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韩孟诗派群体接受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韩孟诗派群体接受史论
  • 刘磊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3434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唐诗-文学流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韩孟诗派群体接受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序&尚永亮1

引言1

一、韩孟诗派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提出1

二、接受美学的引入与古典文学接受史研究的展开4

三、从作品、作家接受史到群体接受史7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和说明9

第一章 韩孟诗派的群体认同和自我接受13

第一节 以韩愈、孟郊为中心的交游群体之形成14

一、初识:长安应试时期15

二、发展:以汴州为中心的交游时期18

三、高峰:由长安至洛阳的聚会时期19

第二节 韩孟诗派的自我接受21

一、诗派成员间的作品传播与创作互动21

二、诗派成员间的互相推崇意识和诗歌理论主张的自觉24

三、创作实践中的诗歌风格自觉趋同27

四、韩孟诗派与“韩门弟子”考辨30

第三节 元和诗坛背景下的韩孟诗派群体接受32

一、元和诗坛上与韩孟诗派相关的“并称”现象32

二、张籍:韩孟、元白两大诗派的联结者35

三、韩孟诗派与“元和体”之关系38

四、柳宗元、刘禹锡、王建与韩孟诗派41

第二章 韩孟诗派的传播和效果史述论45

第一节 韩孟诗派的历代传播接受背景和宏观态势46

一、中晚唐五代时期46

二、两宋时期50

三、金元时期52

四、明清时期53

五、近代以来55

第二节 韩孟诗派主要别集的整理与传播56

一、韩愈诗集的整理与传播58

二、孟郊集的整理与传播67

三、李贺集的整理与传播70

四、贾岛集的整理与传播75

第三节 历代诗歌选本中的韩孟诗派78

一、入选诗歌数量的分析79

二、入选篇目的分析83

三、韩孟诗派选本传播接受的内在特征89

四、合选与合集90

第四节 韩孟诗派多元文化传播接受管窥92

一、由史实向传奇小说、神话传说的演变93

二、以绘画为主要载体的图像传播101

三、声名传播的重要途径——祭祀、崇拜和地方文化遗存108

第三章 韩孟诗派作品接受史例析111

第一节 韩孟联句接受史111

一、晚唐皮陆联句对韩孟联句的效仿接受113

二、宋金元时期对韩孟联句的接受115

三、明清时期韩孟联句接受的游艺化倾向117

第二节 《南山》与《北征》:比较过程中的阐释史119

一、《南山》的创作过程、观念和动机119

二、宋代的《南山》阐释:提出问题121

三、明清近代时期:为《南山》正名124

第三节 孟郊《游子吟》接受史中的文化内涵128

一、宋人对《游子吟》价值的发现128

二、《游子吟》接受的文化延伸131

三、《游子吟》成为名篇的原因规律134

第四章 历代重点读者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上)135

第一节 中晚唐五代时期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135

一、孟诗韩笔136

二、晚唐诗人对韩愈诗歌的阐释138

三、杜牧:长吉诗的“第一读者”140

第二节 两宋时期对韩孟诗派的群体阐释147

一、新、旧《唐书》接受韩孟诗派之比较147

二、北宋前期的尊韩与论韩150

三、诗歌接受主导下的韩、孟分论现象152

四、南宋:韩、孟接受态势的转变155

五、李贺在宋代遭受的冷遇159

第三节 苏轼对韩孟诗派的权威阐释163

一、诗格之变,自退之始164

二、郊寒岛瘦168

第四节 两宋之交的分化趋向与多层面阐释172

一、黄庭坚、陈师道的理论贡献172

二、“以文为诗”之争的起源及其反映的诗坛动向178

第五章 历代重点读者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下)194

第一节 金元时期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194

一、金元北方士人阐释韩孟诗派的不同倾向194

二、方回等元代南方士人对韩孟诗派的理论阐释199

第二节 明清时期从整体角度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200

一、对韩孟诗派交往关系和整体诗风的概括201

二、诗史地位:中唐诗变最重要的代表211

第三节 明清时期对韩孟诗派诗人个体的阐释评论214

一、对韩愈诗歌特色的细密阐发和宏观历史定位214

二、挖掘孟郊诗“寒涩”中的理致韵味230

三、对李贺奇诡诗风的持续纷争235

第四节 20世纪韩孟诗派阐释研究史概述239

一、20世纪韩孟诗派整体研究概况239

二、诗人个体研究概况244

第六章 历代重点诗人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254

第一节 晚唐诗人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以小李杜、皮陆唱和为中心255

一、晚唐诗人对韩愈、孟郊的创作接受255

二、晚唐时期李贺诗风的影响与新变257

第二节 欧阳修、梅尧臣对韩、孟的群体接受260

一、明确的群体接受观念261

二、群体接受的形式:推名、唱和、联句、拟作266

三、群体接受的内容与效应275

四、群体接受的文化背景与深层原因284

第三节 王安石、王令对韩孟诗派接受之异同290

一、矛盾表象下的暗中袭承:王安石对韩诗的接受291

二、旗帜鲜明、倾心模仿:王令对韩孟诗派的接受294

三、二王交谊与接受韩诗299

四、王安石、王令接受韩诗之差异的诗史意义303

第四节 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304

一、苏轼:“唐音”到“宋调”的成功转型305

二、黄庭坚:因求新而好险趋奇307

三、陈师道:“身作贾孟行诗图”309

第五节 金元时期李贺、韩愈诗风的高涨311

一、南宋遗民谢翱对韩孟诗派的尊崇与模仿312

二、金末怪奇诗派对韩孟诗派的群体接受316

三、元代盛行的崇贺之风319

四、杨维桢“铁崖体”受李贺诗风的影响325

第六节 明代诗人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以徐渭为中心331

一、明代诗人因承韩孟诗派概观331

二、徐渭的生平、人格精神和创作态度334

三、徐渭学韩派的创作体现336

四、徐渭在韩孟诗派接受史上的意义339

第七节 清代诗人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341

一、接受韩孟诗派雄豪险怪、瑰奇诡谲诗风的寒士诗人343

二、钱载和清代“宋诗派”诗人对韩诗“以文为诗”的创作接受356

第七章 “郊岛”与韩孟群体接受史离合关系之嬗变367

第一节 晚唐五代时期对贾岛的接受及其社会文化原因367

一、接受贾岛的诗人群体与接受内容概观368

二、“贾岛现象”的社会文化原因373

第二节 宋代:“郊岛”与“贾姚”的分合嬗变376

一、“郊岛”说的产生与定型376

二、北宋时期对贾岛诗歌价值之论说379

三、“贾姚”说的盛行以及南宋后期对贾岛的接受380

第三节 金元明清时期对郊、岛的接受387

一、金元时期对郊、岛寒苦诗风的冷落387

二、明清时期对郊、岛地位高下的重视389

三、明清时期对贾岛幽僻诗风的不同评价391

余论394

主要参考书目397

后记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