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志宏,王家驹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6532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情报检索;图书馆工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与图书馆1
一、信息1
二、信息时代2
三、信息时代与图书馆2
第二节 图书馆信息利用与高等学校教育4
一、图书馆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4
二、高等学校图书馆职能的转变5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利用与终身教育7
一、终身教育7
二、图书馆是推进终身教育的最佳机构8
第二章 信息检索10
第一节 信息检索的概念、意义和作用10
一、信息检索的概念10
二、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11
第二节 信息检索载体12
一、信息检索载体的特征及职能12
二、检索工具的类型12
第三节 信息检索语言14
一、信息检索语言概述14
二、分类检索语言16
三、主题检索语言17
第四节 信息检索原理及步骤18
一、分析检索课题18
二、选择检索工具19
三、选择检索方法19
四、确定检索途径20
五、获取原始文献21
第三章 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
第一节 文献分类的意义和作用22
一、文献分类的意义22
二、文献分类的作用23
第二节 体系分类法25
一、体系分类法主表的结构25
二、体系分类法的标记符号28
三、体系分类法的复分表30
四、体系分类法的类目注释与索引32
五、类目索引33
六、分面分类法34
第三节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34
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发展概述34
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编制原则与基本功能36
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体系结构37
四、《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记系统40
五、《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复分表41
第四节 主题法46
一、主题法的意义和作用46
二、主题法的类型47
三、分类法与主题法的区别48
第五节 我国现行的主要文献分类法50
一、《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50
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52
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54
四、《中国档案分类法》57
第六节 国外主要文献分类法概述59
一、《杜威十进分类法》59
二、《国际十进分类法》61
三、《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62
四、《冒号分类法》64
五、《布利斯书目分类法》67
第四章 图书馆目录组织71
第一节 图书馆目录的意义与作用71
一、图书馆目录的意义71
二、图书馆目录的基本职能72
三、图书馆目录的作用72
第二节 图书馆目录的类型73
一、按目录的使用对象划分74
二、按文献款目标目的性质划分74
三、按目录的载体划分75
四、按揭示藏书的范围划分75
五、按出版物类型划分75
六、按文献使用语种划分76
第三节 图书馆目录的组织和查检方法76
一、图书馆目录组织及其作用76
二、图书馆目录的组成76
三、图书馆目录的查检方法79
四、机读目录及其检索84
第四节 学校图书馆目录体系构成86
一、图书馆目录体系的意义和功能86
二、建立图书馆目录体系的依据86
三、各个目录之间的关系及其基本要求87
四、学校图书馆目录体系的构成87
第五章 参考工具书92
第一节 参考工具书的概念及特征92
一、参考工具书的概念92
二、参考工具书的特征92
第二节 参考工具书的功用93
第三节 参考工具书的类型95
一、字典、词典95
二、类书100
三、政书102
四、百科全书103
五、年鉴106
六、手册107
七、资料汇编109
八、表谱110
九、图录115
十、名录117
十一、文献指南117
第六章 信息检索工具119
第一节 文献检索工具概述119
第二节 文献检索工具的排检法121
一、字顺排检法121
二、类序排检法125
三、其他排检法127
第三节 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用法130
一、书目130
二、索引134
三、文摘137
四、特种文献139
第七章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143
第一节 信息检索概述143
一、信息检索的含义与实质143
二、信息检索的意义与作用143
第二节 信息检索系统144
一、检索系统的类型144
二、书目检索系统144
三、事实数据检索系统146
第三节 计算机信息检索概述149
一、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含义149
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原理149
三、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分类151
第四节 计算机信息检索发展概况152
一、国外计算机检索发展概况152
二、国内计算机信息检索发展概况154
第五节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155
一、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155
二、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种类158
第六节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检索技术及方法161
一、布尔检索161
二、截词检索161
三、原文检索162
四、加权检索和聚类检索162
五、扩检与缩检163
第七节 制定检索策略的步骤163
一、主题分析164
二、选择数据库165
三、正确选择检索词165
四、检索式的编写165
五、结果显示与二次检索166
六、分析误检漏检的原因166
七、检索流程166
第八节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服务方式167
一、定题检索服务167
二、回溯检索服务167
三、联机订购服务167
四、随机回答服务167
第九节 检索效果的评价167
一、评价的目的、范围167
二、评价标准168
第十节 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169
一、影响查全率的因素169
二、提高查全率的方法169
三、影响查准率的因素170
四、提高查准率的方法170
第八章 网络信息检索171
第一节 Internet概述171
一、Internet的发展阶段171
二、Internet在中国的网络互联单位172
三、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174
四、因特网最具影响力的应用175
五、因特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179
六、下一代因特网179
七、因特网应用展望179
第二节 常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180
一、万维网信息资源的检索180
二、非万维网信息资源的检索181
第三节 搜索引擎182
一、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182
二、搜索引擎的分类184
三、常用的搜索引擎介绍184
第四节 网络信息检索策略的制定185
一、确定检索目标185
二、选择检索途径186
三、运用检索技巧186
四、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措施188
第五节 网络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发展189
一、基于网页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89
二、基于FTP文件的搜索工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90
三、基于网络检索工具的检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91
第六节 网络信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93
一、存在的问题193
二、应采取的对策195
第九章 中文全文检索系统与数据库197
第一节 中文全文检索系统197
一、全文检索系统(TRS)197
二、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CGRS198
三、南辰FTR全文检索系统198
四、QuickIMS通用信息管理系统200
第二节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200
一、CNKI主要数据库201
二、CNKI系统的检索途径203
第三节 万方数据资源系列204
一、万方主要数据库资源205
二、万方数据检索系统检索方法206
第四节 维普数据库212
第五节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214
第十章 国外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系统与数据库216
第一节 国外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系统简介216
一、OracleText系统216
二、SQL Server系统217
第二节 国外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简介217
一、美国《工程索引》217
二、英国《科学文摘》224
三、美国《科学引文索引》231
四、美国《化学文摘》233
五、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243
六、PQDD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45
七、Springer外文期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246
第十一章 数字图书馆249
第一节 数字图书馆概述249
一、数字图书馆产生的背景249
二、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250
三、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252
四、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意义252
五、数字化图书馆给业界带来的影响253
第二节 数字图书馆的代表之一——超星数字图书馆简介254
一、阅览器界面介绍255
二、打开远程图书馆中的书目255
三、阅读时的小技巧256
四、关于Proxy设置258
五、书目更新和下载259
第十二章 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利用261
第一节 科研成果类型及资料与科研的关系261
一、学术论文261
二、调查报告262
三、实验报告262
四、经验总结263
五、资料在科研中的应用263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264
一、资料收集的意义264
二、搜集资料的原则265
三、资料搜集的范围265
四、科研资料的种类266
五、搜集资料的途径267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及分析269
一、资料整理的原则270
二、资料整理办法271
第四节 资料的分析272
一、逻辑分析方法272
二、统计分析方法273
第五节 资料的使用及写作274
一、资料使用的原则274
二、论文的写作275
三、科研报告的撰写276
参考文献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