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灸除常见病-穴位贴敷灸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灸除常见病-穴位贴敷灸疗
  • 张爱林,张娜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48938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灸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灸除常见病-穴位贴敷灸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知识篇2

第一章 现代灸法基础知识2

第一节 自热灸疗贴优势2

一、现代灸法历史2

二、五大核心技术2

三、三大治病机理3

四、自热灸疗贴六大优势3

第二节 自热灸疗贴各类产品详解4

一、感冒灸4

二、咳嗽灸5

三、哮喘灸5

四、腹泻灸6

五、镇痛灸7

六、女神灸7

七、男神灸8

八、护眼灸8

九、艾针灸9

十、经络灸10

第三节 自热灸疗贴的注意事项10

一、自热灸疗贴适应证、禁忌证10

二、自热灸疗贴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11

三、自热灸疗贴施灸的注意事项12

第二章 中医基础知识13

第一节 中医13

第二节 五脏六腑决定人体的健康14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的精华15

第四节 经络穴位17

一、手太阴肺经18

二、手阳明大肠经19

三、足阳明胃经20

四、足太阴脾经21

五、手少阴心经21

六、手太阳小肠经21

七、足太阳膀胱经22

八、足少阴肾经23

九、手厥阴心包经23

十、手少阳三焦经23

十一、足少阳胆经24

十二、足厥阴肝经25

第五节 常用穴位取穴法25

第六节 望闻问切31

第七节 辨证论治31

临床应用篇36

第一章 内科36

第一节 感冒36

第二节 咳嗽40

第三节 哮喘43

第四节 胃痛47

第五节 胃下垂50

第六节 呕吐53

第七节 腹痛57

第八节 泄泻59

第九节 便秘62

第十节 水肿65

第十一节 癃闭68

第十二节 尿失禁72

第十三节 单纯性肥胖症76

第十四节 痹证80

第十五节 腰痛84

第十六节 坐骨神经痛88

第十七节 痿证90

第十八节 中风后遗症95

第十九节 面瘫99

第二十节 头痛101

第二十一节 眩晕106

第二十二节 低血压110

第二十三节 贫血114

第二十四节 心悸118

第二十五节 失眠123

第二章 儿科疾病127

第一节 厌食127

第二节 疳证129

第三节 遗尿132

第四节 小儿积滞135

第三章 妇科疾病138

第一节 月经不调138

第二节 痛经143

第三节 闭经146

第四节 崩漏150

第五节 带下病154

第六节 盆腔炎158

第七节 产后少乳160

第八节 子宫脱垂164

第九节 更年期综合征166

第四章 皮肤科、外科疾病169

第一节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69

第二节 荨麻疹173

第三节 黄褐斑177

第四节 乳腺炎180

第五节 乳腺增生184

第六节 痔疮187

第七节 脱肛191

第五章 男科疾病194

第一节 遗精194

第二节 阳痿198

第三节 前列腺炎203

第四节 早泄206

第五节 男性不育症210

第六章 骨科疾病214

第一节 落枕214

第二节 颈椎病216

第三节 肩关节周围炎219

第四节 肘劳222

第五节 足跟痛223

第七章 五官科疾病225

第一节 近视225

第二节 耳鸣耳聋228

第三节 牙痛233

第四节 咽喉肿痛237

第八章 其他病证240

第一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240

第二节 戒断综合征244

一、戒烟综合征244

二、戒酒综合征248

三、戒毒综合征251

第九章 体质保健255

第一节 平和体质255

第二节 阳虚体质256

第三节 阴虚体质257

第四节 湿热体质258

第五节 气虚体质259

第六节 气郁体质260

第七节 血瘀体质261

第八节 痰湿体质263

第九节 特禀体质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