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基础
  • 曹成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01834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仪器分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分类2

1.2 一般步骤4

1.2.1 检测的物理学基础4

1.2.2 分析的一般过程4

1.3 仪器分析的重要性5

1.3.1 化工过程分析5

1.3.2 生命科学研究6

1.3.3 化学科学研究7

1.4 可靠性的论证7

1.4.1 专一性7

1.4.2 精密度8

1.4.3 准确度9

1.4.4 灵敏度9

1.4.5 定量限9

1.4.6 线性范围10

1.4.7 标准曲线10

1.4.8 耐用性10

1.5 仪器分析的发展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4

2.1 一般介绍15

2.2 基本原理16

2.2.1 分子光谱的产生16

2.2.2 光谱吸收曲线17

2.3 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8

2.3.1 电子跃迁类型18

2.3.2 常用术语19

2.3.3 常见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21

2.3.4 无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3

2.3.5 蛋白质紫外吸收光谱24

2.3.6 核酸紫外吸收光谱24

2.3.7 影响吸收光谱的因素25

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7

2.4.1 基本组件27

2.4.2 常用仪器29

2.5 应用30

2.5.1 定性分析30

2.5.2 有机物结构分析30

2.5.3 定量分析34

2.5.4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34

2.5.5 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35

参考文献36

第3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38

3.1 红外光区39

3.1.1 远红外光区39

3.1.2 中红外光区39

3.1.3 近红外光区40

3.1.4 红外光谱特点40

3.2 红外光谱仪40

3.2.1 基本组成40

3.2.2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42

3.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43

3.3 基本原理44

3.3.1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45

3.3.2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46

3.3.3 吸收峰强度的影响因素47

3.4 基团频率与特征吸收峰48

3.4.1 官能团区48

3.4.2 指纹区49

3.4.3 主要基团的特征吸收峰49

3.5 基团频率的影响因素51

3.5.1 内部因素51

3.5.2 外部因素53

3.6 试样的制备53

3.6.1 液体样品53

3.6.2 固体样品54

3.6.3 气体样品55

3.7 红外光谱的应用55

3.7.1 定性分析55

3.7.2 标准红外图谱集57

3.7.3 牛黄品质的鉴定58

3.7.4 蛋白质分析58

参考文献58

第4章 生物质谱60

4.1 基本原理61

4.2 基本概念62

4.2.1 质量定义62

4.2.2 质量测定范围63

4.2.3 灵敏度63

4.2.4 质量准确度63

4.2.5 分辨率63

4.2.6 质谱仪分类64

4.3 仪器系统组成64

4.3.1 进样系统65

4.3.2 样品电离系统65

4.3.3 质量分离系统69

4.3.4 检测系统73

4.4 质谱数据75

4.4.1 质谱图和质谱表75

4.4.2 分子离子峰76

4.4.3 同位素离子峰76

4.4.4 碎片离子峰76

4.4.5 亚稳态离子峰77

4.4.6 重排离子峰77

4.4.7 多电荷离子峰78

4.5 分子断裂方式和断裂图像78

4.5.1 分子断裂方式79

4.5.2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断裂图像79

4.6 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80

4.6.1 分子量测定80

4.6.2 分子式推测81

4.6.3 结构式推测81

4.6.4 蛋白质分析82

4.6.5 核酸分析84

4.6.6 多糖分析85

参考文献88

第5章 核磁共振波谱89

5.1 基本原理90

5.1.1 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90

5.1.2 核磁共振91

5.1.3 弛豫93

5.2 化学位移93

5.2.1 化学位移的产生93

5.2.2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94

5.2.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94

5.3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96

5.3.1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现象96

5.3.2 自旋裂分机制97

5.3.3 偶合常数及偶合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则98

5.4 图谱解析98

5.5 核磁共振波谱仪101

5.5.1 核磁共振波谱仪基本组成101

5.5.2 常用核磁共振波谱仪102

5.6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应用102

5.6.1 在化学中的应用103

5.6.2 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03

5.6.3 在药物领域的应用106

5.6.4 在食品中的应用107

参考文献108

第6章 色谱基础111

6.1 基本组件112

6.1.1 色谱柱113

6.1.2 洗脱系统113

6.1.3 检测器113

6.1.4 进样系统113

6.1.5 部分收集器114

6.1.6 计算机与控制软件114

6.2 色谱分类114

6.2.1 按应用的目的分类114

6.2.2 按流动相和固定相分类114

6.2.3 按色谱展开的几何形式分类114

6.2.4 按分离过程的原理分类115

6.2.5 按展开程序分类115

6.3 色谱驱动力116

6.4 术语与参数117

6.4.1 典型的色谱图117

6.4.2 区域宽度117

6.4.3 分配系数K118

6.4.4 保留值119

6.4.5 容量因子K′120

6.4.6 阻滞因子Rf121

6.4.7 色谱柱柱效121

6.4.8 分离度Rs122

6.5 速率理论124

6.5.1 涡流扩散项124

6.5.2 分子扩散项125

6.5.3 传质阻力项125

6.5.4 色谱柱的几何尺寸的影响126

6.5.5 液相色谱中的速率理论126

6.5.6 HPLC的折合参数128

6.5.7 其他速率理论129

6.6 定性和定量129

6.6.1 定性分析129

6.6.2 定量分析129

6.6.3 定量方法131

参考文献132

第7章 薄层色谱法133

7.1 经典TLC技术134

7.1.1 薄层板134

7.1.2 点样137

7.1.3 展开方式138

7.1.4 检测141

7.2 基本理论142

7.2.1 比移值(Rf)142

7.2.2 塔板数与斑点宽度143

7.2.3 斑点压缩效应143

7.3 影响因素143

7.3.1 气-固平衡与液-固平衡144

7.3.2 影响斑点宽度的因素144

7.3.3 影响圆形展开的因素145

7.4 流动相146

7.4.1 分类146

7.4.2 流动相选择原则147

7.5 展开方法进展148

7.5.1 水平展开与斜坡式输液分配器148

7.5.2 中途展开与接力展开149

7.5.3 漏斗式输液分配器151

7.5.4 二维展开的改进152

7.5.5 多维接力展开153

7.5.6 下行展开的改进154

7.6 洗脱技术及其进展154

7.6.1 下行在线洗脱155

7.6.2 水平在线洗脱156

7.6.3 原位洗脱157

7.7 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157

7.7.1 中药材成分的分离157

7.7.2 氨基酸的分离158

7.7.3 核酸的分离158

7.7.4 糖类物质的分离158

7.7.5 类脂物质的分离158

7.7.6 激素物质的分离158

参考文献158

第8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160

8.1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161

8.1.1 高压输液系统161

8.1.2 色谱柱系统164

8.1.3 进样系统165

8.1.4 检测系统166

8.2 液-固色谱167

8.2.1 色谱填料167

8.2.2 流动相168

8.2.3 分离条件选择169

8.3 液-液色谱170

8.3.1 固定相171

8.3.2 流动相171

8.3.3 应用172

8.4 化学键合色谱172

8.4.1 键合固定相172

8.4.2 流动相174

8.5 离子交换色谱175

8.5.1 固定相176

8.5.2 流动相177

8.6 体积排阻色谱178

8.6.1 固定相178

8.6.2 流动相179

8.7 毛细管电色谱180

8.7.1 CEC柱制备180

8.7.2 梯度洗脱技术181

8.8 基本分离模式的设计182

8.9 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182

8.9.1 药物分析183

8.9.2 蛋白质分析184

8.9.3 核酸分析184

8.9.4 多糖分析185

参考文献186

附录187

附录1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187

附录2 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比较193

附录3 氨基酸薄层色谱展开条件1193

附录4 氨基酸薄层色谱展开条件2194

附录5 核苷酸类物质薄层色谱分离条件195

附录6 分离糖的流动相195

附录7 糖类物质在薄层板上的Rf值196

附录8 酯类化合物的薄层色谱条件196

附录9 甾体化合物的薄层色谱条件1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