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小反刍兽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小反刍兽疫
  • 王志亮,吴晓东,包静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760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反刍动物-动物疾病-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小反刍兽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小反刍兽疫概述1

第一节 小反刍兽疫的发现和流行状况2

一、小反刍兽疫的发现2

二、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状况3

第二节 小反刍兽疫的危害12

一、对家养小反刍兽的危害13

二、对野生动物的危害14

三、对大反刍兽及其他种属动物的危害15

四、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6

参考文献17

第二章 病原学25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26

一、分类地位26

二、毒株命名31

第二节 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31

一、形态结构31

二、化学组成32

第三节 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33

一、物理和化学特性33

二、生物学特性33

三、对动物和细胞培养物的感染性34

四、致病性35

第四节 病毒基因组结构36

一、基因组结构37

二、基因组序列特征40

第五节 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42

一、核衣壳蛋白43

二、P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45

三、大蛋白49

四、基质蛋白50

五、融合蛋白51

六、血凝素蛋白54

第六节 感染与增殖过程56

一、病毒吸附与进入56

二、病毒转录57

三、基因组复制58

四、病毒粒子装配与释放59

第七节 致病性分子基础59

一、反向遗传操作技术59

二、致病性分子基础60

参考文献61

第三章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69

第一节 临床症状70

一、特急性型70

二、急性型71

三、亚急性型72

四、亚临床型72

第二节 剖检病变73

第三节 病理变化75

一、口腔75

二、肺脏76

三、胃肠道77

四、淋巴组织77

五、肝脏78

六、肾脏78

七、心脏78

第四节 类症鉴别79

一、牛瘟79

二、口蹄疫79

三、蓝舌病80

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80

五、羊传染性脓疱病80

六、内罗毕羊病80

七、腹泻综合征81

八、肺型巴氏杆菌病81

九、心水病81

第五节 动物接种试验案例82

一、摩洛哥野毒株动物接种试验案例82

二、印度Izatnagar/94毒株动物接种试验案例83

三、其他毒株的动物接种试验案例85

参考文献87

第四章 免疫学89

第一节 被动免疫92

第二节 主动免疫92

一、PPRV的细胞免疫92

二、PPRV的体液免疫93

第三节 B细胞和T细胞表位93

一、B细胞表位95

二、T细胞表位96

第四节 免疫抑制98

第五节 细胞凋亡99

第六节 细胞因子反应101

第七节 血液学和生物化学改变104

一、针对PPRV的血液学变化104

二、针对PPRV的生物化学变化106

参考文献107

第五章 流行和分布111

第一节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112

一、传染源112

二、传播途径113

第二节 易感动物113

一、山羊和绵羊113

二、牛114

三、牛科野生动物114

四、骆驼119

五、其他动物120

第三节 分布特征120

一、群体分布120

二、时间分布122

三、地区分布122

第四节 分子流行病学123

一、谱系划分123

二、谱系与地区分布的关系124

第五节 分布125

一、非洲125

二、亚洲133

参考文献141

第六章 实验室诊断149

第一节 样品采集与运送151

一、流行病学方法采样152

二、样品的采集153

三、样品的运送与储存157

四、生物安全158

五、样品标记与记录158

第二节 病毒分离与鉴定159

一、细胞的选择159

二、细胞病变161

三、操作程序161

第三节 病毒抗原检测163

一、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163

二、对流免疫电泳165

三、ELISA检测病毒抗原165

四、血凝试验166

五、免疫组织化学167

六、简易方法169

第四节 病毒核酸检测170

一、前言173

二、病毒RNA提取174

三、普通RT- PCR176

四、实时荧光RT-PCR181

五、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184

六、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185

七、纳米金标记核酸探针法186

八、RT-PCR鉴别诊断186

九、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188

十、内参(或内标)系统190

第五节 血清学检测方法191

一、血清学检测的基础193

二、病毒中和试验(国际贸易规定的方法)195

三、竞争ELISA196

四、阻断ELISA198

五、间接ELISA202

参考文献203

第七章 预防免疫211

第一节 疫苗种类、历史与展望212

一、人工被动免疫212

二、异源疫苗213

三、同源疫苗213

四、联苗215

五、新一代候选疫苗215

六、抗病毒制剂215

第二节 弱毒疫苗218

一、疫苗株218

二、疫苗热稳定性219

三、弱毒苗工业化生产222

四、弱毒苗临床使用223

第三节 新一代候选疫苗224

一、活病毒载体疫苗224

二、其他候选疫苗227

三、新型疫苗的DIVA特性228

第四节 总结230

参考文献231

第八章 控制和根除237

第一节 感染动物的处理238

一、扑杀原则239

二、扑杀方法240

第二节 尸体无害化处理244

一、深埋245

二、焚烧246

三、化制246

四、发酵247

五、碱解247

第三节 清洁消毒247

一、药品种类248

二、场地及设施消毒248

三、人员及其穿戴物品消毒248

四、羊绒及羊毛消毒249

五、羊皮消毒249

六、羊乳消毒249

第四节 控制移动250

第五节 牛瘟扑灭计划及其成功经验252

一、牛瘟扑灭计划及成功原因252

二、全球性消灭小反刍兽疫可行性分析255

三、总结及展望258

参考文献259

第九章 我国小反刍兽疫状况263

第一节 我国小反刍兽疫历史与现状264

一、我国小反刍兽疫的首次发现与疫情溯源264

二、2013年以来新一轮的小反刍兽疫疫情266

三、野生动物感染情况269

四、我国小反刍兽疫流行270

五、小反刍兽疫传入与扩散原因271

六、未来防控形势研判276

第二节 我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276

一、小反刍兽疫对我国的危害276

二、我国开展的防控工作278

三、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83

参考文献289

附件293

附件1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14)有关小反刍兽疫的规定294

附件2 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与疫苗手册》(2012)有关小反刍兽疫的标准312

附件3 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325

附件4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330

附件5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GB/T 27982—2011)339

附件6 OIE小反刍兽疫参考实验室及其专家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