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 本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学 本科
  • 成云主编;杜高明,徐砺,彭明芳,李万兵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2876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心理学-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学 本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与学校教育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人的心理现象的构成1

二、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4

三、人的心理现象的形式和内容6

第二节 人的心理实质7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8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5

三、心理是行为的调控系统18

四、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意识19

第三节 心理学与教育22

一、心理学的发展简况与学科性质22

二、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3

第二章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5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25

一、心理发展及其一般特点25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27

三、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30

第二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31

一、小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31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31

第三节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36

一、初中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37

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38

三、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41

第四节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42

一、高中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43

二、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43

三、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45

第三章 注意与感知觉48

第一节 注意与感知觉的一般概念48

一、注意的一般概念48

二、感知觉的一般概念52

第二节 注意与教学55

一、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55

二、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57

三、引导学生两种注意交替使用,确保学习的主动性58

第三节 感知觉与教学59

一、遵循感知觉规律,有效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59

二、运用对人的知觉原理,正确认识和了解学生63

三、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65

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论67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67

一、学习的概念67

二、学习的分类70

三、学习的意义和作用73

第二节 现代学习理论74

一、联结学习理论74

二、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76

三、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79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81

第五章 知识学习心理82

第一节 知识及知识学习82

一、知识的概念和种类82

二、什么是知识学习83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83

一、知识理解的概念83

二、知识理解的种类84

三、知识理解的水平84

四、知识理解的心理机制84

五、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指导86

第三节 知识的巩固87

一、知识巩固的概念87

二、知识巩固的过程87

三、知识巩固的心理机制88

四、知识巩固的教学指导措施89

第四节 知识的应用90

一、什么是知识应用90

二、知识应用的形式90

三、知识应用的过程91

四、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92

五、学生应用知识的教学指导措施92

第五节 概念的掌握与教学93

一、概念和概念掌握93

二、概念掌握的两种方式93

三、影响概念掌握的主要因素95

第六节 命题掌握与教学96

一、命题和命题掌握96

二、命题学习的两种形式97

三、命题掌握的条件97

第六章 品德形成与培养99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99

一、品德的含义99

二、品德心理结构101

第二节 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106

一、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理论106

二、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107

三、班杜拉的品德社会学习论110

四、我国心理学家对儿童品德发展的研究113

第三节 品德的培养114

一、品德的内化过程114

二、影响品德形成发展的因素116

三、品德培养模式探讨120

第七章 技能学习心理126

第一节 技能概述126

一、技能的一般概念126

二、技能的分类127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与教学指导129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29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130

三、动作技能的保持与迁移131

四、促进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133

第三节 认知技能的学习与教学指导137

一、认知技能形成137

二、常用认知技能的掌握与运用138

三、认知技能训练的模式与策略142

第八章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145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145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及类型145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效果的关系147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148

四、学习动机理论150

第二节 学习动机分析152

一、学习兴趣152

二、成就动机153

三、交往动机157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159

一、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和意义159

二、创设问题情境159

三、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160

四、加强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160

五、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161

六、适当开展竞赛162

七、帮助学生正确归因163

第九章 人格与学习164

第一节 人格概述164

一、人格的含义164

二、人格理论165

第二节 人格与学习成就172

一、人格与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172

二、性格与学习173

第三节 人格测量174

一、人格调查表174

二、人格投射测验177

第四节 健康人格培养178

一、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性178

二、健康人格的培养180

第十章 智力和智力开发187

第一节 智力概述187

一、什么是智力187

二、智力和知识的关系188

三、智力的理论190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94

第二节 智力测验197

一、智力测验的产生197

二、几种重要的智力测验量表198

三、智力测验的发展趋势203

第三节 智力开发205

一、智力开发的意义205

二、智力开发的策略206

三、智力开发应注意的问题209

四、智力开发新近的研究210

第十一章 创造性与教育212

第一节 创造性概述212

一、创造性212

二、创造性活动214

第二节 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及鉴别216

一、创造性的心理因素216

二、创造性的鉴别220

第三节 影响创造性活动的因素222

一、外部环境因素222

二、个人内在因素224

第四节 创造性的培养224

一、创造性的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24

二、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25

第十二章 班级与管理229

第一节 班级群体和集体229

一、班级群体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229

二、班集体及其形成过程232

三、良好班集体的建设234

第二节 纪律与管理243

一、课堂纪律及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243

二、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与管理245

三、班级群体的纪律问题与管理247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249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249

一、教师的角色意识249

二、教师的角色构成250

三、教师的角色冲突及协调253

第二节 教师的主要心理特征255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256

二、教师的情感和意志特征257

三、教师的个性特征258

第三节 师生关系264

一、师生人际关系概述264

二、师生冲突及其处理268

第十四章 心理卫生272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272

一、心理卫生的含义272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273

第二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275

一、内在因素275

二、外部因素276

第三节 学生的心理问题278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278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280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285

第四节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286

一、心理健康教育287

二、心理评估288

三、心理咨询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