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953952.jpg)
- 杨顶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0645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草分布、生态系统结构及碳通量遥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海草碳通量遥感研究进展及调查方法9
第一章 海草生态系统碳汇及调查计划9
第一节 海草生态系统及碳汇的重要性9
第二节 国内外海草的调查及计划12
一、国外关于海草生态系统本底调查12
二、国内关于海草生态系统本底调查15
第三节 海草的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16
第四节 海草信息遥感提取的水体校正模型24
第五节 海草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卫星遥感检测30
第二章 辐射传输模型在海草底质信息提取中的应用47
第一节 水体、大气对海草光谱的影响47
第二节 辐射传输模型48
第三节 典型海区的海草光谱特征50
第四节 海草地物光谱分析56
第五节 海草的卫星遥感检测70
一、海草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分析70
二、海草分布的卫星遥感监测70
第六节 海草分布变化分析74
第三章 海草碳汇现场调查研究方法77
第一节 海草生态系统碳通量评估方法77
一、海草覆盖度观测方法77
二、传统的初级生产力测量方法80
三、生物光学模式(bio-optical model)81
四、海草床中捕食通量的碳同位素法测量83
第二节 荧光技术在海草初级生产力监测方面的仪器和原理83
第三节 海草的降解作用和测量方法87
第四节 影响海草固碳的因素89
第五节 相关观测仪器的制作90
第二篇 我国海草分布97
第四章 我国海草的总体分布97
第五章 我国海草种类的区域分布106
一、大叶藻106
二、矮大叶藻107
三、泰来藻108
四、海菖蒲109
五、二药藻109
六、川蔓藻110
七、海神草112
八、贝克喜盐草113
九、齿叶海神草114
十、齿叶丝粉藻115
十一、丛生大叶藻116
十二、喜盐草117
十三、黑纤维虾海藻119
十四、红纤维虾海藻120
十五、具毛喜盐草121
十六、丝粉藻122
十七、小喜盐草123
十八、羽叶二药藻124
十九、针叶藻125
第三篇 海草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1
第六章 海南省典型海草生态系统的结构131
第一节 海南省海草床总体状况131
第二节 泰来藻海草床133
第三节 海菖蒲海草床135
第四节 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137
第七章 海草床中的附生生物及影响因素140
第八章 海草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149
第一节 新村港和三亚湾细菌、聚球藻数量和碳含量149
第二节 海草附着的放线菌154
一、海草中的放线菌资源154
二、海草中细菌和放线菌种类和丰度的影响因素156
第三节 海草床中的固氮微生物158
第九章 海草床中的浮游生物162
第一节 新村港海草床中的浮游种类及数量162
第二节 海南椰林湾海草床中的浮游生物165
第三节 广东流沙湾海草床中的浮游生物166
第四节 广西海草床中的浮游生物167
第五节 广东柘林湾海的浮游植物167
第六节 桑沟湾海草床中的浮游植物168
第四篇 海草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171
第十章 海草蓝色碳汇的总论171
第一节 全球海草固碳总量171
第二节 海草床固碳途径172
第十一章 海南新村港海菖蒲生物量和碳储存175
第一节 海菖蒲的茎枝特征175
第二节 海菖蒲生物量和茎枝密度179
第三节 海南岛各调查区海草生物量182
第十二章 新村港泰来藻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季节变化183
第一节 新村港采样地的海草和生态环境183
第二节 新村港泰来藻的生产力189
第三节 新村港水体中细菌碳和碳流向200
第十三章 大叶藻海草碳通量204
第一节 天鹅湖大叶藻的生产力204
第二节 青岛湾大叶藻的生产力204
第三节 桑沟湾大叶藻场系统碳汇扩增力205
第四节 荣城俚岛海草生物量207
第十四章 台湾典型区域海草的碳通量209
第一节 东沙岛海草碳通量209
第二节 垦丁海草碳通量210
第三节 金门海草碳通量210
第四节 高美湿地中海草碳通量211
第十五章 影响海草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环境因素212
第一节 非生物因素212
第二节 生物因素217
第十六章 台风对海草生态系统的影响225
附录1:国家海洋公报中海草状况229
附录2:海草保护区234
附录3:海草观测站236
附录4:图版237
附录5:彩图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