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276942.jpg)
- 李瑜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8010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社会法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法律社会学应用研究专题第一章 当代中国法治路径的考察——从一个乡村基层法官的判理说起1
一、案件发生与法官的判理1
二、法院功能与法官角色4
三、国家法与乡土正义7
四、一个可能的结论10
第二章 论情理在司法审判中的功能以及包含情理要素的司法程序建设——一个以人情、面子和关系三大情理要素为视角的论证14
一、情理——司法审判中值得关注的现象14
二、情理要素:人情的分析16
三、情理要素:面子的分析17
四、情理要素:关系的分析19
五、自然情理和异化情理21
六、自然情理的功能分析22
七、程序与自然情理的张扬26
第三章 法律场域行动逻辑:审判的平衡术30
一、问题的提出30
二、法律场域的平衡力学32
三、法律场域的平衡技术35
四、审判平衡术的逻辑42
第四章 “嵌入性”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作47
一、研究的缘起47
二、“嵌入性”:制度与社会结构关系的分析框架49
三、在相斥中生存的陪审员制度50
四、变通与适应58
第五章 信访维权的行动逻辑59
一、问题的提出59
二、一个信访案例的多元观察视角61
三、案例的背后——法律制度下的行动逻辑64
四、结语:信访制度的重新认识68
第六章 当代中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结构与功能分析71
一、问题的提出71
二、当代中国公司监事会监督制度的结构77
三、当代中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功能表现79
四、当代中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功能不足与功能实现82
法律社会学基础理论思考第七章 法律社会学理论视角考察89
一、华南—民间收债的个案讨论89
二、从历史的意义来认识梁祝悲剧的个案讨论91
三、法律社会学对法学研究对象的思考93
四、法律多元主义问题95
五、法学研究的学术指向96
第八章 西方法律社会学的历史发展与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分析98
一、西方法律社会学历史发展概况98
二、埃利希、坎特诺维奇的法律社会学理论101
三、杜尔克姆的法律社会学思想102
四、庞德的法律社会学思想105
五、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思想107
第九章 法学研究传统方法与法律社会学方法109
一、法学研究的传统方法109
二、法律社会学方法系统111
三、法律社会学方法论和基本方法应用分析112
法律与社会基础探讨第十章 习俗与法115
一、对法的一种新视野115
二、法律发展进程中的法与习俗/习惯120
第十一章 道德与法130
一、传统道德的现代冲突130
二、道德发展所体现的新精神137
三、集体主义道德品质在新时期的表现方式142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146
第十二章 文化与法150
一、文化力与法律文化人格150
二、对文化的辩证视野151
三、中国传统内在文化分析153
四、文化理念的现代冲突155
第十三章 法与社会心理160
一、社会心理与法学研究的视角160
二、法律社会心理演变的历史考察162
三、现阶段法律社会心理特点分析165
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动态视角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与法167
一、社会变迁要论167
二、社会变迁与法的关系172
三、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法律的发展178
四、全球化进程与中国法律发展趋势182
第十五章 传统与法191
一、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法文化的评价191
二、我国传统法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分析193
第十六章 社会分层与法207
一、社会分层:如何判断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208
二、法律秩序与社会分层210
三、法律实践与社会分层218
第十七章 法律整合功能的社会学分析225
一、法律整合及其功能的含义225
二、法律整合功能的基本形式228
三、法律整合功能的主要表现230
四、法律整合功能的实现234
法律职业角色研究第十八章 法官角色与社会学分析237
一、角色分析方法与法官角色研究的方法237
二、法官的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242
三、现阶段中国法官的角色冲突分析247
四、法官角色与法官的职业化254
第十九章 检察官的作用259
一、检察官的角色定位和职业特点259
二、检察官的职权配置263
三、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和保障266
第二十章 诉讼使命与律师的职业角色271
一、法治社会催生律师271
二、律师职业和律师身份277
三、律师职业的社会功能280
四、律师职业的角色本质283
五、律师职业角色面对的问题285
附录第二十一章 契约观念的发展与法的建设290
一、市场关系对契约关系的客观要求291
二、契约关系与政府管理295
三、契约关系与自由选择300
四、契约观点发展的历史考察308
五、契约观念对法治建设的意义321
第二十二章 市民社会的理念与法制观念的现代转换329
一、市民社会理念的释义329
二、社会自主性发展的逻辑确证331
三、社会自主性的现时态表现333
四、社会自主性发展中传统文化因素的作用337
五、社会自主性与法制观念变化339
第二十三章 依法治国的方略与法律社会学的使命343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主题343
二、中国走上法治之路的必然性分析346
三、当前中国法治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350
四、法律社会学的历史使命352
参考文献357
后记360