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器官纤维化基础及中医药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牛建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9337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260MB
- 文件页数:737页
- 主题词:人体器官-纤维变性(病理)-中医治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器官纤维化基础及中医药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中医对器官纤维化的认识&陈家旭3
第一节 中医对器官纤维化的传统认识3
一、中医对器官纤维化的认识探源3
二、中医对器官纤维化的病因病机认识6
三、中医药抗器官纤维化的治则治法9
四、中医药对器官纤维化的康复和养护13
第二节 中医药对器官纤维化的现代研究进展15
一、中医药对器官纤维化的基础研究进展15
二、中医药对器官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18
第三节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与器官纤维化的研究关系24
一、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理论渊源24
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重要性25
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与多器官纤维化26
第二章 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药防治器官纤维化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与评价&刘建平31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及评价标准31
一、概述31
二、随机对照试验及其评价32
三、非随机对照试验及其评价33
四、系统综述的方法及其评价36
第二节 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37
一、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研究的现状37
二、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研究方案45
三、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RCT的综合及Meta-分析46
第三节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53
一、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临床研究的现状53
二、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研究方案60
三、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的综合61
第四节 中医药防治器官纤维化临床研究的展望70
一、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学70
二、研究对象的病证选择71
三、中医药干预措施及对照73
四、肺和肝纤维化干预的结局评价74
第三章 器官纤维化的细胞基础&李健84
第一节 纤维细胞与成纤维细胞84
一、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的功能85
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来源86
第二节 组织中胚胎间充质来源细胞86
一、肝星形细胞86
二、肺泡上皮细胞88
三、肾组织内的间质细胞89
第三节 骨髓干细胞来源的循环纤维细胞90
第四节 纤维细胞的活化机制96
第四章 细胞外基质及其降解酶&李健100
第一节 胶原蛋白100
一、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102
二、胶原蛋白的生物学功能105
第二节 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108
一、氨基聚糖108
二、蛋白聚糖112
第三节 非胶原糖蛋白115
一、纤粘连蛋白115
二、层粘连蛋白117
三、腱蛋白120
四、血栓黏附素120
五、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121
六、骨桥素121
第四节 细胞黏附分子121
第五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124
一、MMPs结构与分类124
二、MMPs的特征及功能125
三、MMPs的细胞来源126
四、MMPs表达的调节126
第六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7
一、TIMP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子机制128
二、植物来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8
第五章 细胞因子&李健139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139
第二节 细胞因子受体140
一、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分类140
二、细胞因子受体肽链组成及共同信号链140
三、细胞因子受体诱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及细胞信号转导140
第三节 转化生长因子-β142
一、TGF-β的产生142
二、TGF-β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43
三、TGF-β受体143
四、TGF-β的生物学作用144
第四节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145
一、CTGF的产生145
二、CTGF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45
三、CTGF受体146
四、CTGF的生物学作用146
第五节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47
一、PDGF的产生147
二、PDGF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47
三、PDGF受体148
四、PDGF生物学效应148
第六节 肿瘤坏死因子149
一、TNF的产生149
二、TNF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49
三、TNF的受体150
四、TNF的生物学活性150
第七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51
一、IGF的产生151
二、IGF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52
三、IGF受体152
四、IGF的生物学作用152
第八节 表皮生长因子153
一、EGF的产生153
二、EGF的分子结构及基因结构153
三、EGF的受体154
四、EGF的生物学作用154
第九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5
一、FGF的产生155
二、FGF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55
三、FGF的受体155
四、FGF的生物学功能156
第十节 肝细胞生长因子156
一、HGF的产生156
二、HGF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56
三、HGF的受体157
四、HGF的生物学功能157
第十一节 肝细胞刺激因子157
一、HSS的产生157
二、HSS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158
三、HSS的主要功能158
第十二节 干扰素158
一、IFN-α和IFN-β158
二、IFN-γ159
第十三节 白细胞介素160
一、IL-1160
二、IL-2162
三、IL-6164
四、IL-8165
五、IL-10167
第六章 纤维化疾病的免疫学机制&胡卓伟171
第一节 纤维化疾病的免疫学机制172
一、慢性感染、先天免疫反应与纤维化173
二、T细胞极化与纤维化174
三、B细胞与纤维化178
四、化学趋化因子与纤维化179
五、成纤维细胞、肌样成纤维细胞与纤维化180
六、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纤维化181
七、激素、免疫系统与纤维化181
第二节 特殊器官纤维化的免疫学特征183
一、肝脏183
二、心血管组织184
三、肺脏184
四、肾脏185
五、骨髓187
六、胰腺187
第三节 纤维化疾病的免疫学治疗189
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192
二、抑制血管新生、生长因子抑制剂193
三、调节ECM重构194
四、免疫抑制剂194
五、中药及天然产物195
中篇 各论205
第七章 肝纤维化&郭顺根205
第一节 概述205
第二节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206
一、肝纤维化与肝硬化206
二、细胞外基质与肝纤维化206
三、肝脏细胞与肝纤维化形成关系207
四、凋亡与纤维化209
第三节 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作用212
一、生长因子212
二、炎症相关因子214
三、影响血管活性的因子218
四、其他219
第四节 肝纤维化信号转导通路223
一、TGF-β/Smads信号通路223
二、Rho-ROCK信号通路226
三、PDGF信号通路226
四、NF-κB信号通路228
五、VitA类信号通路228
六、整合素信号通路229
第五节 肝纤维化诊断230
第六节 肝纤维化西医防治231
第七节 肝纤维化中医药防治233
一、中药单味药及提取物实验研究233
二、中药复方实验研究234
三、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临床研究240
第八节 肝纤维化治疗共识与争议249
第九节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251
第十节 肝纤维化研究趋势253
第八章 肺(间质)纤维化&何明271
第一节 概述271
一、病因分类272
二、临床分类273
三、放射学分类273
四、病理分类273
五、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流行病学274
第二节 病因和病机275
一、病因学275
二、发病机制276
第三节 中医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281
一、关于中医病名281
二、中医病因病机研究283
三、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287
第四节 中西医诊断和治疗292
一、诊断292
二、中西医治疗298
第五节 常用动物模型308
一、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制作308
二、诱导剂的选择312
三、给药途径312
四、组织病理学观察313
五、肺间质纤维化模型成功的评价315
第九章 肾纤维化&赵宗江320
第一节 概述320
一、肾纤维化的病理学变化320
二、肾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320
第二节 病因和病机342
一、中医病因病机342
二、西医病因病机343
第三节 中医对肾纤维化的认识350
一、病名源流350
二、病位认识351
第四节 中西医诊断和治疗351
一、西医诊断351
二、中医诊断355
三、西医治疗357
四、中医治疗367
第五节 常用动物模型373
第十章 胰腺纤维化&胡卓伟399
第一节 概述399
第二节 胰腺纤维化病因和病机400
一、胰腺纤维化的病因400
二、胰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403
第三节 胰腺纤维化中医学认识414
一、中医对胰腺的认识414
二、中医对胰腺炎病证范畴认识415
三、中医对胰腺炎发病机制的认识415
四、中医对胰腺炎治疗的认识416
第四节 胰腺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416
一、慢性胰腺炎的诊断417
二、慢性胰腺炎的治疗418
三、抗胰腺纤维化的潜在治疗方法420
第五节 胰腺纤维化的常用动物模型421
一、酒精依赖性慢性胰腺炎模型421
二、反复急性损伤致慢性胰腺炎模型423
三、DBTC诱导慢性胰腺炎模型424
四、胰管高压致慢性胰腺炎模型424
第十一章 心脏纤维化&王硕仁429
第一节 概述429
一、心脏纤维化和心肌纤维化429
二、心脏正常的组织学430
第二节 病因和病机431
一、病因431
二、病机433
第三节 中医对心脏纤维化的认识442
一、心脏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辨析442
二、心脏纤维化的中医脏腑病机病证和气血病机病证的辨证443
第四节 对心肌纤维化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447
一、心肌纤维化的诊断447
二、心肌纤维化的治疗450
第五节 心脏纤维化模型的制作453
一、实验诱发性动物模型制作453
二、有关心肌纤维化研究的模型动物458
第十二章 卵巢纤维化&艾浩463
第一节 卵巢功能早衰与纤维化病变463
第二节 卵巢纤维化的发病机理465
第三节 中医对卵巢纤维化的认识470
第四节 中医诊断和治疗475
第五节 西医诊断和治疗476
第六节 卵巢纤维化的常用动物模型479
第十三章 血管硬化&王伟488
第一节 概述488
第二节 病因和病机489
一、小动脉硬化489
二、动脉中层硬化489
三、动脉粥样硬化489
第三节 中医对血管硬化的认识491
一、病因病机的认识491
二、分型论治492
第四节 中西医诊断和治疗493
一、血管硬化的诊断493
二、血管硬化的治疗496
第五节 常用动物模型499
一、常用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比较499
二、动脉粥样硬化常用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及特点499
第十四章 腹膜纤维化&李彧503
第一节 概述503
第二节 腹膜的结构和功能503
一、腹膜的解剖和生理功能503
二、间皮细胞组织结构与功能504
第三节 腹膜透析相关纤维化的发病原因及分子机制505
一、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机制505
二、转化生长因子β在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506
第四节 腹膜纤维化的表现形式507
第五节 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防治508
一、药物提高腹膜的超滤功能508
二、改善腹膜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509
三、基因治疗509
第六节 常用动物模型510
一、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510
二、转基因动物模型511
第十五章 眼部纤维化&金明512
第一节 概述512
第二节 病因病机513
第三节 中医对PDR的基本认识515
第四节 中西医诊断和治疗516
一、西医诊断与治疗516
二、常见证型临床特点与辨证治疗518
第五节 常见动物模型520
一、常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介绍520
二、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动物模型520
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动物模型522
四、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523
第十六章 骨骼肌纤维化&谭明生527
第一节 概述527
第二节 病因病机527
第三节 中医对骨骼肌纤维化的认识529
第四节 中西医诊断与治疗529
第五节 动物模型532
下篇 检测方法537
第十七章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在器官纤维化中的应用&胡卓伟537
第一节 概述537
第二节 DNA微阵列分析及其在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538
一、前言538
二、DNA微阵列操作技术539
第三节 肝脏星形细胞的蛋白质组研究及蛋白质组学方法545
一、概述545
二、肝脏星形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547
三、蛋白质组学方法技术进展550
四、结语561
第十八章 星形细胞及其他细胞实验方法和技术&胡卓伟565
第一节 肝纤维化细胞模型-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和培养565
一、肝星状细胞的分离565
二、肝星状细胞的培养566
第二节 胰腺星形细胞体外模型566
一、实验材料566
二、实验动物567
三、实验方法567
四、细胞鉴定567
五、注意事项567
第三节 肾纤维化离体模型568
一、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568
二、肌样成纤维细胞569
三、肾小球系膜细胞570
第四节 心血管组织纤维化细胞模型571
一、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571
二、心脏肌样成纤维细胞培养571
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572
第五节 肝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纯化及体外培养574
一、试剂配制574
二、操作步骤574
第六节 肺成纤维细胞分离及培养575
第十九章 骨髓纤维化实验方法和技术&胡卓伟578
第一节 概述578
骨髓纤维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578
第二节 骨髓纤维化动物模型580
一、PEG-rHuMGDF诱导的巨核细胞增殖小鼠模型580
二、AdTPO致TPOhighSCID小鼠骨髓纤维化模型581
三、编码MGDF逆转录病毒载体致小鼠骨髓纤维化模型581
四、携带鼠TPOcDNA逆转录病毒致小鼠骨髓纤维化模型582
五、IMF CD34+细胞致NOD/SCID小鼠急性白血病模型583
六、GATA-1low突变小鼠583
第二十章 皮肤纤维化实验方法和技术&胡卓伟585
第一节 概述585
一、皮肤纤维化与皮肤纤维化疾病概述585
二、皮肤纤维化的研究进展586
三、皮肤纤维化的药物控制587
第二节 皮肤纤维化动物模型588
一、皮肤切开的小鼠(或大鼠)589
二、皮肤切除的小鼠(或大鼠)592
三、硬皮病动物模型593
第三节 皮肤纤维化的细胞模型594
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595
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Ⅰ型胶原胶中的培养模型596
三、皮肤类似物组织培养模型598
第二十一章 其他器官纤维化实验方法和技术&胡卓伟602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纤维化实验方法和技术602
一、机械性脑损伤动物模型602
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603
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简称AD)动物模型603
四、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及相关技术605
第二节 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红斑狼疮)606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606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608
第三节 内分泌器官的纤维化(甲状腺,肾)609
一、材料609
二、步骤609
三、注意事项609
第四节 视觉系统(眼、视神经纤维化)610
一、白内障模型610
二、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612
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613
四、青光眼滤过术动物模型614
五、结膜下炎症和纤维化615
第五节 泌尿系统纤维化616
一、丙酸睾酮BPH模型616
二、老龄犬自发性BPH模型617
三、尿生殖窦植入法建立小鼠BPH模型617
第二十二章 评价器官纤维化的形态学方法&贲长恩621
第一节 胶原纤维的组织学方法621
一、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红法621
二、Masson三色法622
三、Mallory三色法623
四、Gordon-Sweet网状蛋白染色法623
五、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Picrosirius-Polarization,PSP)显示胶原类型624
六、Heidenhain“AZAN”三色法626
七、改良Gomori显示法626
八、六胺银PASM染色(Grocott-jones PASM复合法)显示基膜法627
九、方法评价628
十、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胶原蛋白628
第二节 细胞外基质细胞组织学方法629
一、成纤维细胞组织学方法629
二、肌样成纤维细胞组织学方法629
三、循环纤维细胞组织学方法630
四、细胞外基质产生细胞增生组织学方法631
第三节 胶原纤维染色的图像分析方法632
一、常用的检测指标632
二、应用点分析法(Point Counting)定量纤维化632
三、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法定量纤维化633
第二十三章 器官纤维化实验中羟脯氨酸、胶原的检测方法&胡卓伟635
第一节 概述635
第二节 检测羟脯氨酸及体内胶原合成和降解的方法636
一、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637
二、酸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637
三、天狼星红比色法639
四、石蜡切片检测组织胶原含量640
五、细胞外基质成分mRNA表达641
六、放射标记测定羟脯氨酸,评价体内胶原合成和降解比例642
第二十四章 重要的促纤维化因子和抑纤维化因子&胡卓伟650
第一节 TGF-β在器官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650
活性TGF-β的检测651
第二节 重要的促纤维化Th2免疫细胞因子研究技术和方法659
一、IL-4检测方法659
二、IL-5检测方法660
三、IL-10检测方法661
四、IL-13检测方法662
第三节 重要的抑纤维化Th1免疫细胞因子研究技术和方法663
一、IFN-γ663
二、IL-12667
三、IL-18669
第四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669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检测670
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活性的检测672
三、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的检测672
四、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的检测672
五、原位酶谱分析673
第二十五章 体外纤维化模型与中草药抗纤维化活性的再认识&徐启河678
第一节 纤维化与纤维化的体外模型678
第二节 抗纤维化中草药及其再认识680
英中名词索引683
中英名词索引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