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
  • 石云涛著(北京外画语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3282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丝绸之路-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纷乱的旧大陆——三至六世纪中西方政治格局一、中国的南北分裂和政权更替21

(一)三国鼎立和西晋的短暂统一21

(二)东晋十六国的分裂局面22

(三)南北朝对峙与统一局面的恢复23

二、西部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动25

(一)萨珊王朝的建立和盛衰26

(二)贵霜王朝的衰亡和嚈哒的兴灭29

(三)粟特人和昭武九姓国35

(四)罗马的分裂和东罗马36

(五)印度笈多王朝的强盛和帕拉瓦王朝的兴起40

(六)师子国43

(七)扶南的强盛46

(八)阿克苏姆王国的兴盛50

(九)突厥的崛起53

第二章 中国境内丝路盛衰一、绿洲之路主干线的变化60

(一)所谓“绿洲之路”60

(二)陇右道62

(三)河西走廊68

(四)西域道72

二、丝绸之路诸支线的利用114

(一)吐谷浑之路114

(二)居延路132

(三)草原路139

三、中国诸政权对绿洲路的经营和利用143

(一)曹魏、西晋与西域的交通143

(二)前秦、五凉与西域的交通145

(三)北魏与西域的交通147

(四)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时中西交通161

第三章 葱岭以西丝路的发展和变迁一、对象与中介:与葱岭以西中亚诸国的交通164

(一)所谓“中亚”164

(二)丝路南道167

(三)丝路北道169

二、法宝之路:与南亚之间的交通172

(一)中国人对南亚的新认识172

(二)南亚人对中国的了解181

(三)中印间的行旅184

(四)罽宾道186

(五)雪山道188

(六)西南滇缅道问题196

三、银币之路:中国与萨珊波斯的交通202

(一)中国人对萨珊王朝的认识202

(二)中国与萨珊波斯的关系206

(三)通向萨珊波斯的道路207

四、金币之路:中国与大秦、拜占廷的交通217

(一)中国人对大秦、拜占廷的认识217

(二)大秦、拜占廷文献中的中国222

(三)中国与大秦、拜占廷的交通228

第四章 城市:文明的中介(一)——中国境内丝路交通枢纽一、丝路起点的迁移与多元化246

(一)丝绸之路的起点问题246

(二)洛阳:两起两落248

(三)平城:北魏中西交通高潮的前奏253

(四)邺城:短暂的辉煌256

(五)长安:盛世曙光260

二、丝路东段沿线城市262

(一)高平:中华襟带263

(二)上邽:关陇之喉舌266

(三)金城:商埠重镇269

(四)武威:秦陇之襟要270

(五)张掖:塞上江南274

(六)酒泉:河西保障276

(七)敦煌:丝路咽喉279

三、西域道沿线诸城284

(一)楼兰:沙埋的文明285

(二)扜泥、伊循:西域南道门户303

(三)且末:失落的古城311

(四)精绝:中亚的庞贝315

(五)于阗西城:出入西域的门户316

(六)莎车:沉沦的大国321

(七)高昌:西域中道门户324

(八)焉耆员渠城:富庶之郭330

(九)龟兹延城:南北道枢纽333

(十)疏勒:中西交通的前哨336

(十一)伊吾卢城:西域北道门户338

(十二)于赖城、赤谷城:通向大秦340

四、吐谷浑之路上之伏俟城340

第五章 城市:文明的中介(二)——葱岭以远丝路名城一、葱岭以西中亚诸城345

(一)贵山城:天马的故乡345

(二)卑阗城:中亚最古老的城市347

(三)忸密城:中亚城市博物馆355

(四)片治肯特:粟特艺术圣地357

(五)薄提城:文明的十字路口358

(六)范阳:大雪山隘362

(七)迦臂施:北路之会365

二、萨珊王朝诸城366

(一)木鹿:天下第三美好之地366

(二)和椟城:百门之城370

(三)阿蛮国:聚汇之地370

(四)泰西封:萨珊王朝的心脏373

(五)贡迪沙普尔:新起的文明中心376

(六)斯宾、于罗:通向大秦之路377

三、大秦、拜占廷诸城378

(一)大马士革:天国里的城市378

(二)阿勒颇:古代文明之都382

(三)安塔利亚:丝路分道口383

(四)君士坦丁堡:沟通东西方的黄金桥梁384

(五)亚历山大里亚:黄金之城、陆海交汇388

(六)罗马城:永恒之城的衰落389

四、南亚诸城392

(一)善见城:中国禅思想的发源地393

(二)乌苌:北天竺的门户395

(三)富楼沙城:犍陀罗艺术发祥地396

(四)竺刹尸罗:尘封的古城398

(五)巴连弗邑:百贾交会之城402

(六)佛教六大圣地:佛教摇篮与朝圣之路404

(七)曲女城:西天竺终端410

第六章 七海扬帆——三至六世纪中西间海上交通一、中西间海上交通盛衰411

(一)三国吴时海上交通的发展412

(二)两晋海上交通的衰落416

(三)南朝海上交通盛衰419

(四)余论427

二、中西间海上交通条件的变化428

(一)造船技术的提高428

(二)航海水平的提高432

(三)中国南海国际贸易港的变迁435

(四)余论438

三、中西间海上航线的变化439

(一)从日南至扶南典逊、句稚439

(二)自扶南句稚、投拘利口至师汉国或加陈国446

(三)印度西南海岸或斯里兰卡至亚丁湾的航线451

(四)波斯湾、红海通大秦的航线457

四、中西间陆海两路的连接463

(一)中国境内陆海两路的连接463

(二)从僧人的行踪看中印陆海两路的连接465

(三)与萨珊波斯间陆海交通的连接468

(四)中国与大秦海陆两路交通的连接470

参考文献473

后记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