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区护士工作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区护士工作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186896.jpg)
- 徐亚民,徐宝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2780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社区-护理-工作-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区护士工作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区护理概论1
一、社区护理的概念1
二、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3
三、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4
第二章 社区护士应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力军6
第一节 社区护士与医院/专科护士6
一、社区护士是“多面手”6
二、医院/专科护士向社区护士转化7
第二节 社区护士的职责与角色9
一、职责9
二、角色10
第三节 社区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11
一、社区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1
二、社区护士应具备的能力13
第四节 社区护理人员的编制与培训15
第三章 社区护理管理17
第一节 社区护理管理的概念17
第二节 社区护理管理的内容17
第三节 社区护理管理中有关规章制度19
第四节 社区护理工作的评价19
第四章 社区护士的行为规范21
第一节 社区护士的语言行为21
第二节 社区护士的非语言交流技巧22
第三节 社区护士的仪表22
一、衣着服饰23
二、仪容23
三、姿态23
第五章 社区护士的人际沟通25
第一节 人际沟通的技巧25
一、沟通的概念25
二、沟通的形式25
三、有效的沟通与沟通技巧26
第二节 社区护士与有关人员的沟通27
一、社区护患之间的沟通27
二、社区医护之间的沟通28
三、社区护士与护士之间的沟通28
四、社区护士与相关人员的沟通28
第六章 社区门诊的护理工作30
第一节 社区门诊的工作要点30
第二节 社区门诊的护理工作31
一、社区门诊护理工作内容31
二、社区门诊的健康教育31
第三节 社区门诊治疗室的护理工作32
第四节 社区急诊、急救工作33
一、开展“院前急救”33
二、“院前急救”的原则33
三、常用急救技术——徒手心肺复苏34
四、社区急诊范围35
五、社区应备的急救器械、物品36
六、社区应备的急救药品36
七、社区急诊、急救工作制度36
八、社区转送病人及途中监护37
第五节 社区门诊观察室的工作38
一、收住观察室的要求38
二、观察室的护理工作要点39
第六节 社区病人的转诊/转院39
第七章 社区家庭护理41
第一节 社区护士在家庭护理中的职责41
第二节 家庭访视42
一、分类42
二、家庭访视的步骤43
三、家庭访视的优、缺点44
第三节 社区护士与家庭护理的关系45
一、社区护士与社区家庭的关系应遵循的原则45
二、社区护士与服务家庭建立关系的过程45
三、社区护士在家庭护理服务的特点45
第四节 家访中社区护士的安全防护45
一、社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46
二、路途安全47
三、家访中应对危险情况的原则47
第八章 社区家庭病床的护理48
第一节 家庭病床的概念48
一、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48
二、家庭病床的优点和特点49
三、家庭病床的社会作用49
第二节 家庭病床的收治对象和护理内容50
一、家庭病床收治的对象51
二、家庭病床的护理内容51
第三节 家庭病床的管理52
一、组织形式52
二、建立有关的管理制度52
三、全科医师职责52
四、社区护士职责53
第四节 家庭病床的设置53
一、家庭病床设置要求53
二、辅助设置54
三、安全设置55
第九章 社区常见症状的护理56
一、发热56
二、咯血57
三、呕吐58
四、腹泻59
五、腹水60
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60
七、便血61
八、眩晕62
九、失语63
十、瘫痪64
第十章 社区常见病及护理66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6
二、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67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1
四、支气管哮喘73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76
六、肺结核79
七、高血压病81
八、心绞痛83
九、急性心肌梗死85
十、脑血管病88
十一、急性胃炎93
十二、慢性胃炎95
十三、消化性溃疡97
十四、肝硬化99
十五、糖尿病104
十六、类风湿关节炎108
十七、前列腺增生110
十八、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13
十九、颈椎病117
第十一章 社区外科常见问题的处理121
一、擦伤121
二、小刺伤121
三、割伤122
四、挫伤122
五、烧烫伤123
附 换药法124
第十二章 家庭护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126
第一节 婴儿给药126
一、药物剂量计算126
二、给药方法127
三、喂药方法127
四、喂药技巧128
五、喂药注意事项128
第二节 老年人用药原则129
一、尽量少用或不用药129
二、精确选药129
三、用药剂量个体化129
四、注意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129
五、谨防药物不良反应129
六、做好用药记录130
第三节 孕妇的合理用药130
第四节 皮肤护理131
一、床上擦浴131
二、压疮的预防及护理132
第五节 口腔护理135
一、目的135
二、用物135
三、常用漱口液的选择136
四、操作方法136
五、注意事项137
第十三章 社区护理常用技术及技能138
第一节 生命体征的观察、测量138
一、体温的测量138
二、脉搏的测量139
三、呼吸的观察140
四、血压的观测140
附 血压的表示法142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142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143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146
第三节 各种注射方法148
一、注射原则154
二、注射用物156
三、吸取药液法157
四、肌内注射法159
五、皮下注射法162
六、皮内注射法164
七、静脉注射法165
第四节 药物过敏试验170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170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174
三、头孢菌素类过敏试验175
四、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176
第五节 静脉输液方法178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179
二、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179
三、静脉输液原则180
四、静脉输液部位181
五、静脉输液法181
六、头皮静脉输液法185
七、输液反应及护理186
第六节 无菌技术操作187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87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188
三、取用无菌溶液法188
四、戴无菌手套法189
第十四章 社区的心理护理190
一、社区心理护理的特点190
二、社区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191
三、社区病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191
四、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191
第十五章 社区的中医护理193
第一节 中医护理概述193
一、中医护理的内涵193
二、中医护理的特点193
三、中医护理的原则195
四、中医护理的内容198
第二节 常用中成药的给药方法198
一、给药的途径198
二、给药的分类198
三、中药煎煮方法199
四、中药服药法200
五、中成药外用202
第十六章 社区康复护理205
第一节 社区康复的概念205
第二节 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206
第三节 社区康复护理实施原则207
第四节 社区康复护理的内容208
第五节 社区康复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210
第六节 社区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211
第十七章 社区护理与饮食营养213
第一节 疾病的饮食治疗213
一、基本饮食213
二、治疗饮食214
第二节 患者的饮食护理216
一、促进患者食欲217
二、协助患者进餐217
三、护理不能进食者218
四、健康教育218
第十八章 社区护理与保健服务220
第一节 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220
一、小儿营养220
二、儿童的生理特点及保健223
三、儿童保健措施和管理226
四、儿童计划免疫228
第二节 青少年保健230
一、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30
二、青少年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231
第三节 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234
一、青春期保健及常见健康问题234
二、围生期保健的常见问题239
三、围绝经期保健及常见疾病243
四、计划生育249
第四节 老年保健257
一、老年人保健及健康问题257
二、老年人的护理要点268
第十九章 社区护士与健康教育271
第一节 健康教育的概念271
第二节 社区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272
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方法273
第四节 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的特点274
第二十章 社区的临终护理276
第一节 临终关怀276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276
二、临终关怀的理念276
第二节 对临终患者的护理277
一、临终患者生理变化和护理277
二、临终患者心理变化和护理279
第三节 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281
一、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281
二、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281
三、社区护士的素质要求282
附 中华护理学会制定的《护士守则》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