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 陈光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4424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火箭-应用-人工影响天气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及现状第一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历史和概况3

1.1 人工影响天气的历史3

1.2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的现状5

1.3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条件8

1.4 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9

1.5 小结12

参考文献12

第二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基础14

2.1 自然降水和降雹的环节和过程14

2.2 人工增雨和防雹的科学基础和原理23

2.3 小结25

参考文献25

第三章 人工影响天气的观测和探测设备26

3.1 地面雨量观测网26

3.2 雷达探测系统26

3.3 卫星接收系统31

3.4 闪电定位系统34

3.5 雨滴谱观测34

3.6 地基微波辐射计34

3.7 GPS/MIT系统35

3.8 地面测雹板36

3.9 资料收集36

3.10 小结38

参考文献38

第四章 火箭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39

4.1 概述39

4.2 国内外火箭应用情况39

4.3 我国的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系统40

4.4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火箭的应用现状43

4.5 小结46

参考文献46

第二篇 增雨防雹火箭的设计和应用第五章 增雨防雹火箭总体设计及其环境效应49

5.1 增雨和防雹作业对火箭的要求49

5.2 火箭总体参数确定和气动外形设计50

5.3 部位安排与质心定位53

5.4 气动特性计算54

5.5 火箭的弹道60

5.6 载荷计算61

5.7 火箭结构设计63

5.8 弹体构造和设计64

5.9 弹身密封问题66

5.10 结构强度计算67

5.11 可靠性设计69

5.12 火箭飞行的环境效应70

5.13 小结72

参考文献73

第六章 火箭动力系统74

6.1 发动机总体设计74

6.2 固体推进剂和药形选择77

6.3 药柱设计81

6.4 内弹道计算84

6.5 燃烧室85

6.6 喷管88

6.7 点火器89

6.8 无喷管和可燃喷管发动机90

6.9 试验91

6.10 小结94

参考文献95

第七章 火箭播撒装置与催化剂发生技术96

7.1 概述96

7.2 播云催化剂97

7.3 喷嘴100

7.4 延时点火器101

7.5 焰剂成核率检测方法101

7.6 焰剂技术的最新进展102

7.7 小结103

参考文献104

第八章 火箭的残骸处理105

8.1 火箭的残骸处理105

8.2 降落伞回收系统105

8.3 爆炸自毁110

8.4 壳体燃烧自毁114

8.5 小结114

参考文献115

第九章 发射系统设计116

9.1 发射装置的技术要求116

9.2 发射装置116

9.3 发射控制器124

9.4 小结128

参考文献129

第三篇 火箭人工增雨技术133

第十章 火箭增雨机理133

10.1 概述133

10.2 冷云自然降雨环节和过程中的“门槛”和缺损表现133

10.3 增加冷云降水效率的火箭人工增雨机理134

10.4 激发云体发展的动力播撒火箭人工增雨机理135

10.5 人工增雨展望137

10.6 小结138

参考文献138

第十一章 人工增雨外场作业方案设计139

11.1 火箭作业点的布设和环境条件的选择139

11.2 火箭增雨作业天气条件、作业时机、部位综合分析141

11.3 火箭增雨作业条件天气选择及资料应用144

11.4 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方案设计147

11.5 小结152

参考文献152

第十二章 增雨作业指标154

12.1 对流云增雨作业天气条件的选择154

12.2 层状云增雨(雪)作业天气条件分析与选择156

12.3 地形云增雨(雪)作业天气分析与选择157

12.4 作业目标云的确定158

12.5 作业时机和作业云的部位159

12.6 可播度和人工增雨作业的播云指标163

12.7 催化剂的输送和扩散165

12.8 小结166

参考文献166

第十三章 数值模拟在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168

13.1 概述168

13.2 对流云火箭增雨作业的部位和时机171

13.3 火箭播撒剂在云中的扩散182

13.4 播撒作业后的雨粒子运行增长轨迹和落区估算188

13.5 小结189

参考文献190

第十四章 火箭增雨作业效果评估191

14.1 人工增雨效果的概念191

14.2 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检验192

14.3 人工增雨效果的统计检验193

14.4 人工增雨效果的物理检验211

14.5 火箭人工增雨效果的效益评估方法215

14.6 小结216

参考文献216

第四篇 火箭人工防雹技术221

第十五章 火箭防雹原理221

15.1 冰雹形成机制221

15.2 冰雹云的类型和结构特点222

15.3 播撒防雹原理226

15.4 爆炸防雹原理229

15.5 爆炸作用与播撒作用相结合231

15.6 小结231

参考文献232

第十六章 人工防雹作业方案设计233

16.1 冰雹预报和冰雹天气的监测233

16.2 冰雹云雷达回波的观测设计237

16.3 人工防雹作业方案设计239

16.4 新型火箭人工防雹作业方法设计245

16.5 作业方案的组织实施248

16.6 小结250

参考文献251

第十七章 防雹作业指标252

17.1 冰雹云的宏观识别252

17.2 冰雹云的卫星云图识别255

17.3 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及其识别257

17.4 雷达探测冰雹云的定量识别指标269

17.5 多因子判别法识别冰雹云290

17.6 新一代雷达在防雹中的应用296

17.7 小结299

参考文献299

第十八章 数值模拟在火箭防雹作业中的应用301

18.1 引言301

18.2 大雹形成机制和火箭防雹作业的部位与时机301

18.3 人工冰核可否快速长大成雹胚302

18.4 人工雹胚可否与自然雹胚平等竞食过冷水308

18.5 小结308

参考文献309

第十九章 火箭防雹作业效果评估310

19.1 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的概念310

19.2 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的检验311

19.3 常用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统计检验方法312

19.4 常用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物理检验方法322

19.5 经济效益评估法326

19.6 国外防雹效果检验情况简介326

19.7 小结327

参考文献328

第五篇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建设和火箭应用技术展望第二十章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的建设331

20.1 概述331

20.2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332

20.3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333

20.4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技术系统335

20.5 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336

20.6 火箭业务作业技术规范346

20.7 建立试验基地和试验示范区348

20.8 小结349

参考文献350

第二十一章 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技术发展351

21.1 低成本、高性能、系列化火箭351

21.2 播撒方式的创新352

21.3 暖云催化火箭355

21.4 雷达-计算机-火箭三位一体作业体系356

21.5 小结356

参考文献357

第二十二章 火箭在人工影响天气其他领域内的应用前景358

22.1 概述358

22.2 应用火箭触发和抑制闪电359

22.3 用火箭技术防霜冻和消雾361

22.4 用火箭消云消雨364

22.5 用火箭调节降水的时空分布365

22.6 小结365

参考文献366

附录367

附表1 标准正态分布函数Ф(x)的数值表367

附表2 t-分布的数值表368

附表3 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法中函数k(y)的数值表369

附表4 F分布信度为5%和1%的临界限值370

附表5 符号检验表(双边界限)374

附表6 秩和检验表375

附表7 符号秩次统计量T的分布377

附表8 相关系数r的显著性检验表379

技术术语汇编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