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
  • 杨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259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古典小说-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阐释和文体发生发展论1

第一讲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1

一、话本和文人互动互补的审美动力结构1

二、入话和正话的“有意味的错位”4

三、由俗趋雅和叙事焦点盲点的调整7

四、韵散交错的精致化和审美浓度的增加12

五、伪书《京本通俗小说》和宋元话本的叙事方式16

第二讲《三国演义》的悲剧结构和经典性叙事20

一、悲剧态势的形成和民间心理原型20

二、“战争与人才”母题以及兵、道互渗模式26

三、具有结构价值的探听效应和数序组合31

四、两极共构的立体动态审美功能34

五、叙事时间和历史时间的疏密张弛40

第三讲《水浒传》的整体生命和叙事神理42

一、神秘的宇宙意识和参数叙事44

二、心理、社会、玄想三层面的结构张力47

三、折扇式列传单元和群体性战役板块51

四、似真传神主义的叙事谋略55

五、以局部限知实现整体全知的流动视角60

第四讲“剪灯三话”的文化意识和叙事谋略67

一、百年乱离对传奇笔墨之志怪的刺激67

二、乱世悲凉淡化后的养性炫才70

三、在风流和礼防共构中欣赏人间情欲72

四、在玄怪幻想和时空错乱中反省历史75

五、意象叙事与话本趣味的影响79

第五讲《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84

一、“三教归心”情结和超宗教自由心态84

二、个性神群体及其精神哲学隐喻90

三、神魔观念重构及其拓展的幻想空间96

四、神秘数字和神奇情节相组合的结构体系101

第六讲《金瓶梅》:世情书与怪才奇书的双重品格110

一、“世情——奇书”的审美旨趣悖谬双构110

二、文人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层次戏拟111

三、对正统哲学和世俗宗教的信仰危机114

四、“情欲与死亡”母题和人物“三绝”117

五、叙事语言系统的变革和意象性120

六、结构的“道”与“技”以及对生活原生态靠拢125

第七讲李渔小说:程式化和个性化的审美张力130

一、托钵山人、快乐浪子的复杂自我130

二“三美俱擅”原则和“才貌风流”正反模式136

三、名士、戏曲家、园林嗜好者对话本体制的改造142

四、“俗中求雅”和喜剧化语言风格148

第八讲《聊斋志异》充满灵性的幻想和叙事方式156

一、蒲松龄寻找精神系统156

二、颠倒的世界和沉重的幻想157

三、灵魂幻想的乡野气息和灵秀不俗160

四、花妖狐魅的笑影和诗情165

五、以生命精华激发叙事体制活性169

六、在博取传统和投射作家心灵光影之间173

第九讲《儒林外史》的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177

一、百年文化反思和“叶子”式结构体制177

二、把清事推至明朝后的“帝都情结”和“精神家园”181

三、瞬息烟尘中的真儒理想和名士风流188

四、“瞬间百年”时空操作中的悲喜剧和智性美195

第十讲《红楼梦》:人书与天书的诗意融合202

一、“天人”奇书品格与复合视角202

二、生活原生态和对比原则的张力297

三、“影中影”描写术和悖谬性扭结210

四、神话素之意象和预言叙事的多维性215

五、真幻雅俗错综的时空结构及其人文化221

第十一讲《红楼梦》与五四小说229

一、在“神圣施、曹,土芥归、方”思潮中229

二、“正因写实,转成新鲜”和悲剧文学形态234

三、个性思潮的解读和汲取237

四、对妇女和婚姻爱情问题的妙悟与误认239

五、描写手法的模仿、点化和转型245

第十二讲《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252

一、以王充、应劭杂说改造志怪文体252

二、陷入开明的迂腐和困惑的固执的文化怪圈255

三、以博学老者晚秋气象讥评传奇小说青春气息257

四、借幽怪以阅世和归隐于心的孤独感259

五、学问家笔下的“狐鬼”和狐鬼中的“学问家”261

六、叙事功力和反虚构之间的张力264

七、复式视角和“元小说”266

结论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对两千年小说叙事的综合考察271

一、文化对行原理与易行、道行图谱271

二、潜隐圆形结构对应于审美理想及其适应性和涵容力274

三、圆的破裂与参数叙事278

四、阴阳两极共构的叙事动力学及其四种表现形式283

五、视角的群体流动性、层面跳跃性和玄学性288

附录一台湾版《中国历朝小说与文化》序言295

附录二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自序300

附录三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前言——白话小说由口传走向书面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