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UG NX10.0中文版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红光,胡仁喜,刘昌丽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4969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UG NX10.0中文版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UG NX 10.0入门1
1.1 UGNX 10.0用户界面2
1.2 视图布局设置3
1.2.1 布局功能3
1.2.2 布局操作5
1.3 工作图层设置6
1.3.1 图层的设置7
1.3.2 图层类别7
1.3.3 图层的其他操作8
1.4 选择对象的方法9
1.4.1 类选择9
1.4.2 上边框条11
1.4.3 部件导航器11
1.5 对象操作11
1.5.1 改变对象的显示方式11
1.5.2 隐藏对象12
1.5.3 对象变换13
1.5.4 移动对象16
1.6 坐标系操作16
1.6.1 坐标系的变换16
1.6.2 坐标系的定义17
1.6.3 坐标系的保存和显示18
1.7 UG NX 10.0参数预设置19
1.7.1 草图预设置19
1.7.2 制图预设置20
1.7.3 装配预设置22
1.7.4 建模预设置23
1.8 信息查询25
1.8.1 对象信息25
1.8.2 点信息25
1.8.3 表达式信息26
第2章 曲线28
2.1 曲线种类29
2.1.1 点29
2.1.2 点集29
2.1.3 直线和圆弧31
2.1.4 基本曲线32
2.1.5 多边形34
2.1.6 艺术样条35
2.1.7 螺旋36
2.1.8 椭圆37
2.1.9 抛物线37
2.1.10 双曲线37
2.1.11 规律曲线38
2.1.12 文本39
2.2 曲线操作39
2.2.1 相交曲线39
2.2.2 截面曲线40
2.2.3 抽取曲线41
2.2.4 偏置曲线42
2.2.5 连结43
2.2.6 投影44
2.2.7 镜像45
2.2.8 桥接45
2.2.9 简化46
2.2.10 缠绕/展开47
2.2.11 组合投影48
2.3 曲线编辑48
2.3.1 编辑曲线参数48
2.3.2 修剪曲线48
2.3.3 分割曲线49
2.3.4 拉长曲线50
2.3.5 编辑圆角50
2.3.6 曲线长度51
2.3.7 光顺样条51
2.4 综合实例——齿形轮廓线52
第3章 草图58
3.1 创建草图59
3.2 草图曲线61
3.2.1 简单草图曲线61
3.2.2 复杂草图曲线62
3.2.3 编辑草图曲线63
3.3 草图定位67
3.4 草图约束68
3.4.1 尺寸约束68
3.4.2 几何约束70
3.5 综合实例——拨叉草图72
第4章 实体建模78
4.1 基准建模79
4.1.1 基准平面79
4.1.2 基准轴79
4.1.3 基准CSYS80
4.2 设计特征81
4.2.1 长方体81
4.2.2 圆柱81
4.2.3 圆锥82
4.2.4 球83
4.2.5 拉伸83
4.2.6 旋转84
4.2.7 沿引导线扫掠85
4.2.8 管道86
4.2.9 孔86
4.2.10 凸台88
4.2.11 腔体89
4.2.12 垫块91
4.2.13 键槽92
4.2.14 槽94
4.2.15 三角形加强筋94
4.3 特征操作95
4.3.1 拔模95
4.3.2 边倒圆97
4.3.3 倒斜角98
4.3.4 螺纹99
4.3.5 抽壳101
4.3.6 阵列特征101
4.3.7 阵列面103
4.3.8 镜像特征103
4.3.9 拆分104
4.4 特征编辑104
4.4.1 参数编辑104
4.4.2 编辑定位105
4.4.3 移动特征105
4.4.4 特征重新排列106
4.4.5 替换特征107
4.4.6 抑制/取消抑制特征107
4.5 综合实例108
4.5.1 机座108
4.5.2 端盖116
第5章 装配125
5.1 装配概述126
5.2 自底向上装配126
5.2.1 添加组件126
5.2.2 引用集127
5.2.3 组件定位129
5.3 装配爆炸图131
5.3.1 新建爆炸图131
5.3.2 爆炸组件131
5.3.3 编辑爆炸图132
5.4 装配检验132
5.5 组件家族133
5.6 装配序列化134
5.7 装配布置136
5.8 综合实例——齿轮泵装配136
5.8.1 装配组件136
5.8.2 装配爆炸图143
第6章 简单零件设计146
6.1 键、销、垫片类零件147
6.1.1 键147
6.1.2 销150
6.1.3 平垫圈类零件153
6.2 端盖154
6.2.1 小封盖154
6.2.2 大封盖163
6.2.3 小通盖163
6.2.4 大通盖164
6.3 油封圈和定距环165
6.3.1 低速轴油封圈165
6.3.2 定距环166
第7章 螺栓和螺母设计167
7.1 螺栓头的绘制168
7.1.1 生成六棱柱168
7.1.2 生成螺栓头倒角169
7.2 螺栓的绘制171
7.2.1 生成螺栓171
7.2.2 生成螺纹172
7.3 生成螺母172
7.4 其他零件176
第8章 轴承设计178
8.1 绘制草图179
8.2 绘制内外圈183
8.3 绘制滚子185
8.3.1 绘制单个滚子185
8.3.2 阵列滚子186
第9章 轴的设计188
9.1 传动轴189
9.1.1 传动轴主体189
9.1.2 键槽191
9.1.3 倒角、螺孔和定位孔193
9.2 齿轮轴195
9.2.1 齿轮轴主体195
9.2.2 齿槽199
9.2.3 倒圆,和倒角203
第10章 齿轮设计205
10.1.1 创建齿轮主体206
10.1.2 创建齿轮齿槽207
10.1.3 创建键槽209
10.2 辅助结构设计210
10.2.1 倒角及圆角210
10.2.2 生成齿轮上的其他孔211
10.2.3 生成齿轮上的其他齿212
第11章 减速器机盖设计214
11.1 机盖主体设计215
11.1.1 创建机盖的中间部分215
11.1.2 创建机盖的端面217
11.1.3 创建机盖的整体220
11.1.4 抽壳221
11.1.5 创建大滚动轴承凸台224
11.1.6 创建小滚动轴承凸台228
11.2 机盖附件设计232
11.2.1 轴承孔拔模面232
11.2.2 创建窥视孔233
11.2.3 吊环237
11.2.4 孔系242
11.2.5 边倒圆245
11.2.6 螺纹孔247
第12章 减速器机座设计253
12.1 机座主体设计254
12.1.1 创建机座的中间部分254
12.1.2 创建机座上端面255
12.1.3 创建机座的整体257
12.1.4 抽壳259
12.1.5 创建壳体的底板260
12.1.6 挖槽262
12.1.7 创建大滚动轴承凸台264
12.1.8 创建小滚动轴承凸台267
12.2 机座附件设计270
12.2.1 创建加强肋270
12.2.2 拔模面272
12.2.3 创建油标孔275
12.2.4 吊环282
12.2.5 放油孔283
12.2.6 孔系285
12.2.7 边倒圆288
12.2.8 螺纹孔289
第13章 减速器装配293
13.1 轴组件294
13.1.1 低速轴组件:轴-键配合294
13.1.2 低速轴组件:齿轮-轴-键配合296
13.1.3 低速轴组件:轴-定距环-轴承配合297
13.1.4 高速轴组件298
13.2 箱体组件装配298
13.2.1 窥视孔盖-上箱盖配合299
13.2.2 下箱体-油标配合300
13.2.3 箱体-油塞配合301
13.2.4 端盖组件302
13.3 下箱体与轴配合303
13.3.1 下箱体-低速轴配合303
13.3.2 下箱体-高速轴配合304
13.3.3 上箱体-下箱体配合304
13.3.4 定距环、端盖、闷盖的装配305
13.3.5 螺栓、销等联接306
第14章 创建工程图308
14.1 设置工程图环境309
14.1.1 新建图纸309
14.1.2 编辑图纸309
14.2 建立工程视图310
14.2.1 添加视图310
14.2.2 输入视图310
14.2.3 建立投影视图311
14.2.4 建立局部放大图311
14.2.5 建立剖视图312
14.3 修改工程视图313
14.3.1 移动和复制视图313
14.3.2 对齐视图315
14.3.3 删除视图316
14.4 尺寸标注、样式、修改316
14.4.1 尺寸标注316
14.4.2 尺寸样式318
14.4.3 尺寸修改319
14.4.4 注释319
14.5 综合实例321
14.5.1 轴工程图321
14.5.2 齿轮泵装配工程图331
第15章 有限元分析336
15.1 分析模块的介绍337
15.2 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建立338
15.3 模型准备339
15.3.1 理想化几何体340
15.3.2 移除几何特征341
15.4 材料属性341
15.5 添加载荷344
15.5.1 载荷类型344
15.5.2 载荷添加方案344
15.6 边界条件的加载345
15.6.1 边界条件类型345
15.6.2 约束类型346
15.7 划分网格346
15.7.1 网格类型346
15.7.2 零维网格348
15.7.3 一维网格348
15.7.4 二维网格349
15.7.5 三维四面体网格350
15.7.6 接触网格350
15.7.7 表面接触351
15.8 创建解法352
15.8.1 解算方案352
15.8.2 步骤——子工况352
15.9 单元操作352
15.9.1 拆分壳353
15.9.2 合并三角形单元354
15.9.3 移动节点354
15.9.4 删除单元354
15.9.5 创建单元355
15.9.6 单元拉伸355
15.9.7 单元旋转356
15.9.8 单元复制和平移356
15.9.9 单元复制和投影357
15.9.10 单元复制和反射358
15.10 分析358
15.10.1 求解358
15.10.2 分析作业监视器359
15.11 后处理控制360
15.11.1 后处理视图360
15.11.2 标识(确定结果)362
15.11.3 动画363
15.12 综合实例——传动轴有限元分析363
第16章 运动仿真371
16.1 机构分析基本概念372
16.1.1 机构的组成372
16.1.2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372
16.2 仿真模型373
16.3 运动分析首选项374
16.4 连杆及运动副376
16.4.1 连杆376
16.4.2 运动副377
16.4.3 齿轮齿条副380
16.4.4 齿轮副380
16.4.5 线缆副381
16.4.6 点线接触副382
16.4.7 线线接触副382
16.4.8 点面副382
16.5 连接器和载荷383
16.5.1 弹簧384
16.5.2 阻尼384
16.5.3 标量力385
16.5.4 矢量力385
16.5.5 标量扭矩385
16.5.6 矢量扭矩386
16.5.7 弹性衬套386
16.5.8 2D接触387
16.5.9 3D接触388
16.6 模型编辑388
16.6.1 主模型尺寸编辑388
16.6.2 编辑运动对象389
16.7 标记和智能点390
16.7.1 标记390
16.7.2 智能点390
16.8 封装391
16.8.1 测量391
16.8.2 追踪391
16.8.3 干涉392
16.9 解算方案的创建和求解392
16.9.1 解算方案的创建393
16.9.2 求解393
16.10 运动分析393
16.10.1 动画394
16.10.2 生成图表394
16.10.3 运行电子表格395
16.10.4 载荷传递396
16.11 综合实例396
16.11.1 连杆滑块运动机构396
16.11.2 阀门凸轮机构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