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光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5305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人才-结构-研究-中国;产业结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研究的背景1
1.1.2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2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依据3
1.2.1 研究综述3
1.2.2 主要理论依据14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44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45
1.4.1 研究方法45
1.4.2 技术路线45
第2章 产业结构中的人才结构理论:一个基本的框架47
2.1 人才结构的分析与评价47
2.1.1 人才结构的理论问题47
2.1.2 人才结构的分析问题48
2.1.3 人才结构的评价问题51
2.2 人才结构的体系55
2.2.1 结构划分55
2.2.2 产业人才结构60
2.2.3 最佳人才结构62
2.2.4 人才结构的时间性与规模63
2.3 人才结构的调整65
2.3.1 调整的目标65
2.3.2 调整的条件65
2.3.3 调整的原则67
2.3.4 调整的方法71
本章小结73
第3章 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历史考察74
3.1 历代人才结构的变化74
3.1.1 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的人才结构75
3.1.2 两宋时期的人才结构80
3.1.3 明代时期的人才结构83
3.1.4 清代时期的人才结构84
3.1.5 20世纪的人才结构87
3.1.6 我国历代人才结构变迁的轨迹89
3.2 历代人才结构变化对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影响92
3.2.1 从上古到秦汉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变化92
3.2.2 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变化93
3.2.3 从安史之乱到藩镇割据时期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变化94
3.2.4 历代人才结构变化影响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过程97
3.3 历代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规律99
3.3.1 历代人才分布中心时空变迁规律99
3.3.2 历代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经济与政治因素101
3.3.3 历代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科技因素105
3.3.4 历代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社会因素106
本章小结108
第4章 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现状与预测109
4.1 我国人才结构的现状109
4.1.1 我国人才的国际比较109
4.1.2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结构的变化112
4.1.3 我国区域人才结构的变化123
4.1.4 我国人才结构变化的特点与问题130
4.2 我国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133
4.2.1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133
4.2.2 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134
4.2.3 新兴产业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135
4.2.4 高等教育学历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136
4.2.5 高技能人才供给的定量预测136
4.3 我国人才需求的定量预测137
4.3.1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定量预测137
4.3.2 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人才需求的定量预测137
4.3.3 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定量预测138
4.4 我国人才缺口的定量预测139
4.4.1 我国人才缺口分析139
4.4.2 人才需求缺口的定量预测147
4.4.3 人才供给缺口的定量预测154
4.5 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趋势165
4.5.1 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强165
4.5.2 产业结构变化要求人才结构与之匹配166
4.5.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人才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同步166
4.5.4 所有制结构变化要求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政策配套167
4.5.5 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强化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167
4.5.6 劳动人口增长对现有人才结构升级提出新课题168
本章小结168
第5章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机理169
5.1 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互动机理169
5.1.1 人才需求169
5.1.2 人才供给169
5.1.3 人才的价格170
5.1.4 人才边际生产率170
5.1.5 单个区域人才的供给规律171
5.1.6 人才流动的规律172
5.1.7 人才边际生产率与人才供给规律174
5.2 人才结构调整促动产业结构调整175
5.2.1 人才结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175
5.2.2 区域人才状况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175
5.2.3 高素质人才催生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175
5.3 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调整176
5.3.1 产业结构整体上的高级化要求人才质量随之提升176
5.3.2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及时调整人才的就业结构176
5.3.3 产业结构的地区性差异要求区域人才开发与流动177
5.3.4 产业结构变动的突发性特点要求建立人才预警机制178
5.4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发展改变人才给求178
5.4.1 产业结构变动改变人才供给178
5.4.2 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人才需求184
5.4.3 技术经济发展调剂人才供需与产业结构185
本章小结187
第6章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政策建议188
6.1 人才市场政策创新188
6.1.1 人才市场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188
6.1.2 人才市场体制构建的模式框架及运作机制199
6.1.3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中人才市场的制度安排212
6.2 高层次人才政策创新216
6.2.1 我国高层次人才宏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216
6.2.2 我国高层次人才宏观管理的制度创新220
6.3 海外人才政策创新222
6.3.1 扩大利用海外人才的战略思路223
6.3.2 扩大利用海外人才的政策建议223
6.4 高新技术人才创业政策创新227
6.4.1 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政府职能227
6.4.2 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人才政策232
6.4.3 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配套政策236
本章小结239
第7章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实证研究(一)——以中部区域为例240
7.1 中部区域人力资源评价240
7.1.1 中部区域劳动力资源评价240
7.1.2 中部区域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评价242
7.1.3 中部区域就业状况评价244
7.1.4 中部区域人口素质评价247
7.1.5 中部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评价249
7.2 中部区域人才产业分布结构的比例分析252
7.2.1 中部区域人才产业分布的特点252
7.2.2 中部区域第一产业人才分布状况比较253
7.2.3 中部区域第二产业人才分布状况比较254
7.2.4 中部区域第三产业人才分布状况比较255
7.3 中部区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主要内容257
7.3.1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本质257
7.3.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257
7.3.3 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互动259
7.4 中部区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政策的制定260
7.4.1 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260
7.4.2 调整特色人才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261
7.4.3 发展产业集聚区推动支柱产业及战略产业发展261
7.4.4 协调产业结构与人口增长和充分就业261
7.4.5 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全面延伸到人才流入和流出区域262
7.4.6 以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促进中部区域知识资源水平不断提高262
本章小结263
第8章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实证研究(二)——以交通行业为例264
8.1 我国交通行业人才结构分析264
8.1.1 交通人才总量269
8.1.2 交通人才队伍结构271
8.1.3 交通人才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274
8.1.4 交通人才管理机制275
8.2 我国交通产业结构分析277
8.2.1 交通产业结构模型277
8.2.2 交通产业结构调整280
8.2.3 交通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281
8.2.4 我国交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82
8.2.5 我国交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282
8.2.6 我国交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284
8.3 我国交通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关键问题285
8.3.1 交通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285
8.3.2 交通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不协调的问题286
8.3.3 交通人才质量与交通发展存在问题287
8.3.4 交通人才管理体制适应交通发展调整的问题288
8.4 我国交通行业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政策建议289
8.4.1 交通人才管理政策289
8.4.2 交通人才规划290
8.4.3 交通人才保障体系291
8.4.4 交通文化建设291
本章小节292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293
9.1 全文总结293
9.2 主要创新点294
9.3 研究展望295
主要参考文献297
致谢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