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地流转下的乡村治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地流转下的乡村治理研究
  • 阳娟,李树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3023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农业用地-土地流转-研究-中国;农村-群众自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地流转下的乡村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农地流转的历史变迁1

1.1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简要回顾1

1.1.1 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1

1.1.2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人民公社运动(1953—1978)3

1.2 改革开放后的农地流转概述11

1.2.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11

1.2.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地流转制度实施评价13

1.2.3 改革开放后土地流转不畅分析14

第2章 当前农地流转的现状17

2.1 农地流转形式灵活多样17

2.1.1 分散流转17

2.1.2 集中流转18

2.1.3 中介流转20

2.2 农地流转秩序逐步规范22

2.2.1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的宪法等法律条文22

2.2.2 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宪法历史与变迁24

2.2.3 实践中的土地流转模式与合宪性解释32

2.3 农地流转的困境36

2.3.1 农地流转观念困境36

2.3.2 农地权利构造之缺陷37

2.3.3 农地流转形式不完备,流转规则不合理37

第3章 农地流转的发展趋势42

3.1 农地信托流转方式42

3.1.1 政府主导型农地信托流转45

3.1.2 市场主导型农地信托流转52

3.2 土地银行55

3.2.1 农村土地银行成立背景57

3.2.2 农村土地银行特点57

3.2.3 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的发展状况58

3.2.4 农村土地银行努力方向59

3.3 农地股份合作制60

3.3.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0

3.4 农地保险制度64

3.4.1 农地保险制度产生的原因64

3.4.2 农地保险制度的作用67

3.4.3 农地保险制度努力方向68

第4章 农地流转的模式71

4.1 单个农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分散的流转形式和转包模式71

4.1.1 转让模式72

4.1.2 出租模式72

4.1.3 互换、转包模式72

4.2 有组织的集中的流转形式73

4.2.1 反租倒包模式74

4.2.2 土地信托模式74

4.2.3 股份合作制模式74

4.2.4 集体农场75

4.2.5 抵押或“四荒”地拍卖75

4.3 分散与集中模式的优缺点75

4.4 农地流转模式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77

第5章 农地流转下的乡村治理主体78

5.1 农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治理主体之乡镇政府79

5.1.1 农地流转背景下乡镇政府的角色分析80

5.1.2 农地流转下乡镇政府对乡村的治理行为分析81

5.2 农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治理主体之村民自治组织82

5.2.1 农地流转背景下村民自治组织的角色分析82

5.2.2 农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行为表现82

5.3 农地流转背景下的新型乡村治理主体83

5.3.1 农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村阶层重构83

5.3.2 土地流转后重构阶层对村社治理主体的影响84

第6章 乡村治理模式分析87

6.1 新中国成立初的乡村治理模式(1949—1958)87

6.1.1 土地改革87

6.1.2 生产互助88

6.1.3 组建合作社89

6.2 人民公社体制(1958—1983)89

6.2.1 人民公社治理模式的确立90

6.2.2 人民公社的运行机制91

6.2.3 人民公社的局限92

6.3 “乡政村治”模式95

6.3.1 土地联产承包后的乡村政治95

6.3.2 乡村治理困境呼唤村民选举99

6.3.3 新农村建设下的村民自治103

6.4 农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106

6.4.1 当前乡村治理中的问题106

6.4.2 农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治理突出问题110

第7章 农地流转下的乡村治理对策111

7.1 乡镇政府要整合乡村权威,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111

7.1.1 完善农村基层政权制度是提高乡村权威的重点111

7.1.2 精简乡镇人员与机构111

7.1.3 基层政府关系的重新定位112

7.2 在发展村庄集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组织113

7.2.1 创新和拓展村民有序参与的民主形式113

7.2.2 重构和整合村庄社区组织116

7.2.3 规范和完善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118

7.3 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阶层参与乡村治理120

7.3.1 农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当务之急120

7.3.2 农地流转农村新型阶层对乡村治理的影响121

7.4 拓宽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123

7.4.1 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123

7.4.2 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对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影响125

第8章 农地流转下的乡村治理前瞻131

8.1 明晰乡镇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131

8.1.1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131

8.1.2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132

8.1.3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132

8.1.4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党和国家确立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133

8.1.5 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主要挑战与应对思路134

8.2 优化乡村治理结构,建设法治新农村138

8.2.1 新型治理结构140

8.2.2 县域经济141

8.2.3 扩县强权142

8.2.4 并乡精镇143

8.2.5 村域合作与村民自治146

8.3 加强农村金融改革,重构农村金融体系148

8.3.1 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延伸148

8.3.2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选择150

8.4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农民公共意识151

8.4.1 村改居后新居民社区的治理困境152

8.4.2 以社区文化建设为载体的“新市民教育工程”155

8.4.3 “新市民教育工程”的限度与方向1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