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工业工程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工业工程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1944242.jpg)
- 蔡啟明,张庆,谢乃明,徐洪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9258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工业工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工业工程概述1
1.1 工业工程的定义和职能1
1.1.1 工业工程的定义1
1.1.2 工业工程与管理3
1.2 工业工程的发展史4
1.2.1 工业工程的起源4
1.2.2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6
1.2.3 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应用10
1.3 工业工程的特征和意识13
1.3.1 工业工程的基本特征13
1.3.2 工业工程的意识16
1.4 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17
1.4.1 工业工程的知识范畴与人才素质17
1.4.2 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和常用技术18
1.4.3 制造业中的工业工程19
第2章 流程分析22
2.1 流程与流程管理22
2.1.1 流程的定义22
2.1.2 流程的分类23
2.1.3 流程管理26
2.2 流程的描述方法27
2.2.1 流程图简介27
2.2.2 跨职能流程图符号说明28
2.2.3 跨职能流程图举例28
2.2.4 流程节点描述30
2.3 流程分析与优化34
2.3.1 流程分析与优化的指导思想和作用34
2.3.2 流程优化步骤36
2.3.3 流程诊断38
2.3.4 流程复现38
2.3.5 流程优化39
2.3.6 差异论证47
2.3.7 流程实施48
2.3.8 流程分析与优化分析实例50
第3章 程序分析57
3.1 程序分析概述57
3.1.1 程序分析的定义、对象和目的57
3.1.2 程序分析符号58
3.1.3 程序分析技巧58
3.1.4 程序分析时的相应图表60
3.1.5 程序分析的改善对象61
3.2 工艺程序分析62
3.2.1 工艺程序图的内容62
3.2.2 工艺程序图的构成及绘制方法62
3.2.3 工艺程序图的用途63
3.2.4 工艺程序图的分析64
3.2.5 工艺程序图分析实例64
3.3 流程程序分析66
3.3.1 流程程序图的意义与内容66
3.3.2 流程程序图的构成67
3.3.3 流程程序图的作业分析68
3.3.4 流程图分析实例72
3.4 线路分析77
3.4.1 线路图的意义与内容77
3.4.2 线路图的种类77
3.4.3 线路图的绘制要求77
3.4.4 线路图的分析80
3.4.5 线路图分析实例80
第4章 操作分析86
4.1 概述86
4.1.1 操作分析的基本概念86
4.1.2 影响操作的因素87
4.1.3 操作分析的基本要求88
4.2 人机程序图89
4.2.1 人机程序图的基本概念89
4.2.2 人机程序的分析91
4.2.3 人机程序图分析实例93
4.3 操作程序图98
4.3.1 操作程序图的基本概念98
4.3.2 操作程序图的分析99
4.3.3 操作程序图分析实例100
4.3.4 操作标准化103
4.4 工组操作程序图104
4.4.1 工组操作程序图的基本概念104
4.4.2 工组操作程序图的分析105
4.4.3 工组操作程序图分析实例105
第5章 动作分析110
5.1 动作分析概述110
5.1.1 动作分析的基本概念110
5.1.2 动作分析的目的意义和作用112
5.1.3 动作分析的方法113
5.1.4 影响动作时间的变量(因素)114
5.1.5 动作分析式115
5.2 动作程序图115
5.2.1 动作程序图的定义和作用115
5.2.2 动作程序图的构成与绘制116
5.2.3 动作程序图分析实例116
5.3 动作经济原则118
5.4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及模特排时法132
5.4.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概念及其特点132
5.4.2 模特排时法134
第6章 作业测定157
6.1 作业测定概述157
6.1.1 作业测定的定义157
6.1.2 作业测定的目的158
6.1.3 作业测定的应用158
6.1.4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及特点158
6.1.5 作业测定方法制定时间标准的程序159
6.2 工作日写实160
6.2.1 工作日写实的一般原理160
6.2.2 工作日写实的种类161
6.2.3 工作日写实的步骤162
6.3 测时法169
6.3.1 测时法的概念和任务169
6.3.2 测时法的步骤169
6.3.3 测时法的四种方法172
6.3.4 测时法分析实例175
6.4 瞬时观察法175
6.4.1 瞬时观察法的概念与特点175
6.4.2 瞬时观察法的原理176
6.4.3 瞬时观察法的一般步骤179
6.4.4 瞬时观察法的主要用途180
6.4.5 瞬时观察法分析实例181
6.5 几种评比方法简介182
6.5.1 问题的提出182
6.5.2 速率的研究182
6.5.3 西屋评定法183
6.5.4 点数法184
6.5.5 工作测定184
6.5.6 评比的训练185
第7章 工时定额186
7.1 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和种类186
7.1.1 劳动定额的概念186
7.1.2 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187
7.1.3 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的数量关系187
7.1.4 劳动定额的种类188
7.1.5 劳动定额的作用189
7.1.6 劳动定额制定的影响因素189
7.2 工时消耗的分类190
7.2.1 工时消耗分类的目的190
7.2.2 工时消耗分类体系190
7.3 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法及其技术分析196
7.3.1 经验估工法196
7.3.2 统计分析法199
7.3.3 类推比较法203
7.3.4 技术定额法204
7.3.5 各种制定方法比较205
7.4 工时定额制定的新发展206
7.4.1 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制定207
7.4.2 应用神经网络辅助计算工时定额209
7.4.3 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工时定额的制定212
第8章 现场管理220
8.1 现场管理概述220
8.1.1 现场管理的含义220
8.1.2 现场管理的特点221
8.1.3 现场管理的原则222
8.1.4 现场管理的目的223
8.1.5 现场管理的任务224
8.2 5S管理226
8.2.1 5S管理的概念226
8.2.2 5S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要领227
8.2.3 开展5S活动的原则237
8.2.4 5S活动的实施方法237
8.2.5 5S管理的作用240
8.2.6 5S管理的发展242
8.3 定置管理244
8.3.1 定置管理的运作245
8.3.2 定置管理的基本内容249
8.3.3 定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249
8.3.4 定置管理的作用251
8.3.5 定置管理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252
8.4 目视管理256
8.4.1 目视管理的概述256
8.4.2 目视管理的内容258
8.4.3 目视管理的类别259
8.4.4 目视管理的实施261
8.4.5 目视管理的评估262
8.5 班组管理263
8.5.1 班组管理的定位264
8.5.2 班组管理的基本原则264
8.5.3 班组管理的主要方面265
8.5.4 班组管理的基本方法266
8.5.5 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268
参考文献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