更换及清洗1031

第十三章 消毒供应室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034

一、污染器具回收1034

二、无菌物品发放1034

三、机械清洗1038

四、人工清洗1042

五、物品包装1046

六、压力蒸汽灭菌漏气测试1049

七、B—D测试1051

八、压力蒸汽灭菌1053

九、环氧乙烷灭菌1057

十、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1060

十一、环氧乙烷灭菌生物监测1063

十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1066

十三、手消毒效果监测1068

十四、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1071

十五、消毒液配制方法和浓度监测1073

第十四章 常用仪器使用操作规程1078

一、床旁监护仪的使用1078

二、呼吸机的使用1081

三、输液泵的使用1085

四、微量注射泵的使用1088

五、快速微量血糖测定仪的使用1091

六、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泵(胰岛素泵)的使用1094

七、24 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使用1101

八、胎儿电子监护仪的使用1106

九、升温毯的使用1110

十、降温毯的使用1112

十一、电动床磅秤的使用1114

十二、SCD Response压力抗检泵的使用1116

十三、物理治疗仪的使用1118

第十五章 化疗技术操作规程1122

一、化疗药物配制1122

二、动脉系统埋置药盒化疗注射1125

三、皮管内推注化疗药物1129

四、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护理配合1131

五、化疗泵使用1134

第十六章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1139

一、成人浅静脉留置针置人术1139

二、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1143

三、成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1146

四、小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1150

五、输液港植入的护理配合1155

六、小儿头皮静脉输液1159

七、深静脉置管术后护理11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