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与护理学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与护理学发展史
  • 甄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6607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医学史-医学院校-教材;护理学-医学史-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与护理学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医药及护理的起源5

第一篇 世界医学与护理学史17

第一章 文明古国的医学和护理17

一、古埃及医学与护理17

(一)古埃及的文化和自然科学17

(二)纸草文中的医药记录17

(三)木乃伊18

(四)生理、病理、病因概念18

(五)卫生法规与习俗18

(六)药物与外科19

(七)古埃及的护理19

二、巴比伦医学与护理19

(一)神话与医学20

(二)医疗法规20

(三)生理与病理20

(四)卫生和用药21

(五)巴比伦人的护理21

三、古印度医学与护理21

(一)《吠陀》与医学21

(二)《妙闻集》22

(三)印度的外科22

(四)印度的内科23

(五)卫生与保健23

(六)印度的护理知识24

第二章 古代西方的医学与护理25

一、古希腊医学与护理25

(一)古希腊的医药卫生文化25

(二)医学流派27

(三)希波克拉底28

(四)古希腊的护理知识29

二、亚历山大利亚的医学30

(一)解剖学与生理学成就30

(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学派31

(三)药物学31

(四)亚历山大利亚医学的兴衰31

三、伊特鲁立亚的医学32

四、古罗马的医学与护理32

(一)王朝和共和时代的罗马医学32

(二)帝国时代的罗马医学33

(三)罗马医药文化的传承36

五、教会女执事和基督教医院的护理36

(一)追随基督教36

(二)宗教行为的护理活动36

(三)教会女执事的护理工作37

第三章 中世纪的医学与护理38

一、基督教与经院哲学38

(一)基督教的影响38

(二)经院哲学的影响39

二、瘟疫流行39

(一)黑死病39

(二)麻风40

(三)梅毒40

三、卫生法规的建立41

四、解剖学及外科学41

五、医院的建立和医院护理42

六、医学教育的兴起43

七、护理团体的建立44

(一)十字军东征与收容救护44

(二)救护团44

(三)修女护理45

第四章 中世纪东方医学的兴起46

一、拜占庭医学46

(一)医院和药房的出现46

(二)主要医家46

二、阿拉伯医学47

(一)历史概述47

(二)阿拉伯的炼金术48

(三)阿拉伯的医院及医学教育49

(四)阿拉伯的药学成就49

(五)阿拉伯的重要医家50

(六)阿拉伯医学的衰落和影响52

第五章 实验医学的建立与宗教改革后的护理53

一、艺术的复兴与科学的兴起53

(一)艺术复兴53

(二)科学兴起54

(三)研究方法55

(四)显微镜的应用55

二、人体解剖学的创建56

(一)艺术家与人体解剖56

(二)人体解剖学的诞生57

三、生理学成为科学58

(一)散克托留斯的研究58

(二)哈维发现血液循环59

四、临床医学的发展59

(一)外科学59

(二)内科学60

(三)传染病60

五、医学学派60

(一)物理医学派60

(二)化学医学派61

(三)活力医学派62

六、宗教改革后的护理62

(一)医院护理的倒退62

(二)地位卑微的看护者63

(三)慈善修女会63

(四)护理团体65

第六章 西方医学的分化和医院护理的发展66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医学的影响6

二、自然科学对医学的促进和影响67

(一)呼吸现象研究67

(二)电生理研究68

三、生理学的进步和病理学的建立68

(一)神经生理学68

(二)消化生理学69

(三)其他生理学研究69

(四)病理解剖学69

四、临床医学的发展71

(一)临床教学的兴盛71

(二)叩诊法的发明71

(三)外科学的发展72

(四)产科学的独立72

五、医院护理的改进72

(一)医院的进步72

(二)妇女解放运动与护理工作的开展73

(三)医院改革与护理的进步74

六、公共卫生学的建立74

(一)卫生状况的改善74

(二)预防医学的兴起75

(三)牛痘预防天花76

第七章 医学的深入发展及现代护理学的诞生78

一、社会背景78

二、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79

(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79

(二)生物进化论79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80

(四)三大发现的意义80

三、医学基础学科81

(一)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81

(二)生理学81

(三)病理学83

(四)病原微生物学84

(五)药理学86

(六)免疫学88

四、医学临床学科89

(一)诊断学89

(二)消毒法的发明90

(三)解救精神病人91

(四)治疗方法92

五、现代护理教育的开端93

(一)医院创办护士学校93

(二)独立兴办护士学校94

(三)南丁格尔的精英教育思想95

六、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贡献95

(一)投身护理95

(二)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杰出表现96

(三)南丁格尔与国际护士节97

(四)著书立作97

(五)培养学生98

(六)重视理论与实践98

七、预防医学的进展99

八、国际红十字会成立100

第八章 现代医学与现代护理学的发展102

一、现代医学的基本特征102

(一)医学分科的精细化102

(二)医学学科的综合化102

(三)医学发展的技术化102

二、健康观和死亡观的转变103

(一)健康观念的转变103

(二)死亡观念的转变104

三、医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104

(一)由分门别类转向综合104

(二)由静态定性转向动态定量104

(三)由重视实验转向重视理论104

四、新学科的确立与完善105

(一)分子生物学105

(二)生物化学106

(三)医学遗传学107

(四)医学免疫学108

(五)医学伦理学109

五、基础医学的主要成就109

(一)螺旋体和病毒的发现109

(二)立克次体与立克次体病110

(三)维生素与维生素缺乏病111

(四)对内分泌的认识112

(五)神经生理学的进步113

六、临床医学的重大成果114

(一)热带病研究114

(二)诊断技术的进步114

(三)安全输血和外科手术115

(四)神经病学的进步与精神病学的发展116

(五)器官移植和人造器官117

(六)传染病的新趋势118

(七)介入治疗118

(八)基因治疗119

七、药物学成果120

(一)化学疗法120

(二)抗生素120

(三)各类疫苗121

八、现代护理学的发展122

(一)学科创始阶段(1900—1920年)122

(二)护理教育时代(1920—1970年)122

(三)护理科研时代(1940—1950年)124

(四)护理理论时代(1950—1990年)124

(五)护理交叉学科的发展126

(六)国际护士会129

九、护士角色的扩大130

(一)临床护理专家130

(二)开业护士130

(三)注册助产士130

(四)注册麻醉护士130

(五)个案管理者130

(六)高危管理者131

(七)质量促进护士131

第二篇 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学史135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与护理思想的初步形成(战国秦汉时期)135

一、历史概况135

二、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135

(一)《黄帝内经》的历史沿革136

(二)《黄帝内经》的书名136

(三)《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及成就137

(四)《黄帝内经》的影响138

三、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138

(一)《神农本草经》的历史沿革139

(二)《神农本草经》的书名139

(三)《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及成就139

(四)《神农本草经》的影响140

四、中医临证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140

(一)“医圣”张仲景140

(二)《伤寒杂病论》的流传140

(三)《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与成就141

五、早期著名医家142

(一)扁鹊142

(二)华佗143

六、护理思想的初步形成143

(一)生活护理144

(二)饮食护理145

(三)精神护理147

(四)药物相关护理方法147

(五)早期护理人员149

第二章 医药学与护理学的全面发展(晋隋唐五代时期)151

一、历史概况151

二、医学理论的提高151

(一)《黄帝内经》的整理与注释11

(二)脉学的总结与普及152

(三)病因证候学的探索153

三、药物学的发展154

(一)陶弘景与《本草经集注》154

(二)国家药典的诞生155

四、临证医学分科与最早专科著作156

(一)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156

(二)昝殷与《经效产宝》157

(三)《颅卤经》157

(四)蔺道人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158

(五)刘涓子与《刘涓子鬼遗方》158

五、综合性著作158

(一)葛洪与《肘后备急方》158

(二)孙思邈与《千金方》159

(三)王焘与《外台秘要》161

(四)宇妥·元丹贡布与《四部医典》162

六、护理学的全面发展162

(一)生活护理162

(二)饮食护理163

(三)专科护理164

(四)药物相关护理方法166

(五)早期护理人员167

第三章 医学的创新与护理学的进步(宋金元时期)169

一、历史概况169

二、医政设施的进步169

(一)国家药局的开设169

(二)医学教育的完善170

(三)医学出版的兴起170

(四)医疗管理的统一170

三、医学理论的探讨171

(一)关于《伤寒论》的研究171

(二)对疾病认识的发展172

四、方药学的发展173

(一)药物学的进展173

(二)方剂学的繁盛174

五、临证各科著作与成就175

(一)内科杂病175

(二)妇科—《妇人大全良方》176

(三)儿科—《小儿药证直诀》176

(四)骨伤科—《世医得效方》176

(五)针灸科—针灸铜人177

(六)法医学—《洗冤集录》177

六、医学流派与学术争鸣178

(一)刘完素及其“火热论”178

(二)张从正及其“攻邪论”178

(三)李杲及其“脾胃论”179

(四)朱丹溪及其“养阴论”179

七、护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180

(一)生活护理180

(二)饮食护理181

(三)专科护理182

(四)药物相关护理方法184

(五)慈善机构与军医院的护理人员184

第四章 医学新发展与护理学的总结(明清时期)186

一、历史概况186

二、温病学说与人痘接种术186

(一)温病学说的形成186

(二)人痘接种术188

三、丰富的经典注释与医学著述189

(一)古医籍的整理注释189

(二)丰富的医学著作189

四、药物学与方剂学的总结190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90

(二)大型方书《普济方》192

五、临证医学的突破192

(一)内科192

(二)外科193

(三)针灸科193

(四)妇科194

(五)儿科194

(六)解剖学194

六、护理学的实践与总结195

(一)生活护理195

(二)饮食护理196

(三)专科护理196

(四)药物相关护理方法199

(五)行业护理200

第三篇 中国近现代医学与护理学史205

第一章 西方医学与西医护理学的传入205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205

二、西方医学的传入205

(一)建立诊所和医院206

(二)开办医学校207

(三)翻译医书和出版医学刊物208

(四)近代早期的医学留学活动209

(五)西医传入对中国医学的影响209

三、西医护理学的传入209

(一)西医护理的艰难开始210

(二)中国早期的护理教育211

(三)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212

(四)中华护士会的建立213

(五)近代早期西医护理教育的特点214

第二章 西方医学和西医护理学在中国的发展216

一、西医学体系的形成216

(一)近代医疗卫生行政机构的创建216

(二)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217

(三)学术团体的建立218

(四)研究机构的建立219

(五)海港检疫权的收回219

二、中西医学论争219

(一)漏列中医案220

(二)废止中医案220

(三)第三次论争221

三、中西医学汇通221

(一)中西汇通派的产生221

(二)中西汇通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22

四、战争时期的医疗护理工作223

(一)战争时期的医疗工作223

(二)战争时期的护理工作225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医学与护理学成就232

一、新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232

(一)建国初期的卫生工作方针232

(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233

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发展233

(一)卫生行政机构233

(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234

(三)医疗保障制度235

(四)医学教育和研究机构236

三、我国现代医学的主要成就237

(一)疾病防治237

(二)医学研究238

(三)中医药学成就241

四、新中国护理事业的主要成就24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护理事业的发展243

(二)“文革”后护理事业的恢复和发展246

五、中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47

(一)医疗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47

(二)护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48

六、医学与护理事业展望254

(一)成就与不足共存254

(二)机遇和挑战同在254

主要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