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IPRI年鉴 2007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SIPRI年鉴 2007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220607.jpg)
-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102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4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009页
- 主题词:军备-世界-2007-年鉴;裁军问题-世界-2007-年鉴;国际问题-安全-2007-年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SIPRI年鉴 2007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术语汇编1
缩略语1
政府间机构和国际组织10
政府间机构和国际组织成员国21
引言: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1
第一节 导言1
第二节 风险成为一个新的安全词汇2
第三节 衡量不可衡量的风险5
客观界定与评估5
主观性的某些隐患7
风险评估方法的复杂性9
第四节 风险管理中的风险12
跃跃欲试想采取行动12
效果适得其反的对策17
第五节 结束语22
第一部分 2006年的安全与冲突第一章 欧洲—大西洋安全及相关机构27
第一节 导言27
第二节 美国28
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国内辩论31
美国与欧洲:和谐与不和谐35
第三节 欧盟39
宪法条约僵局39
扩员40
欧盟的睦邻政策43
欧洲安全与防务44
第四节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7
防区外:聚焦阿富汗48
扩员49
转型50
第五节 科索沃问题52
第六节 前苏联地区:安全关系重新注入了活力?57
俄罗斯57
从白俄罗斯到吉尔吉斯斯坦61
第七节 结论64
第二章 重大武装冲突66
第一节 导言66
第二节 当代冲突的跨国特性67
民众背井离乡与移民群体70
牵连到若干国家的跨国冲突网络72
国际恐怖主义与犯罪72
第三节 2006年武装冲突的跨国性74
阿富汗74
以色列、巴勒斯坦领土与黎巴嫩80
索马里88
第四节 结论97
附录2A 1997年—2006年重大武装冲突的模式98
一、全球模式98
二、地区模式99
三、冲突情况表中2006年的变化102
冲突烈度的变化102
表2A.1 1997—2006年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数量和类别100
表2A.2 1997—2006年至少爆发一场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100
表2A.3 2006年至少爆发一场重大武装冲突的地点106
图2A.1 1997—2006年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及总数102
附录2B 冲突数据的定义、来源及统计方法113
一、定义113
二、资料来源115
三、统计方法116
附录2C 超出武装冲突标准定义的集体暴力117
一、导言117
二、武装冲突标准定义的局限性119
三、超出武装冲突标准定义要素的数据122
四、有关增大和平及安全政策关切的数据126
五、结论:视野拓宽,数据有限131
表2C.1 集体暴力类型及数据可用性128
第三章 维和行动:与时俱进应对冲突变化133
第一节 导言133
第二节 对维和行动的反思135
联合国维和行动步入新阶段136
态度与做法的改变139
第三节 2006年的和平行动实践142
黎巴嫩:联合国黎巴嫩临时部队的新任务142
阿富汗:超越维和行动的界限?145
东帝汶:从头再来149
联合国—非盟驻达尔富尔混合特派团153
第四节 结论157
附录3A 2006年的多边和平行动160
一、全球趋势160
二、地区趋势与发展情况164
非洲165
亚洲165
中东166
三、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168
表3A.1 2006年联合国、区域组织和联盟以及临时联盟实施的和平行动数量(按地区分类)166
表3A.2 2006年多边和平行动171
图3A.1 2000—2006年和平行动数量和维和人员数量(不包括驻伊拉克的多国部队)161
图3A.2 2000—2006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所实施的和平行动开支162
图3A.3 2000—2006年新的和后续和平行动的数量以及新的和后续行动地点的数量164
第四章 前苏联地区的区域安全合作219
第一节 导言219
第二节 背景:前苏联地区的基本现实情况221
第三节 独立国家联合体226
组织结构226
联合防空227
和平保障行动228
反恐工作229
总体评估230
第四节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230
合作领域231
政治定位234
总体评估235
第五节 古阿姆集团236
针对俄罗斯237
总体评估240
第六节 上海合作组织242
特点与由来242
结构244
活动245
总体评估247
第七节 结论251
表4.1 涉及后苏联地区与安全相关的国家集团成员(截至2007年1月)225
第五章 情报机构的民主问责制254
第一节 导言254
第二节 监督面临的挑战258
保密的必要性和透明度的必要性258
政治家面临的诱惑259
新兴民主国家情报监督面临的挑战259
第三节 政府监督:处理具有政治敏感性的情报问题260
政府的作用260
国际情报合作262
防止部长滥用情报机构的保障机制263
第四节 议会监督:保密圈之内还是之外?265
议会的作用265
接触机密信息267
第五节 非政治性监督:法院和独立机构的作用269
司法机关的作用269
投诉制度272
总检察官和审计274
第六节 结论276
表5.1 对安全与情报机构监督的立法框架255
表5.2 民主国家议会情报监督委员会的种类266
第六章 地区和全球的能源与安全问题278
第一节 导言278
第二节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确保能源供应安全279
第三节 能源供应和需求的格局284
世界能源供需平衡与能源市场供需趋势284
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结构性变化286
第四节 对能源安全的关注成为引发冲突的动因293
第五节 消费国和生产国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各项政策298
第六节 结论306
表6.1 2003年世界主要能源储量和需求及2030年预测286
图6.1 当前及计划中的中亚油气管道289
第二部分 2006年军费开支和军备第七章 解析危害人生命的风险因素311
第一节 导言311
各种安全观312
第二节 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的主要风险317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死亡和伤残原因的统计数据318
风险因素322
预防327
第三节 疾病与预防暴力之间的联系332
暴力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一个原因332
暴力:风险因素和预防手段335
安全评估的启示336
第四节 结论337
表7.1 2004—2006年安全威胁和风险专题研究315
表7.2 2005年世界范围以收入高低国家区分的死亡和伤残原因319
图7.1 安全矩阵的典型样式317
第八章 军费开支340
第一节 导言340
第二节 各地区的军费走向和军费开支大国343
第三节 军费与社会预算开支的优先次序344
军费开支与社会开支数据347
开支数据的用途349
第四节 美国351
军费开支走势351
用于“全球反恐战争”的拨款351
未来军费开支354
选择性战略与开支357
经济影响359
第五节 地区一览361
非洲361
拉丁美洲364
亚洲和大洋洲367
欧洲372
北约欧洲和欧盟372
俄罗斯和东欧375
中东375
第六节 结论378
表8.1 1997—2006年世界和地区军费开支的估算341
表8.2 2006年军费开支排名前15位的国家(按市场汇率和购买力平价统计)345
表8.3 1999—2003年军费开支与社会开支的优先次序(根据选择的国家进行比较)347
表8.4 2001—2006财年美国军费开支走势352
表8.5 2001—2006财年美国为“全球反恐战争”的拨款355
表8.6 2007年美国“混合安全预算”特别工作组建议358
表8.7 2000—2007财年美国预算盈余/赤字、政府债务及纯利息支付款360
附录8A 军费开支表380
表8A.1 1997—2006年军费开支情况(按地理分区、国际组织和收入组分类)381
表8A.2 1997—2006年国家军费开支(当地货币)387
表8A.3 1997—2006年国家军费开支(固定美元)399
表8A.4 1997—2005年国家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412
附录8B 北约军费开支表427
表8B.1 2000—2006年北约用于人员及装备的军费开支427
附录8C 军费开支数据的来源和统计方法438
一、导言438
二、数据的用途439
三、数据的覆盖范围439
军费开支的定义439
四、统计方法440
估算440
计算441
五、数据的局限性443
六、资料来源444
附录8D 军费开支数据的报告445
一、导言445
二、报告制度445
联合国的报告制度445
SIPRI的报告制度450
三、2006年军费开支数据的报告情况450
四、2001—2006年军费开支报告趋势451
表8D.1 2006年向SIPRI和联合国报告军费开支数据的情况(按地区划分)446
表8D.2 2001—2006年向SIPRI和联合国报告军费开支情况的国家数量449
第九章 军火生产453
第一节 导言453
第二节 “SIPRI100强”军火生产公司455
2005年军火销售增长最多的公司458
第三节 美国467
合并与收购468
美国2001年9月后的政策对国防和安全产业的影响471
国防产业政策475
第四节 西欧479
合并和收购479
英国国防产业政策争论482
欧盟的发展485
第五节 结论487
表9.1 世界军火生产公司“SIPRI100强”(不包括中国)在地区/国家所占的军火销售份额(2005年与2004年对比)456
表9.2 2002—2005年世界军火生产公司“SIPRI100强”(不包括中国)的军火销售趋势458
表9.3 2005年“SIPRI100强”中军火销售额增长最多的公司459
表9.4 2001—2006年从美国政府获得国土安全最大合同的10家公司474
附录9A 2005年100家最大的军火生产公司489
一、数据选择的标准和来源489
二、定义490
三、计算490
表9A.1 2005年100家最大的军火生产公司(不包括中国)492
附录9B 2006年军火工业的主要并购情况506
表9B.1 2006年北美和西欧军火工业的主要并购情况506
第十章 国际武器转让512
第一节 导言512
第二节 2002—2006年国际武器转让513
武器转让趋势513
国际武器贸易的金额514
重要的武器转让515
对中东地区的转让523
第三节 进口依赖或进口替代531
第四节 国家向反叛团体提供武器537
向真主党提供武器538
对索马里禁运的违反542
第五节 官方武器转让透明544
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制度544
欧盟年度报告545
国家透明新发展546
第六节 结论547
表10.1 2005—2006年五个最大武器出口国常规武器内销与出口比较517
表10.2 1997—2006年供应国对伊拉克、伊朗、以色列、叙利亚和海合会国家的主要常规武器转让情况526
表10.3 1997—2006年向中东地区转让的远程打击系统528
表10.4 2006年真主党使用的主要常规武器原产地540
图10.1 1997—2006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的趋势514
附录10A 2002—2006年主要常规武器的供应方和接受方549
表10A.1 2002—2006年主要常规武器接受方549
表10A.2 2002—2006年主要常规武器供应方562
表10A.3 依据国家政府和工业部门统计的1998—2005年间全球武器出口额568
附录10B 武器转让数据的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572
一、2006年对统计方法的修订572
对涵盖范围的修订573
对SIPRI趋势指示值的修订574
二、选择标准和涵盖范围574
选择标准574
主要常规武器:涵盖的范围574
三、SIPRI趋势指示值576
四、资料来源578
附录10C 向一项武器贸易条约迈进?579
一、导言579
二、小武器和轻武器进程的中断580
三、武器贸易条约倡议的发展演变582
四、武器贸易条约的关键问题584
范围584
全球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导方针586
监督、核查和制裁机制587
平衡供应方与接受方的利益587
五、结论589
第三部分 2006年不扩散、军控与裁军第十一章 控制民用材料的拥有与使用,降低安保风险593
第一节 导言593
第二节 最近的发展595
第三节 欧洲联盟的努力602
第四节 工商企业与私营部门在敏感民用物项安保方面的作用607
第五节 结论611
附录11A 联合国安理会第1540号决议:通过国际立法防止扩散613
一、导言613
二、安全理事会根据《联合国宪章》所具有的权力616
三、第1540号决议的实质内容619
前言619
决议的执行部分621
四、第1540号决议的履行情况623
五、结论629
附录11B 联合国安理会第1540号决议631
第十二章 核军备控制与不扩散636
第一节 导言636
第二节 朝鲜的核计划和六方会谈637
朝鲜核试爆640
第三节 伊朗和核扩散关切644
伊朗恢复铀浓缩活动645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对伊朗核计划的评估647
安理会中的核外交650
第四节 印度—美国民用核合作倡议656
印度(民用与军用核项目)分离计划657
美国的立法661
印度的反应663
下一步安排及对核供应国的影响665
第五节 国际合作促进核安全667
俄美核安全合作668
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670
第六节 裂变材料禁产条约671
美国禁产条约草案674
第七节 结论678
附录12A 2007年世界核力量679
一、导言679
二、美国核力量682
陆基弹道导弹684
弹道导弹潜艇685
远程轰炸机687
非战略核武器687
核弹头库存管理和现代化691
三、俄罗斯核力量691
陆基弹道导弹692
弹道导弹潜艇696
战略空军699
四、英国核力量703
五、法国核力量706
六、中国核力量709
七、印度核力量714
攻击机716
弹道导弹716
八、巴基斯坦核力量720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722
攻击机725
九、以色列核力量726
十、朝鲜军事核能力728
表12A.1 2007年1月世界核力量(部署弹头的数量)681
表12A.2 2007年1月美国核力量688
表12A.3 2007年1月俄罗斯核力量701
表12A.4 2007年1月英国核力量706
表12A.5 2007年1月法国核力量708
表12A.6 2007年1月中国核力量712
表12A.7 2007年1月印度核力量719
表12A.8 2007年1月巴基斯坦核力量724
表12A.9 2007年1月以色列核力量727
附录12B 1945—2006年核爆炸731
一、导言731
二、朝鲜的核试验731
三、1945—2006年全球核爆炸的估计次数734
表12B.1 关于朝鲜核爆炸的数据(2006年10月9日)733
表12B.2 1945—2006年核爆炸次数估计735
附录12C 裂变材料:全球库存、生产和消除739
一、导言:裂变材料与核武器739
二、军用和民用裂变材料库存742
信息的提供情况742
高浓铀746
分离钚751
三、裂变材料的生产和处置752
高浓铀生产752
钚生产756
后处理759
钚处理760
四、结论762
表12C.1 全球高浓铀库存744
表12C.2 全球分离钚库存749
表12C.3 世界主要铀浓缩设施及生产能力(截至2005年12月)754
表12C.4 世界主要后处理设施(截至2005年12月)757
第十三章 生化武器动向与军备控制764
第一节 导言764
第二节 生物武器裁军765
第三节 化学武器裁军771
缔约国大会771
化工核查772
化学武器的销毁774
第四节 指称使用生化武器的违法行为和以往的生化武器计划780
以往的生物武器活动782
第五节 伊拉克未决的核查问题782
战前情报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784
核查中的经验教训785
第六节 生物恐怖主义预防与善后处理787
防御性生物安保活动787
2001年美国炭疽信件袭击事件790
美国在生物战预防和防御上的动向791
第七节 结论792
第十四章 常规军备控制794
第一节 导言794
第二节 欧洲军备控制795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执行与修改问题796
波罗的海国家与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802
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次区域军备控制802
第三节 建立信任与稳定803
第五届军事理论研讨会803
建立信任措施806
欧安组织关于安全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行为准则807
库存弹药和毒剂的销毁808
小武器与轻武器809
第四节 欧洲以外地区建立信任的努力810
拉丁美洲810
西部非洲: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811
第五节 地雷和未爆炸弹药812
杀伤人员地雷812
第三届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审议会813
第六节 结论816
表14.1 2006年1月1日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限制及实际拥有的武器数量797
附录14A 管制便携式防空系统的国际努力817
一、导言817
二、便携式防空系统的威胁820
1.非国家行为体获取便携式防空系统820
2.恐怖分子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使用便携式防空系统822
三、管制便携式防空系统的早期努力823
转折点:2002年11月的蒙巴萨袭击825
四、全球反便携式防空系统扩散的努力826
出口管制826
销毁库存829
实物安保和库存管理(PSSM)831
回购项目834
针对机场和飞机的主动防御措施836
五、结论838
表14A.1 便携式防空系统生产国和武器基本规格818
第十五章 控制与安全相关的国际转让840
第一节 导言840
第二节 控制有扩散敏感性物项的国际转让841
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的动向845
防扩散安全倡议849
第三节 欧盟内部采取的供应方措施854
《欧盟武器出口行为准则》854
加强欧盟两用物项的出口控制857
欧盟在出口控制方面加强对外接触交往和援助努力859
第四节 联合国制裁朝鲜和伊朗对出口控制的影响860
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号和第1737号决议对出口控制的影响863
第五节 结论866
表15.1 多边武器与技术转让控制机制成员国一览表(截至2007年1月1日)842
附件871
附件A 军控与裁军协定871
附件B 2006年大事记907
作者简介928
本书摘要939
勘误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