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行政学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行政学论稿](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2221564.jpg)
- 孙学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2983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行政学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共行政学引论1
一、公共行政概念:国内外学者的迷惘与困惑1
二、我国公共行政学学科框架考察11
三、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历史与现状15
四、我国公共行政科学研究前瞻24
五、西方公共行政科学研究的理论趋向与视角拓展26
第二章 公共选择理论在当代公共行政实践中的运用34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意义和范畴34
二、政府决策:公共选择与公共行政学的共同课题36
三、公共选择与公共行政学方法论之比较38
四、政府失败论:公共行政的缺陷研究41
五、公共选择对公共行政发展的有益启示47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环境的理论分析50
一、公共行政环境的一般理论50
二、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环境62
三、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经济环境65
四、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化环境69
五、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72
六、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74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选择与重塑77
一、前市场经济国家带给我们的思考78
二、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确立的前提与现实基础83
三、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新配置88
四、正确看待西方国家所谓流行理论93
第五章 撤销地区、市县分治:省直接管理县市的构想96
一、我国地级行政建制的历史回顾97
二、地区建制与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99
三、撤销地级建制,省直接管理县市的可能性103
四、省直接管理县市的基本思路和构想106
第六章 公共行政机构:行政功能的载体111
一、公共行政机构改革的意义与历史回顾111
二、我国公共行政组织低效与失灵分析120
三、公共行政机构改革迭陷怪圈原因分析124
四、精简、统一、效能: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130
五、公共行政机构改革的程序和模式选择138
六、走出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误区152
第七章 社会公论、群众公认:行政领导者选用的重要准则158
一、行政领导者的选用要注意社会公论158
二、行政领导者如何赢得群众公认160
三、行政领导者选用过程中如何体现社会公论162
四、贯彻社会公论原则应着重处理好的四个关系164
第八章 当代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67
一、分类管理: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突破口167
二、公开考试、职位分类:现代公务员制度运行的两只轮子169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纵横差异比较分析181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192
五、课程设置:公务员培训的首要课题203
六、公务员制度实施中的缺陷与制约因素211
七、美国州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及其启示221
第九章 公共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及其冲突治理230
一、公共行政决策导引230
二、公共行政决策程序分析234
三、公共行政决策模式240
四、公共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途径245
五、公共行政决策的冲突治理253
六、案例:美苏粮食贸易协议257
第十章 行政法治:现代公共行政文化的精髓283
一、公共行政法治的一般分析283
二、合法、合理、公正、责任:依法行政原则本质析论288
三、行政法律规范的创制:依法行政的前提306
四、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行政的实现313
五、行政诉讼:行政监督与救济的主要途径321
第十一章 追求效率:公共行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328
一、公共行政效率的一般理论分析328
二、公共行政的绩效评估334
三、我国公共行政效率现状剖析335
四、探寻提高公共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342
五、案例:香港海滩饮料包装废弃物的污染治理问题347
第十二章 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与价值选择353
一、官僚制的困境:行政改革动因分析353
二、公共选择、管理主义:行政改革的理论基础357
三、公共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与基本内容359
四、公共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与价值评估366
五、借鉴与思考:规律性与特殊性的统一374
后记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