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道路选择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道路选择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2023089.jpg)
- 于小英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8561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道路选择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从历史的视角探寻中西政治发展模式1
第一节 一元集权与多元分权的政治分野2
一、集权制度的形成与中国“大一统”国家观2
(一)农耕文明与发展道路的选择2
(二)中央集权制和中国“大一统”国家观的形成5
二、西方多元民主制度的形成与政治传统9
(一)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形成与西方政治传统10
(二)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造就不同发展理念13
第二节 西方现代政治发展道路的确立与历史变迁15
一、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与价值取向15
(一)欧洲启蒙运动与分权理论的提出15
(二)君权有限与议会的产生20
二、西方现代政治发展道路的确立24
(一)政治传统与英国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形成24
(二)西方现代政治发展道路的确立28
第二章 中国近代政治发展模式的探索39
第一节 改良图强——从洋务运动到清末立宪运动40
一、师夷之技——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的失败40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前所未有之大变局40
(二)洋务运动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探索44
二、以敌为师——戊戌维新与清末立宪运动51
(一)戊戌维新与君主立宪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51
(二)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的兴起63
(三)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初探77
第二节 建立共和——从辛亥革命到议会政治的失败81
一、辛亥革命开启中国民主共和之路82
(一)孙中山与民主共和的路径选择82
(二)辛亥革命与共和体制的确立88
二、多党竞争议会制道路的选择94
(一)民初组党风潮与议会制的失败95
(二)袁世凯军事强人威权主义的失败105
第三章 中国现代政治发展模式的探索113
第一节 “以党治国”威权主义模式的确立114
一、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思潮114
(一)新文化运动对旧传统的冲击114
(二)社会思潮的勃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18
二、“以党治国”威权主义国家模式的确立122
(一)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122
(二)国民党训政与党国政制的确立127
(三)国民党“以党治国”失败原因初探135
第二节 “中间”知识分子与民主宪政运动141
一、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训政理论的背离141
(一)孙中山的训政理论与国民党的背离141
(二)政治参与和国民党的有限开放146
二、“中间”知识分子与民主宪政运动148
(一)“中间”知识分子及其分化148
(二)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151
第四章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159
第一节 多党合作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160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160
(一)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160
(二)多党合作形成的社会阶级基础167
(三)多党合作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171
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174
(一)国共合作——从党内合作到党外合作175
(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的形成182
(三)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思想的形成19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形态的探索194
一、民主联合政府与协商政治194
(一)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195
(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197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200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00
(二)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认205
第三节 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及其基本特征213
一、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214
(一)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215
(二)多党合作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218
(三)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发展体现了中国政治发展规律221
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征225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225
(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227
结束语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