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珠江口海岸带污染调查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珠江口海岸带污染调查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2172055.jpg)
- 广东省海岸带环境污染调查专业队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13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珠江口海岸带污染调查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前言1
二、自然条件与社会概况2
1、地貌与沉积物类型2
2、气候特征4
3、水动力条件4
4、社会条件6
三、污染物质来源初步调查7
1、工业废水及其污染物质排放量7
2、城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质总量13
3、水上船舶污油污染源13
4、农业污染源16
5、污染物质入海途径及其通量18
6、污染源分析评价21
四、各要素的污染现状26
1、地表水污染现状26
1.珠江口岸段地表水的概况26
2.珠江口岸段地表水污染现状26
2、潮间带污染现状29
1.潮间带水体中污染物质含量状况29
(1)一般理化指标29
(2)主要污染物质含量及其分布特点30
2.潮间带底质污染物质含量状况32
(1)各种污染物质含量水平32
(2)超标状况34
3.潮间带生物污染物质含量状况35
3、海水污染现状36
1.采样与分析方法36
(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36
(2)分析方法37
2.海水理化要素39
3.水质污染现状46
(1)主要污染物质的含量、分布特点及来源46
(2)其它污染物质的含量及分布状况53
(3)香港、深圳、澳门、珠海水域的水质概况55
4.污染物质含量的历史变化及其与其它海域的比较55
(1)珠江口海域污染物质含量的历史资料55
(2)珠江口海域与其它海域资料的比较57
5.污染物与水质理化要素及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58
(1)水质理化要素与污染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58
(2)污染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58
4、底质污染现状62
1.沉积物质来源62
2.底质污染物质分布62
(1)采样及分析方法62
(2)污染物质分布特征63
(3)影响底质污染物质分布的主要因素65
(4)底质污染物质含量与国内一些河口、海湾底质含量比较68
3.底质污染物质含量的历史变化70
(1)表层底质污染物质含量的年际变化70
(2)底质柱状样污染物质的含量变化70
4.底质污染中若干相关关系的探讨72
(1)表层底质与底层海水之间的相关性73
(2)底质污染物质含量与底质理化要素有机质、粘土、硫化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73
(3)底质污染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75
5.伶仃洋水域底质中污染物年负荷量的初略计算77
5、生物污染现状78
1.调查方法80
(1)底栖生物海上采样80
(2)生物体污染物质的测定80
2.调查结果81
(1)底栖生物种群分布特点,种群和生物量的历史变化情况81
(2)底栖生物体中污染物质的含量85
(3)底栖生物生物质量与环境质量的相关状况87
(4)污染物的生物富集88
(5)鱼体中各重金属元素原子的相对比例90
(6)底栖生物体中污染物质含量与国内外某些污染海区有关资料的比较91
(7)污染物质的变化趋势94
6、沿海陆地与海涂土壤污染现状97
1.各土壤类型有害物质含量状况97
2.土壤中有害物质含量分异状况99
3.土壤中有害物质污染分区和污染程度100
五、污染现状评价105
1、海岸带污染现状评价的原则105
2、海岸带评价标准值的制定106
1.地表水污染物质评价标准值的确定106
2.海水水质污染物质评价标准值的确定107
3.底质污染物质评价标准值的制定107
4.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值的制定108
5.土壤污染物质评价标准值的制定111
3、海岸带污染现状评价方法与步骤111
1.污染现状评价方法111
2.评价因子和超标污染物质的确定112
3.污染现状评价类型的划分和命名113
4.污染亚类的划分和命名113
4、污染评价类型划分结果114
5、综合评价污染类型的特征与防治建议122
1.两项要素有超标物质污染类型的特征与防治建议122
2.三项要素有超标物质污染类型的特征与防治建议124
六、环境污染防治对策131
1.严格执行《海洋环境保护法131
2.确定保护海洋环境的战略决策之一——控制污染源132
3.建立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和开展有关专题研究132
参考文献133
后记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