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革开放30年成都经济发展道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成都经济发展道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2070185.jpg)
- 阎星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799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概况-成都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改革开放30年成都经济发展道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增长2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基础与条件2
一、经济基础2
二、资源要素4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周期性波动6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性波动6
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特征8
三、成都与全国的周期性经济波动的关系11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阶段特征及评价12
一、阶段的划分12
二、频繁剧烈波动阶段的特征及评价(1978~1992年)12
三、波动趋于平缓的阶段特征及评价(1993年至今)17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22
一、关于全要素贡献率22
二、成都市经济的C—D函数23
三、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及特点25
第五节 经济增长的动力34
一、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变化34
二、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评价37
三、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评价40
第二章 工业化45
第一节 工业化的条件与基础45
一、工业化条件46
二、工业化基础47
第二节 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48
一、工业化进程划分指标与研究路径48
二、阶段性阈值及权重确定50
三、数据处理及划分结果51
第三节 工业化各阶段特征56
一、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初期阶段(1978~2000年)56
二、工业化中期阶段(2001年至今)62
第四节 工业空间布局的演变和发展67
一、工业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67
二、东郊老工业区的调整改造71
第五节 工业化评价72
一、总体评价72
二、工业经济发展比较优势评价75
三、服务业发展比较优势评价82
第三章 城市化85
第一节 城市化的基础85
一、自然条件85
二、城市发展86
三、城市化基础87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88
一、城市化初期(1978~1993年)89
二、城市化中前期(1994~2004年)94
三、城市化中后期(2005年以后)98
第三节 城市人口演变特征102
一、城市人口演变总体特征102
二、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特征105
第四节 城市空间演变特征107
一、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107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112
第五节 城市化的城乡关系特征115
一、城乡分割时期农村发展滞后115
二、城乡统筹时期城市反哺农村118
第六节 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120
一、工业化120
二、城市化战略124
三、市场化改革126
四、户籍制度127
五、土地制度129
六、行政区划调整131
第四章 经济转轨137
第一节 经济转轨的起点137
一、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137
二、经济转轨的提出139
第二节 经济转轨的总体特征和阶段划分141
一、成都市经济转轨的总体特征141
二、成都市经济转轨的阶段划分144
第三节 经济转轨的目标摸索阶段146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146
二、对本阶段改革的评价151
第四节 经济转轨的全面展开阶段155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155
二、对本阶段改革的评价160
第五节 经济转轨的深化创新阶段163
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化经济转轨163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165
三、对本阶段改革的评价170
第五章 对外开放174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起点174
一、封闭型经济的形成174
二、成都封闭型经济的基本特征175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176
一、发展历程176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178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181
第三节 对外贸易182
一、发展历程183
二、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184
三、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189
第四节 国内经贸合作191
一、发展历程191
二、国内经贸合作的举措192
三、国内经贸合作的成效194
第五节 “走出去”197
一、“走出去”的基本特征197
二、对成都“走出去”的评价198
第六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评价200
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01
三、加速工业化进程201
四、加快现代化进程202
五、为体制改革注入动力202
六、提升城市地位和影响力202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204
第一节 三十年道路评述204
一、从起飞到跨越205
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206
三、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跨越208
四、具有特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209
五、“要素集聚、政府推动、投资拉动”的内陆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模式212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215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15
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216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28
第三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30
一、消费与投资并重的增长方式230
二、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35
第四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37
一、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238
二、服务经济为导向的产业发展240
三、适宜成都的工业经济243
四、成都特色的现代农业248
五、以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51
第五节 新型城市化道路与新的空间形态255
一、城乡一体的新型城市化道路256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乡空间形态261
第六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创新268
一、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体制与统筹城乡发展268
二、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方向和重点270
第七节 全球化进程中的内陆城市与扩大开放273
一、成都: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国际枢纽城市274
二、成都与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278
参考文献288
后记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